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金融壞賬官方稱2萬億 專家說是51萬億!

20190112010831468

周五,中共銀保監會公布,中國2018年銀行壞賬2萬億元。但據頗具影響力的分析師朱夏蓮2017年的測算,中國金融體系壞賬高達51萬億元。分析師一直質疑中共銀行壞賬數據,2018年浦發銀行數據造假案曝光,揭開中國金融體系壞賬規模的冰山一角。

中國去年銀行壞賬2萬億 壞賬率創10年最高

1月11日(周五),中共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根據2018年12月的初步統計數據,2018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1.89%。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並介紹,初步統計,2018年處置和核銷不良資產接近2萬億元。

專家:中國金融機構壞賬高達51萬億

2018年中共官方壞賬數據為2萬億,遠遠低於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的測算。

英國《金融時報》2017年8月17日報道,朱夏蓮表示,中國實際壞帳比官方數字高6.8萬億美元。

朱夏蓮曾效力於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在那裡建立了中國銀行業分析師的聲譽,她是最早警告債務水平不斷上升(尤其是在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帶來風險的人士之一。

朱夏蓮現在研究機構Autonomous Research任職,並協助該機構創建了亞洲業務。

朱夏蓮最先提出的很多觀點,比如對於中國各銀行把高風險信貸隱藏在資產負債表外的擔憂,已成為分析師們的共識。

朱夏蓮估計,到2017年底,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壞帳總額將達到51萬億人民幣(合7.6萬億美元)。這個估算數字意味著壞帳比例為34%。

朱夏蓮承認,中共政府對借款人和貸款人雙方的影響,使其能夠把危機的爆發大大推遲——這是更大程度上由市場驅動的系統所不可能做到的。

浦發銀行數據造假案 揭中國壞賬冰山一角

朱夏蓮的測算結果與中共官方數據相差之大令人乍舌,而2018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都分行數據造假案曝光,揭出中國銀行業壞賬問題的冰山一角。長期被分析師、投資者質疑的中國不良貸款數據得到實際案例的證實。

中共銀監會2018年1月19日(周五)晚間通報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多年來向1493家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人民幣,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該分行的不良貸款。

銀監會發現,這家多年壞賬為零的分行虛增利潤,並捏造其他經營數據,以改善業績和規避監管。銀監會對這家分行處以4.62億元罰款,並表示,涉案高管面臨起訴。

經濟學家、美國執業律師唐兆凡2018年1月24日撰文表示,問題在於,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造假以掩蓋壞賬的行為是孤立的還是普遍行為?多年來,金融體系為支撐經濟增長而大量投放低息信貸資金,不良貸款隨之上升。據銀監會數據,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維持在1.74%不變。而中信里昂證券估計,2015年不良貸款率為15%至19%;2016年5月,國際投行麥格理指出,中國銀行業壞賬已高達20%。

紐時:2016年中國不良信貸或超5萬億美元

紐約時報》2016年2月4日報道,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良貸款一直是經濟活動拖累,過多的不良貸款所構成的威脅在不斷加大,中國是這種擔憂最大的源頭。據一些分析人士估計,中國的不良信貸規模可能已經超過了5萬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字,相當於中國年經濟產出的一半。

這種擔憂有很多都集中在中國的銀行業。最近幾年,中國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放了一大波新的貸款和其他信貸產品,其中很多都將無法全額收回。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不良貸款的賬面金額,很可能無法體現問題的真實規模。

朱夏蓮在分析中估計,到2016年年底,中國金融體系將有多達22%的“不良”貸款和資產。按美元計算,中國的不良貸款和資產達到了6.6萬億美元。

動態觀察:2017年中國壞賬高於2016年

按照分析師朱夏蓮的測算,2016年年底,中國的壞賬水平達到6.6萬億美元;2017年這個數據達到7.6萬億美元。這是一個數據的動態觀察。

2018年,中國經濟在貿易戰的衝擊下,發生了大規模衰退,據陸媒報道,當年有大約500家企業倒閉;共享經濟幾乎全軍覆沒。

共享經濟的興起是由資本開路的最燒錢的行業。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2017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經濟平台獲得1159.56億元投資。

2018年下半年以來,互聯網公司包括巨頭紛紛曝出裁員消息:鎚子裁員60%,比特大陸裁員50%,摩拜裁員30%。大公司裁員,小公司直接面臨生死抉擇,其中最嚴重的包括現金貸爆雷潮、中小遊戲公司紛紛倒閉。

1月10日(周四),中共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9%,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上漲0.9%,漲幅為兩年低點。

數據發布後,很多經濟學家警告稱中國經濟的通縮風險日益上升,價格下跌可能侵蝕企業盈利並損害企業償債能力。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最新公布的價格數據是近期一系列負面經濟消息的延續。此前,中國工廠訂單、零售額和出口等指標均顯示經濟放緩。

野村經濟學家陸挺稱,未來幾個月企業利潤可能繼續下降,迫使企業削減庫存,並對經濟增長施加更大的下行壓力。

來源:希望之聲 記者賀景田綜合報道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