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年輕人每天戴耳機消磨時間聽力永久受損

  • 民生

張曉夢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耳聾」扯上關係,一年前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時她才25歲。生病前,每天戴耳機三個小時的習慣已經陪伴她快八年,從大學時期學英語、聽歌,到工作後通勤時戴耳機聽音樂來逃避公交車上的噪音,她從未察覺耳朵有任何異常。

轉變是突然發生的。2018年3月開始,張曉夢左耳斷斷續續出現響聲,有悶堵感,兩天後開始嗡嗡作響,甚至聽不清同事說話。她這才察覺不對,到廣東省內一家三甲醫院檢查,左耳低頻段40分貝以下都聽不到,而正常聽力應該在20分貝以內。

「可能長期聽耳機損傷了耳朵細胞,也可能是熬夜沒休息好,或者耳朵血液循環不好。」張曉夢迴憶醫生的分析,病因並不是單一的,也很難確定具體是哪一種。經過三個月的治療,「耳聾」漸好,卻又多了耳鳴的毛病。

張曉夢並不是個案。多位醫生表示,長期、連續、高強度的噪音會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於年輕人來說,長時間戴耳機或經常出入高分貝的音樂現場,都有損害聽力的可能。2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目前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因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如用手機耳機聽音樂)而麵臨不可逆的聽力損失,到2050年,殘疾性聽力損失人士數量或將增加至9億多,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

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病

「這些年,因為戴耳機導致聽力損失而來看病的年輕人有不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行政辦主任劉博對《中國新聞週刊》說。她每次出門診要接待20多位患者,這中間總有那麽一兩個是因為耳機使用不當導致聽力損失的年輕人。

「大學生中因娛樂性雜訊引起的聽力異常逐年上升。」2015年《娛樂性雜訊對大學生聽力損失調查和臨床病情分析》顯示,12%∼15%的大學生受到娛樂性雜訊的影響,且一般在5∼10年後發病。

2017年,青海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係對該省某高校1616名學生進行「耳機使用現狀及對聽力損傷的影響」的問卷調查,結果36.38%的學生出現雜訊性聽力損傷症狀,大四學生聽力損傷的危險性是大一新生的1.427倍,不科學使用耳機的情況十分普遍。

這一結論也驗證了2015年《大學生聽力損失現狀的流行病學調查》的發現。據調查,23.98%的受試者有戴耳機入睡的習慣,這將延長耳機佩戴時間,是導致雜訊性聽損傷的潛在危險因素;此外,超過一半的受試者會在嘈雜環境中提高耳機音量,以此掩蔽環境雜訊,但這往往使耳機音量過大,從而導致雜訊性聽力損失。

廣州市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17年對在校本科生的耳機使用習慣做了較為詳細的研究,調查顯示77%的學生有使用耳機的習慣,每次戴耳機控製在3小時以內的學生佔到8成,接近9成的學生會將聲音控製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但仍有12%的學生將耳機聲音調製耳朵能承受的最大音量。

按照衛生部2007年公布的《職業性雜訊聾診斷標準》,連續8小時接觸85分貝及以上的噪音,就會有職業性雜訊聾的風險。耳機營造的與世隔絕的聲音世界一旦過於吵鬧,對耳朵來說便與工廠中設備運轉發出的轟鳴無異,都會侵蝕人的聽力。另一方麵,耳機消費者也呈現出「年輕態」的現狀,市場研究公司捷孚凱(GfK)發布的《2017年中國耳機耳麥市場消費升級》報告,19∼33歲是中高端耳機的主力消費人群,以受過良好教育的學生與白領為主。

「在大眾印象中,『耳聾』是老年病,隨年齡的增加出現耳聾的情況確是正常現象。但現實生活中另一個影響聽力健康的因素則是噪音,尤其是個人頻繁使用娛樂設施使耳長期暴露在雜訊中。」民用航空醫學中心民用航空人員體檢鑑定所醫師秦彩虹向《中國新聞週刊》說,在《2784名中國民航招飛體檢學員聽力狀況調查》中,秦彩虹發現大學生聽力損失患病率比高中生高,這與大學生娛樂生活更豐富、噪音累加關係密切。

