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不是包公也臉黑

  • 歷史

包拯是北宋的名臣,但在後世,他是一個鐵面無私,不畏權勢,嚴格執法的象徵。關於他的故事,民間是編了又編,說他上管昏君,下管貪吏,晚上睡覺,還要到陰曹地府幫著閻王爺斷案。斬陳世美的故事,就是家喻戶曉的一則。記得剛改革開放那陣兒,這齣戲滿世界都在演。最精彩的一段,是包公要鍘陳世美的時候,太后出面干涉,包公以死相拼,才鍘了這個負心漢。

當然,這故事是安在包拯身上的。包拯剛直不阿倒也不錯,但卻沒有跟哪一任的太后發生過直接衝突,也根本就沒陳世美這樣一位駙馬爺。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死官司,其實連影子都沒有。

不過,在那個時候,倒是有一位開封府的知府,也有跟包拯一樣的龍圖閣直學士頭銜的人,因為一樁命案,跟臨朝的章獻太后,有過一次不大不小的衝突。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有個叫王蒙正的人,原本出身低賤,大約是有了點錢,跟章獻太后的娘家,攀上了親。從此以後,借著太后的援手,竟然做了官,而且越做越大,成為一方知州。北宋年間,州府軍監都是比縣高一級的地方架構,無論知州、知府,都是實權地方官,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因此,地方官的家中,常有本地的軍卒在家裡打雜服役,就跟家養的僕役一樣。

王蒙正回朝做官之後,家裡依舊有兵卒伺候。他的兒子不知因為何事,把家裡服役的一個老卒給打死了。打死家養的僕役是一回事,打死屬於官家的老卒,又是一回事,按當時的法律,王蒙正的兒子是要抵命的。當然,作為太后的親戚,又時高官,王蒙正並沒有太在意,派人找來老卒的妻子,給了一大筆錢,讓她說丈夫是病死的,覺得就可以打發了。

然而,不知怎麼,事情敗露,官司打到了開封府。此時的開封府知府,名叫程琳,此人三審兩問,最終查明,老卒是被活活打死的,驗屍結果證明,身上傷痕纍纍。

事兒鬧大了,沒辦法,王蒙正找到了章獻太后。太后親自出面,跟程琳說,這老卒雖說是被打死的,但打人的,是王家的奴僕。程琳說,沒有主子的旨意,一個奴僕憑什麼敢打死人?打人的和指使者,前者是從犯,後者是主犯。活生生把個太后給懟回去了。太后一臉不高興,居然也沒轍兒,事情就依法處理了。

程琳坐鎮開封府,乾的第二件露臉的事兒,也牽扯到皇家,直接跟當時的皇帝宋仁宗有關。宋仁宗時,外戚吳氏對自己的女婿不滿,也沒離婚,就把女兒帶回了家,然後將女兒送進宮裡。皇帝也沒弄明白,這個進宮的女人,是不是有丈夫。

吳氏的女婿不肯,到開封府把吳氏告了。程琳責令吳氏,趕緊把女兒給女婿送回去。吳氏說,已經送進宮了。程琳得知之後,進見皇帝,跟皇帝說,這事麻煩了,我擔心天下人會背後議論,說皇帝您奪人妻女。宋仁宗一聽,馬上命人把吳氏的女兒送出宮,還給了她的夫家。

任何朝代,做首都的地方官,都是件吃力不討好的活計。因為權貴太多,弄不好惹到了哪個惹不起的,輕則丟官,重則丟腦袋。北宋這一朝,皇帝還算講規矩,所以,出了幾個能嚴格執法的開封府知府。包拯是一個,程琳也是一個,而且,他乾的事兒,並不比包拯小。只是,大概是由於包拯比較清廉,沒有過什麼污點,而程琳有點貪財,倒沒有接受賄賂,而是插手經商,為自家牟過利,被皇帝小小的處理過。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後世最有名的開封府知府,是包拯而不是程琳。

其實,能嚴格執法的地方官,關鍵上面得有個比較開明的皇帝,如果皇帝不講規矩,不講道理。包拯、程琳這樣的,有一百個都出不來,能出來的,不是馬屁精,就是貪官。

來源: 張鳴

作者: 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