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被曲解的成語: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

  • 民生

16p5000377389s7o5344

人心中有神、有禮,才會自我約束。脫離儒家文化的內涵,就會把這句話曲解成唯物享樂的藉口了。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今被現代人解釋成在吃的方面要非常講究:米越精緻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其實,這是對孔子的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

從上下文連貫起來看,這句話應該放到孔子對祭祀食物的要求裡去認識,它不是孔子對日常飲食的講究。

這就有個對祭祀的理解問題。1949年中共篡政以後,孔子被中共解讀成無神論者,但如果孔子不信神,他為什麼祭祀哪?而且,孔子最看重的就是祭祀祖宗與天地神明。其實,真實的孔子虔信神靈,在《中庸》中孔子寫道,普通人看不見神、聽不到神,但鬼神主宰造化,因此他強調對鬼神的祭拜要「齋明盛服」, 孔子說祭神如神在,雖然看不到神,祭祀時,也要如同神在眼前一樣敬畏。

所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應該是指祭祀的食物,不能像尋常飲食那樣處理,祭祀的米要飽滿完整,儘可能精細,肉儘可能切得薄與均勻。食物原料與加工講究潔淨與切割方式,都是恪守祭禮食規,以示對祖先、神靈的虔誠,如此才能達到儒家的盡「仁」盡「禮」。

1409221240292483

祭祀的米要飽滿完整。(fotolia)

錢穆先生則認為,「不厭」之意是「不飽食」,意思是齋戒的時候,一定要改變平常的飲食習慣,不要因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過多,這種解讀,也符合孔子一貫的克己復禮之道。

《說文解字》中,厭,「笮也」,笮,「迫也」,即強迫,強求之意。據此意解釋這句話就是:米不強求精細,吃肉不強求切得細,對飲食沒有太多的需求,這也是「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一種表現吧。

以上無論哪種釋義,都與唯物享樂的現代解讀大相逕庭。人心中有神、有禮,才會有自我約束,脫離這層儒家文化的內涵,就會把這句話曲解成唯物享樂的藉口了。

普通人大多貪圖美味,為滿足口腹之慾,常常極盡其奢,食物不好吃就少吃或不吃,但孔子除祭祀以外,對吃並不講究,飯食不因精緻而多吃,肉類不因細美而飽食。吃粗糧充飢、喝生水解渴、枕著胳膊入睡,照樣樂在其中。君子食必有節,怎麼會倡導食物做得精緻就多吃呢?「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參考資料:

《論語》
《中庸》
程樹德撰《論語集釋》
宋丁度等《韻書》
錢穆《論語新解》

来源: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