引起雜訊性耳聾的原因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1990年代前,對雜訊性耳聾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工業雜訊領域,紡織廠、火車站周邊往往是調研的熱門選擇。1979年,第一臺隨身聽問世,這讓隨時隨地使用耳機聽音樂成為可能。此後,陸續有中外學者開始發現,非職業或娛樂性雜訊接觸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聽力損失,越來越廣泛使用的耳機成為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耳塞式隨身聽可以產生導致聽覺機能潛在危險的強度,即85∼105分貝,尤其對於年齡在18∼22歲的大學生來說,如果耳機使用方式如音量設置和持續聆聽時間不當,則存在發展為永久性雜訊性耳聾的嚴重危險。」多位醫生都提到《聽力學及語言疾病雜誌》2004年發表的這一研究結論。

人耳能感受16∼20000赫茲(Hz)的振動頻率,其中每一種頻率能引起聽覺的最小振動強度即為聽閾,正常聽力的成年人聽閾在25分貝以內。根據WHO的劃分標準,聽閾值上升到26∼40分貝,即為輕度聽力損失,而日常交流一般為50∼60分貝,因此早期聽力損失很難被察覺到。

「聽力損失是『耳聾』更為官方的說法,在醫學上有更細緻的劃分。」同仁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管技師劉輝對《中國新聞週刊》介紹說,「輕度聽力損失患者比較明顯的是聽不見耳語,就是聲帶不振動的悄悄話。」當聽閾值上升到41∼60分貝時,即為中度聽力損失,日常交流會存在障礙,往往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麽;聽閾在61∼80分貝為重度聽力損失,交流基本靠喊,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聾了」;聽閾達到81分貝以上,則是極重度聽力損失,即便佩戴助聽設備也需要視覺和觸覺幫助聲音感知。

現代城市生活中,噪音如影隨形。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英傑2009年對國內6座城市10個地鐵站的現場雜訊測試結果顯示,列車進站時噪音峰值可達到90分貝。為了聽清耳機中的聲音,人們往往不自覺調高音量,無形中增加10分貝、甚至20分貝,如果排除耳機的降噪功能,這相當於把電鑽(100分貝)或起飛的螺旋槳飛機(110分貝)塞進耳朵。

根據WHO 2015年的建議,暴露在85分貝以上8小時或100分貝以上15分鍾都是不安全的。安全的聽力取決於聲音的強度、時長和頻率。突然暴露在巨大的噪音中會導致暫時性聽力損失或耳鳴,而長時間、有規律地暴露在雜訊中,耳朵的聽覺細胞則會永久性損傷。

 就像鐮刀割倒麥子

聽覺系統是一套精巧而嚴密的組織。簡單來說,耳廓將不同方位的聲音收入耳中,聲波經過耳道傳遞到鼓膜,然後由「轉換器」聽小骨將鼓膜的振動放大並傳遞給前庭窗,前庭窗連接著內耳,通過振動引起內耳耳蝸中液體的運動,進而刺激耳蝸中的聽毛細胞將分泌液波變換成神經信號,數億根神經的旅程由此邁出第一步,並將帶動一系列廣泛的聽覺反應和知覺。

「可以把噪音對耳蝸聽毛細胞的傷害想像成鐮刀割麥子,一大波噪音來襲就像鐮刀,最前麵的聽毛細胞像麥子一樣『唰』地倒下一片,再長起來就很難了。」同仁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管技師劉輝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短暫暴露在雜訊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聽力恢復到正常聽閾,這樣的情況被稱為「雜訊性暫時性閾移」。反複或持續暴露在高強度噪音環境中,一旦聽毛細胞被徹底破壞,就是永久性閾移,這意味著不能再恢復到正常聽閾。秦彩虹建議,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以保護預防為主,一旦影響正常生活,則可能需要佩戴助聽設備。

「雜訊性耳聾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治療效果不好,因為不知道損傷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劉博解釋說,雜訊引起的聽力損失首先從高頻(4000-6000Hz)開始,但這很難在日常生活中被察覺,等到發現聽力下降,往往損傷已經拓展到語頻範圍(約為300-3000Hz)。「由高頻擴展到語頻的時長很難確定,因人而異,一般都是經過了幾年的積累。」劉博說。

