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當官的時候默默無聞 當隱士之後反而名揚天下 一首詞傳唱千年

  • 民生

20191219024638716

我們之前都應該讀過張志和的一首《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裡描寫的是誰?一個垂釣者,一個漁夫,在春天的富有詩意的剪影。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張志和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他的這首詞,在後世更是博得了蘇軾等人的認同,甚至還把他這一首唐詞詞擴充為另外一首宋詞。

根據歷史的有關記載,張志和原名張龜齡。能夠起這個名字,也許是因為他的父母希望這個兒子能夠健康長壽。但是這個名字看上去確實上不得檯面,後來他自己改名張志和。

這個詞人生活在盛唐由盛轉衰的那一段時期,大體上和李白是同一個時代的詩人。不過對比李白,他顯然更有機會參加唐朝的明經考試,而且還被錄取,後來唐肅宗就讓他進了翰林院。

進了翰林院也就意味著逐步的在仕途上有所盼望。只要尋著一個機會,也許就能夠真正地實現自己當年學而優則仕的夢想。但是遺憾的是,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得罪了皇帝,而遭遇貶官。而這個張志和也是有幾分骨氣的,一氣之下辭官不做,至此開始遊盪山林之間。

20191219024638765

當官的張志和,歷史上幾乎沒有留下他的名字。而當隱士之後的張志和反而名滿天下。而他的這一首《漁歌子》,不光寫就了他成為一代隱士後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體現出了古代文人所尋求的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張志和不是去釣魚,而是去燒炭會怎麼樣?恐怕只能會成為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因為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印象當中,隱士必須是擁有雅緻生活的人。比如說,如果家裡有一個陶盆,用來栽花就是雅緻的生活,而用來種菜則就是俗不可耐。

20191219024638931

那為什麼釣魚就可以被認為是高雅的生活狀態呢?其實就在於,這一職業在中國文化當中有特殊的意象。姜太公釣魚,最後釣到了周文王,成就了千秋偉業,自然也成為了古代文人志士所嚮往的目標。李白「閑來垂釣碧溪上」就是如此,而孟浩然寫出「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更是如此。

而那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寫自己被打擊被迫害的寫照,其實內心又何嘗不是蘊藏了自己願者上鉤的渴望。

20191219024639638

張志和為官默默無聞,成為一個釣魚的隱士,卻開創了古典詩詞中關於漁父的獨特意象構建,想來也是造化弄人了。

來源:老張侃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