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解讀中共五中全會公報:北京高層似選擇內部妥協

各界廣泛關注的中共五中全會29日在北京閉幕,發表會議公報。

五中全會公報的內容除按慣例重申中共馬、列、毛、鄧、江、習的傳承序列說法,重申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和推動“國內大循環”和“雙循環”等內容外,更主要是要求中共“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於變局中開新局”。

公報還對“十四五”、也就是第14個五年規劃有基本陳述。

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5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官方報道稱,會議討論了習近平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肯定習核心

會前,不少國際間中國問題專家與學者紛紛表示,關注當下麵對內憂外患的中共領導層是否會在五中全會期間尋求某種變局。有媒體分析人甚至認為,不排除中共內部路線鬥爭可能在五中全會期間有所表現。

至少從全會公報內容看,中共高層麵對內外壓力似乎達成某種妥協。

公報再度號召中共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要求全黨有“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重申習近平提出的“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戰略。

上述所謂“國內大循環”戰略是中共麵對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開始推動產業鏈“脫鉤”而推出的應對策略,被一些分析認為有回歸毛澤東時代“閉關鎖國”的風險。

公報沒有提及中共下一屆領導人交接班事宜,也沒有具體提及目前中共所麵臨的內憂外患,特別是沒有直接提及中美關係瀕於崩盤的現實,也沒有提及疫情和十三五“小康”目標未能按期實現。公報稱,“十三五”規劃目標“即將完成”,“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不過,公報提及,“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麵臨的深刻複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強調經濟發展

公報25段文字中,17段與經濟發展規劃有關。在談及“十四五”時,涉及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優先發展農業”,“綠色發展”和“提高國家軟實力”等多方戰略框架內容。

公報在勾勒十四五規劃時突出了農村建設、國土規劃、環保、文化軟實力和“一帶一路”等方麵的陳述。

會前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共政策層麵出現“國進民退”和經濟改革開倒車的勢頭。

在有關深化改革的文字中,公報雖然著筆“發揮政府作用”,但是同時仍強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至少從文字層麵沒有看到經濟政策回歸毛澤東時代的明顯跡象。

“和平統一”

由於中美、中台關係近期急速惡化,美台關係迅速回暖,台海局勢相對緊張。

最近在美國搞官訪台和軍售等大動作期間,也有中國軍機頻繁飛躍海峽中線的事件。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一些中國官媒甚至發表文章,表示中國應對美台挑釁可能作出的軍事回應。

不過從公報著筆輕重來看,安全、國防、香港和台海問題幾乎一帶而過,隻在最後三段部分有所陳述。

公報也提及要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不過沒有給出任何具體政策詮釋。文字也沒有直接提及台灣,隻是要求“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重申“和平統一”。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解讀中共五中全會公報:北京高層似選擇內部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