耳蝸就像是蝸牛的殼,由外向內捲縮,越向內,感音頻率越低。「高頻感應區距離前庭窗最近,前庭窗一動,高頻首先受損,這就是雜訊性聾高頻最先受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劉輝解釋說。起初,感知高頻的聽毛細胞被雜訊「鐮刀」割倒,人們在難以察覺的情況下繼續暴露在噪音環境中,當耳蝸中的麥田被一片片收割,逐漸危及語頻領域才被人們發現,這時已然造成的損失便不可逆轉了。

聽力損失也是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隨著雜訊強度的增加而加重,同時,語頻聽損與高頻聽損呈明顯的正相關,高頻聽損增加,語頻聽力損失也隨之加重。

只要足夠細心,高頻聽損也有自檢辦法。劉博介紹說,一是在嘈雜環境中交流時聽不清對方說話,二是當對方語速明顯加快時感覺聽不清楚,再或者,將手錶放在耳邊,卻聽不到指針的「滴答」聲。

一半的聽力損失病例可預防

「我們既然具備預防聽力損失的技術知識,就不應該再讓這麽多年輕人繼續因聽音樂而損害他們的聽力。他們必須明白,聽力一旦損失,就不會再恢復。」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媒體上公開表示,而研究表明,大約一半的聽力損失病例是可通過公共衛生措施加以干預的。

2月12日,世衛組織與國際電信聯盟共同發布了一項用於生產和使用智能手機和音頻播放器等設備的新國際標準,以期年輕消費者在娛樂的同時讓聽力得到更好的保護。標準建議個人音頻設備應包括:跟蹤用戶聽的音量和持續時間記錄,告訴用戶他聽聲的做法是否安全,自動降低音量和父母控製音量等功能。

據市場研究公司捷孚凱(GfK)調研,2017年中國耳機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35%。在購物網站輸入「耳機」便可隨意挑選各類耳機,既有可以塞進口袋的微型耳塞,也有DJ標配的頭戴式耳機,還有跟隨健身風紅起來的運動藍牙耳機。

避免聲音損失是否可以通過挑選合適的耳機實現呢?2015年,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曾研究過頭戴式、入耳式與平頭式三種不同類型的耳機對人聽力的短期影響。結果顯示,入耳式耳機對聽力損害最大,其次是頭戴式耳機,影響最小的是平頭式耳機。研究解釋稱,正常情況下,聲音經過一段距離進入耳內,其中高頻部分被空氣吸收,而依靠耳機傳聲,聲壓直接進入耳內,集中傳到鼓膜上,沒有緩衝餘地,刺激了神經末梢,引起聽神經異常興奮,容易造成聽覺疲勞。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主管技師高福秀曾撰文耳塞型耳機對聽力的影響,過量的、非雜訊刺激也可以引起耳蝸的損害,造成雜訊性聽力下降。這是因為耳蝸器官受到長期、過量的刺激後,細胞組織代謝紊亂,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損害。

「如果是在安靜的環境中聽音樂,耳機的類型或許沒那麽重要,但如果是在很吵的地方,降噪耳機,包括入耳式與頭戴式,則可以減少滲入耳中的外部噪音,這可能是保護聽力的辦法。」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如此轉述哈佛醫學院馬薩諸塞州眼耳聽力學主任凱文.弗蘭克的建議。《消費者報告》電子產品測試主管瑪麗亞.雷雷奇也表示,降噪耳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聽力問題,因為不必把耳機的音量開到足以掩蓋噪音的程度,隻聽到中等水平即可,而不用把它炸開。但弗蘭克和雷雷奇也都聲明,目前沒有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型號的降噪耳機會比其他類型更具保護作用。

「降噪效果好的聽力設備確實能減輕噪音對聽力的傷害,無論選擇哪種耳機,最終造成聽力損失都可以從使用時長、聲音強度和頻率這三個方麵尋找原因。」劉輝說。對於如何科學使用耳機,劉博說,「業內比較推薦的是60/60法則。」即耳機音量最好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每次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鍾。澳大利亞聽力中心則建議每天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要超過90分鍾,音量不要超過設備最大音量的80%。一言以蔽之,當你戴耳機時,如果別人能聽到耳機裏傳出的聲音,那就是聲音太大了。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