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儀式性節儉

  • 歷史

20200313062219989

大清的皇帝講究節儉,這不稀奇,稀奇的是,特愛花錢的乾隆皇帝也講究節儉。一個證據是,每年三月,皇帝要率王公貴胄和文武百官到先農壇躬耕籍田。就是裝模作樣地下回地,扶一下犁杖,假裝耕一回田。給全國農夫,做個榜樣。這玩意,原本是漢人的講究,滿人在關外的時候,不論這個。但進關之後,為了假裝重視農耕,也不得不撿起明朝皇帝的把戲,裝一回。

每年,皇帝扶犁的時候,都會事先搭好彩棚,也好遮風擋雨,讓儀式的外觀好看一些。有一年,乾隆皇帝突然不幹了,不是不耕田了,而是下詔不許搭彩棚了。說農夫耕田,原本就不會特意遮風擋雨,而且,這種彩棚,每年花費幾百兩銀子,用完即扔,實在太奢費。以後籍田,就不用搭彩棚了。

不錯,這一項奢費革掉了,宮裡內務府,的確每年省下了幾百兩銀子。而且,為此,群臣們歌功頌德,又熱鬧了好一陣子。此後史官,也對此重重地寫了一筆。乾隆爺的光輝事迹,從此子孫萬代地傳頌。

但是,但凡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乾隆恰好是清朝最奢侈的一個皇帝。工程浩大,超級華麗的圓明園,就是在他手上建成的。這個園子,花了多少銀子,是那個彩棚的多少倍?而每年的北狩打獵,先後六次南巡,地動山搖,每次的花費,又是那個可憐的彩棚的多少倍?

後來西太后想要給自己修行宮,在祖宗的行狀里找根據,還找到了乾隆頭上,恰是乾隆,在昆明湖操練水軍,給了西太后靈感和借口,於是修了頤和園。你想想看,清朝之大,有那麼多的江河湖海,哪裡不能操練水軍?非要在北京旁邊,挖一個人工湖來操練,這樣沒來由費錢的工程,也就是乾隆能想出來,而且還能付諸實現。

這些巨大的工程,跟一個彩棚比起來,不是大巫小巫的關係,而是一根牛毛跟一頭牛的關係。一個皇帝,省了一根牛毛,卻耗費了那麼多頭大牛,這樣的皇帝,如果還被後人歌頌為節儉,那還有天理嗎?

但是,對於乾隆這種超級自負的皇帝來說,停修彩棚這樣的事兒,他是一定要乾的,不僅干,而且正經八本要下一道正式的詔令,絕對不能口頭說一聲就完了。不管老子怎樣費錢,把錢花得像流水一樣。但是,只要有這麼一道詔令,老子這個節儉道德標兵,算是當上了。在他而言,他不會想到,後世不會因為這個彩棚,就一直贊他的儉德,而是覺得,只要我做了這麼一檔子事,這個秀,就會被人牢記。

對於一個農業國度來說,皇帝大手大腳花錢,後果其實很嚴重。被吹起來的盛世,在當時,內囊就上來了,老百姓其實很窮,隨後,國家也跟著窮了。他之後的幾任皇帝,都摳門得要命,成天哭窮,因為前面這個大皇帝,把國庫都弄空了。所謂盛世,在乾隆還活著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跌進谷底了。

來源: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