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國際大行嚴重警告 把房子當存款很危險

國際大行嚴重警告 把房子當存款很危險

過去,老一輩人都是愛存錢、怕欠債。還記得剛畢業出來工作的時候,父母千叮萬囑花錢不要大手大腳,錢都是一分一毫攢下來的。

在他們眼中,口袋裡多少要存點錢才能安心過日子。

中國人是出了名的愛存錢不愛欠錢,但這已經是過去式了。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報道引發輿論關注。報道稱,2017年11月,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的《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指出,居民部門槓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從2017年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已接近美國水平。

說完貸款再說存款,11月末的時候,人民幣存款餘額還有164.9萬億元,到了12月末僅剩下164.1萬億元,減少了7929億元。

這意味著,去年12月末的存款破天荒出現減少,這已經不是增加多少的問題了,而是減少多少的問題。

這是整體存款的情況,我們再來具體看看居民存款的態勢。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2017年全年住戶存款增加4.6萬億元,而2016年全年住戶存款增加5.16萬億元,少增加了5600億元。

雖然沒有公布12月末住戶存款的具體情況,但是按照去年12月末存款減少7929億元,11月末住戶存款只增加1455億元來推算,12月末住戶存款大概率也是減少的。

這幾萬億的存款都去哪裡了?

很多人分析說,現在大家都有理財意識了,誰會把錢存銀行?都放到基金、股票、P2P去了。

然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規模增速由2016年的35.58%直線降至2017年的3.49%。

再說說P2P網貸,2017年在嚴監管之下也只是穩步增長,才剛剛突破6萬億的規模。

所以,居民存款並不是跑去理財產品,至少在金融去槓桿之後不完全是。

那這些錢都去哪了?國際五大行之一的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表示,居民家庭負債餘額有4.7萬億美元,而家庭住宅總價值卻已經高達39.4萬億美元,住宅資產總值是家庭負債的8.4倍。

戴維斯表示,中國人把住房當作另外一種存款,這是造成資金大量流入樓市的原因。

無論是中產還是小康,中國家庭里,房子都是家庭資產配置的重中之重。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的研究,在中國家庭的資產中房地產佔比已經達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達85%。

2016到2017年,是中國人“財富大增值”的一年,在這一年期里,只要買了房,財富就直線上升。一年時間裡,全國地產總價上漲了50%以上。也就意味著中國人的不動產財富總值增長了一半。如今北上廣深杭多的是資產數百萬的中產,而數百萬的資產基本就是那套房子。

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房子畢竟不是全款買的,基本都有房貸。財富盛宴的背後,是老百姓加足了槓桿。財富升值的背後,是鎖定了未來25年以上的現金流。

中國城市家庭的負債比例在不斷增加,住房按揭貸款成了家庭負債的主要組成部分,簡直可以說家庭的債基本都是房貸。當財富盛宴到了最高潮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財富是增值了,但錢沒有了。

之前網路上還流傳一張各個階段的財務自由標準。第一階段,菜場自由,想買什麼菜就買什麼菜;第二階段,飯店自由,想去哪兒吃就去哪兒吃;後面幾個階段分別是:旅遊自由,汽車自由,學校自由,房子自由,國籍自由……

在工資不漲,其他都漲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原以為自己已經實現了菜場自由,後來去了一趟菜市場,看了一眼進口水果和海鮮,還是被自己窮到,原來連自由的門檻都沒摸到。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所謂的中產啊,只有有錢的,有點錢的,和沒錢的。所謂的中產階級,聽上去非常體面,但是事實上,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苦逼。

在中國,已經有超過1/3的家庭屬於高負債家庭,財務狀況非常脆弱,不堪生活一擊。客觀地說,大部分人其實是“被中產”的,而高負債才是大家的生活常態。

危險!30%中國家庭“不堪一擊”

國際大行發出嚴重警告,未來把房子當存款相當危險!

錢少了,債多了,勞動收入增加卻不明顯,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意味著極高的債務風險。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自己住的房子,如果不抵押融資、不賣掉,那就是漲到天上去其實沒啥卵用。

但眼下就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現金流,資產固然增值了,但貸款還是要還的,生活還是要開支的。

在過去的好年景里,預期收入會一年比一年高,大家都信心十足,紛紛借錢買房和提前消費,所以,房價和消費都節節攀升。“新中產”、“消費升級”呼之而出,彷彿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表面上看,家庭資產包越來越大了,有錢了。可實際上,這種富裕其實很脆弱,槓桿挺高,現金流挺緊張。普通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除了房子,可能已經所剩無幾。一旦有意外,比如再遇到加息或者家庭成員生病、失業,現金流很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基本就得歇菜了。

最糟糕的情況,家庭可能就不得不變賣房產,到頭來一場空。

根據麥肯錫的一項調查,2022年前,中國整體債務規模將達到355萬億,屆時76%的中國城市人口將被視為中產階層。

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會是還不起錢的債務違約者呢?另外,就算還的起錢,但背負債務的人們會真正感到幸福嗎?被冠以“中產”的標籤,說的並不是有多榮耀,而是說有多苦逼。

有很多年輕人,在畢業之後,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誓要努力賺錢,好在35歲就退休,去從事他們真正有興趣的事業。

但是等他們真的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背著巨額貸款,要付子女的學費,要養房子,還要養車必須加倍努力,繼續把自己累得半死。

目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和孩子已經把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拍死在沙灘上了。而作為一個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業,最怕的就是被淘汰,最怕的就是減薪,美好生活的重擔都扛在兩個人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乖乖打工還債。

被高負債綁架的家庭不堪一擊,容不得一絲變故。以為有套房,其實是房子的奴隸。以為自己有大量的財富,其實根本花不了。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選擇哪個指標,都暗示著同樣的事實,即中國家庭的負債程度已經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這不利於改善民生以及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究其原因:

一方面,過高的債務讓無數家庭有錢不敢花,即便他們收入再高,在巨額債務面前也是枉然,僅一個房貸就足以讓他們節衣縮食,更不用提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及各項生活開支。

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居民槓桿率快速上升,且集中在房地產領域,難免會引發人們對次貸危機與房地產泡沫的擔憂,特別是自2016年年底以來,由於規模和佔比控制,按揭貸款受限,居民被迫借道高成本、短期化、風險大的消費貸款,甚至互聯網金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過橋貸款”等等,過度加槓桿進入樓市,從而讓本處於安全區的居民槓桿率,開始顯現出結構性風險。

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居民部門負債過高這一問題,在合理配置自身資產確保增值的同時,不忘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業務水平與各方面能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報酬。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口袋裡的錢多了,人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另外,正視自己的負債情況,按照前文介紹的各種方法來好好計算一下,自己是否已經身處被債務拖累的困境中。

或許,這是你改善未來生活質量的關鍵一步。

來源:點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