Skip to content

貿易戰膠著?中共軟肋 99%的人想不到

貿易戰膠著?中共軟肋 99%的人想不到

中美貿易戰,表面上“呈膠著狀態”,北京在列出的產品中並未包括其中的大項——大豆等。這顯然與中共外交部“奉陪到底”的說法不相稱,而大豆的秘密讓崛起的大國多少有些寒磣。

港媒日前引述大陸國泰君安期貨農業研究員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大豆產量僅1500萬噸左右,但消費量超過11000萬噸,而且消費量還在不斷增加。而美國僅次於巴西,在中國的大豆進口國中位居第二,單計2017年中國就從巴西、美國分別進口大豆5093萬噸、3286萬噸,在約9600萬噸總進口量中佔比分別為53%、34%。

因此,鑒於中共國家對美國大豆的依賴非常高,北京對美國大豆徵稅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一旦對美國大豆徵稅,只會增加國內通脹壓力。

大豆成了中共國家的軟肋?

中國從公元前2800年就開始種植大豆了,不過,這如同中國發明了火藥,但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一樣。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雜交玉米的出現,與大豆進口的開放,使中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一躍成為高居世界第一的大豆進口國。

2014年5月,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袁越的一篇文章談到,北京依賴進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大豆的生產成本。國產大豆的生產成本大都在每噸2900~3300元人民幣,如果再加上租地的成本,則超過了4000元。美國中西部大豆產區的生產成本只有2500元人民幣左右。

中共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種植直接補貼”等,但種大豆仍然是“虧錢的買賣”。

而另一方面,中國人“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肉蛋奶都不夠吃了”。而且,從以前的壓榨取油為主轉變成壓榨取粕為主,實際上就是做豬飼料。中國大陸生產的大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海外評論人士文昭,3月26日在其自媒體上,引述來自於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的數據說,“2017年中國國產大豆大約是1440萬噸,國產大豆用於榨油消耗了將近200萬噸;用作種子和運輸、儲存過程中耗損的50多萬噸,食用、食品工業消費的1200-1300萬噸。大家注意,剛剛這幾樣消費,食品、種子、耗損等等,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國產大豆所能供應的全部產量了。”

這表明,國產大豆,用於跟吃、跟再有生關的用途,已經填不上需求了。

美國大豆無可替代 美國大豆的收穫季節是它在中國市場無可替代的一個原因。 豬飼料供應商天津天驕集團主席孫超說,美國大豆滿足中國農民10月份到2月份之間的需求,這個期間南美莊稼還在生長。 “美國供應是不可取代的。”孫超說。 

進口大豆問題不在轉基因;但會否有連鎖效應?

曾有分析說,“中國人已經直接或者間接地吃了將近20年轉基因食品”。基於一個基本事實是,進口大豆相對國產大豆出油率高。進口大豆主要用來榨油,豆粕是做飼料,人不直接吃,而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主要用來做直接食用的豆製品。

美國農業部網站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網站披露的信息看,美國轉基因大豆的比例為91%。美國人自己也出售轉基因食品,但在超市,“轉基因食品需要標註轉基因”,中共國家則幾乎沒有標註。

路透社2017年11月9日消息就指,全球60%的大豆出口都流向中國。中國主要購買巴西和美國的轉基因大豆,基本都用來當作豬飼料。

按此推導,一旦大豆進口來源出現問題,生豬生產勢必受到影響,關係到中國人的餐桌,是否有連鎖效應,恐怕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回過頭來看,中共奉陪到底的反制措施中,針對3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稅,其中包括水果、堅果、豬肉、葡萄酒等少數農產品和不銹鋼管等其它商品。

川普簽署針對中國貿易的備忘錄當天,《華爾街日報》就預測中共的報復計劃,瞄準的是在2016年幫助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8個州。這似乎可以理解為,北京放長線,川普有任期限制, 中共國家主席沒有任期限制。所以很難說這不是帶有脅迫意味的反制。

事實上,英國金融時報3月26日的報導就擊中要害,稱“中國斟酌應對美國貿易制裁”。中共國家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的樓繼偉所說,北京的回應“比較軟弱”。而一些官員、學者和記者認為“過於無關痛癢”。

而不諳內情中國人則說,應當瞄準“美國大豆、玉米和牛肉”。而中共喉舌卻只在口號上顯出強勢,”稱中國“決不會是先退卻的那一方”。

《華爾街日報》3月26日的報導則認為,中共官員一直以來保持謹慎態度,以避免貿易戰惡化。

至於站在北京一方的經濟學家胡星斗所言:“雙方口頭都可以強硬,私底下就在溝通”的說法,或許間接證實了中方的希冀“掩旗息鼓”。

阿波羅評論員竇祈新認為,一旦大豆進口來源出現問題,生豬生產勢必受到影響,豬飼料短缺或漲價,直接關係到中國人的餐桌。而此前就有分析認為,中、美雙方爆發貿易衝突,中共沒有勝算,而且川普有可能將中共政權搞垮。大豆問題深透分析來看也可能會構成其中的一個因素。因此,中共的反擊也就不得不為政權安危做出考量。

來源:阿波羅網歐陽理明綜合報道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