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縣域醫院的三年防控:醫護人員抽調嚴重

“三年來的疫情,我們全部親身經曆。無數輪疫情反複席卷,大家過去是疲於應付。”最近,在華中地區一座四麵環山的小縣城內,當地一位衛健係統的基層官員李剛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過去三年,李剛所在的縣,對於疫情一直是嚴防死守,所有零星的外來輸入病例,都在第一時間被管控。李剛曾與疫情“交手”無數回合,如今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他的同事們的工作內容也由過去的經常做核酸,轉變為接待發熱人員。

人員抽調

談及這3年來的防疫感受,湖北當地鄉鎮衛生院的一名負責人高某說,“全去做核酸檢測和疫情防控了。”

高某所在的鄉鎮衛生院此前是當地公布的全市上千個便民核酸采樣點之一,這裏是城鄉結合部,居住人員也較為密集,附近轄區的居民都來此進行核酸檢測。高某每天的工作除了院內的日常事務外,還組織同事們參加全員核酸檢測以及參與疫情防控。

“今年以來,長達大半年的時間,我們幾乎是天天做核酸,如果未落實48小時內核酸檢測,可能健康碼也會變灰。”湖北當地多位居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李剛表示,在社會麵防控方麵,在高速路口的防疫卡口,有時候人手不夠,排班出現困難,醫院相關負責人還要親自去現場值班,“這的確是沒辦法,人員不夠,頂一下也沒關係。”

有的鄉鎮衛生院也參與核酸檢測。“有一個衛生院僅有幾十名醫護人員,被抽走了三分之二的人去支援抗疫做核酸了,你說醫院怎麽運營?”該縣另一位衛健係統官員劉梅說。

除了應付本地的病例外,醫護人員還要麵臨支援外地防疫的任務。

“一旦搞全員核酸或者支援兄弟縣市,基本是我們頂在前麵。這是上級來的戰時命令,我們還不得不執行。”劉梅說,常常市裏來張一紙通知,要求帶幾輛車,兩三百人,自備防護物資、核酸檢測試劑等去支援兄弟縣市做核酸。

一份縣級衛健係統的匯報文件材料顯示,今年1月份以來,全縣衛健係統抽調1000餘人次醫護人員參加交通卡口、隔離點、哨卡值班值守,派出900餘人次醫護人員支援省外和兄弟縣市疫情防控。

“堅持在早發現上做文章,在精準防控上下功夫,累計排查上級推送線索6.1萬條,納入管理2649人;累計實施集中醫學隔離3920人;累計開展重點人群核酸檢測116.9萬人次,環境物表檢測8.5萬次。”上述文件稱。

”疫情防控是一個從上至下的過程,是一些行政化的管理,比醫療係統業務性的管理要多一些,雖然大家很難應付,但也沒有辦法,同時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方麵,國家畢竟撥款投入了,因此要遵守這一領域的考核體係,做一些事情。”李剛進一步表示。

資金壓力

人手緊張之外,資金是基層醫療機構過去一段時間內所麵臨另一大壓力。

“過去,在防疫方麵的開支,上級給予了報銷,但這項工作有時候也未及時跟進。”李剛說,2020年的時候,當時鄉鎮在防疫方麵的開支進行了統計,比如做了多少核酸、入住了多少隔離酒店等,在記賬上報之後,相關部門進行了實報實銷。

而劉梅則稱,縣人民醫院的防疫開支卻並未得到全部,“僅僅隻是補了一部分。”

據了解,李剛所在的縣裏衛健係統有包括人民醫院在內的縣直醫療衛生單位近10家,另外還有十餘家鄉鎮衛生院,幾百個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縣衛健係統現有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護士等在內的幹部職工兩千餘人。

這樣的醫療資源對於全縣來說是什麽概念呢?據該縣衛健係統的一份匯報材料,“全縣千人執業醫師數和執業護士數分別為1.7和2.3,與省市下達2.2和2.8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過去,當地的新冠患者定點救治被集中在縣人民醫院以及其他醫院,並且還開辟了發熱門診,接收所有發熱人員,進行預檢分診,初篩判斷以後,一旦有陽性就送到人民醫院救治。

劉梅所在的縣人民醫院肩負起了治療新冠患者的重任,因此醫院的所有人力、物力等資源,向新冠相關科室集中,其他科室學科的建設以及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則被延後。

“作為基層醫療機構來說,過去主要的經曆都放在了疫情防控方麵,導致醫院科室建設、患者就診數量下降,醫院的收入也隨之出現了下降,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劉梅說。

“我們始終說公立醫院要回歸公益性,底線必須要堅守,但是醫院也是要正常經營,收支方麵的工作要持續,醫護人員的工資以及科室的學科建設、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都需要花錢,這些正常的開支從哪裏來呢?”劉梅說,她感覺這三年大家被搞得身心疲憊,她所在的醫院還要四處籌錢解決醫院開支,疲於應付。

住院率下降

12月16日,在縣裏新修建的一座醫院發熱門診室內,不斷有患者前來問診以及谘詢。“門診量恢複是第一步,接下來其他常規科室門診量恢複的情況下,我們醫生可以‘心無旁騖’地回歸到一線治病救人才最好。”一位醫生在一旁小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據介紹,縣級及以下基層醫院本來醫護人員就較為短缺,近三年來,防疫工作會經常擠占醫院的整體醫護資源,導致防疫之外的其他科室不能正常開診的情形時有發生,當地醫院因此不敢放開接診,造成一個後果是住院就診人數下降。

“昨天一家鄉鎮醫院負責人過來開會,我們了解到,過去疫情之前,該醫院在院住院患者數量在兩三百人,最近僅有幾十名病人。”李剛說。

劉梅也表示,她所在的縣人民醫院在2020年疫情之前,高峰期的時候住院患者達到1300人左右,2021年以後,平均住院患者在七八百人左右,“這幾天我們了解到,該院僅有300多名住院患者。”

上述鄉鎮衛生院負責人高某也表示,“疫情3年,我們不再收治住院患者,基本隻看門診,主要還是醫護人員不足,大家根本忙不過來。”

據統計,2021年該縣全縣住院人數8萬餘人次,其中縣外轉診1.3萬餘次,縣外轉診率高達16%,轉診病種主要集中在惡性腫瘤、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五官科疾病等方麵,大量病員外轉不僅增加了醫保負擔,同時也製約了醫療水平的提升。

李剛坦言,縣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基層公衛等工作沒有做實,“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理念還未形成,實現“縣域內90%的病人看病不出縣”的目標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