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拜登不得不麵對這群人:美國低薪青年

拜登不得不麵對這群人:美國低薪青年

新冠肺炎疫情使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周期,本無太多議價籌碼的職場青年及大學畢業生,在近百年未見的失業狂潮中更加顛簸失穩。在晦暗的未來,他們可以指望著什麽呢?

美國大選終歸結束,如無意外,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入主白宮,這一群年輕選民正正就是拜登的「鐵票」。出口民調顯示,18至29歲選民中,有高達六成人把票投給拜登,投給特朗普的隻有三成六。接下來的問題是,拜登政府未來如何處理現今迫在眉睫的青年就業及低收入問題,以回饋這群忠實支持者?

此為【美國低薪青年】係列報道第一篇。

出口民調顯示,18至29歲選民中,有高達六成人把票投給拜登,投給特朗普的隻有三成六。(路透社)

Beau DuCote是路易斯安那州門羅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Monroe)運動機能係的春季畢業生。一般而言,歐美民眾的運動健康意識相當強,體育產業發達,所以,運動專業學科的畢業生很吃香,本應不愁出路。

但Beau畢業的這年是2020年,對很多同屆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惡耗的一年。甫準備投身社會,Beau就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和伴隨而來的經濟大蕭條。

Beau離開校園後不但未能找到工作,連找地方落腳也成問題,故曾暫居在朋友家中,期間靠著申領失業援助度日。那時正是美國有記錄以來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最多的時刻。3月底至4月初,美國連續兩周的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突破600萬人,三星期內累計超過1,600萬人丟掉工作,相當於全國總就業人口的一成。

新冠肺炎疫情讓美國國內失業率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領取社會福利援助的失業人口數目大幅上升。(Getty Images)

疫下求職風向 新人無議價本錢

求職網站Glassdoor的調查報告顯示,就業市場在5月份招聘初入行求職者的職位數目同比下跌接近七成,6月份同比下跌接近四成。根據美國大學與僱主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NACE)的調查,4.4%受訪僱主表示今年已取消所有專門招攬畢業生的全職職位,更有22%受訪僱主表示今年已取消給予大學生的夏季實習生職位。

寄居朋友家中的Beau花了接近四個月,終於在8月成功找到一份在高中任教體育的長工。搵工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因為疫情的關係,全美很多學校都關閉了,包括Beau最終在那裏獲得教席的沃希托堂區高中(Ouachita
Parish High School)。

「一開始我根本找不到學校招聘的對頭人,我要向在另一間高中工作的朋友打聽,才知道如何應聘這份工作……他將我的聯絡電話給了某位校長,最後我才得以與這間學校聯繫。」Beau向《香港01》說。疫情之下,職場「新鮮人」找工作,連想找個獵頭見麵也非易事,談何找到第一份理想工作?

「現在這份工的薪酬待遇不是很好,始終我不是教師專業出身。但當我通過考試,獲取認可資格後,相信薪金會慢慢提高。」Beau表示,目前他除稅後的月薪隻有約1,500美元,但他預期獲教師認證資格後,月薪可大幅升至約3,800美元。

美國青年的就業和收入困境早已備受詬病,疫情帶來的危機隻是將這潛伏的傷疤狠狠地揭示出來。大學生找工作,比疫前也多了很多煩惱。(Getty
Images)

青年低薪工作 疫前已成常態

美國青年及應屆畢業生在收入水平或工作崗位配對上的脆弱性和被動性,早已為人詬病。疫情帶來的就業危機隻是將這潛伏的社會瘡疤狠狠地揭示出來。

拿疫情出現前的數據為例:根據美國勞工部2019年第二季數據,美國全職僱員每周收入中位數為908美元;20至24歲的青年每周收入中位數為589美元,比全國水平低35%;16至19歲的非大學畢業生每周收入中位數則為460美元,比全國水平低近一半……

 

所謂「低薪青年」,核心計量標準還是在於其可支配收入水平能否保障受薪者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生活質素(像最簡單的衣食住行)。而美國新一代年輕人擁抱的工作模式和難以卸卻的學貸負擔,卻讓他們當中不少人被迫蒙上「低薪青年」的社會標籤。政府理應想方法給他們「減負」。

此為【美國低薪青年】係列報道第二篇。

談到造成美國青年就業及收入水平不穩定的原因,不得不提一個關鍵的社會現象,就是為數不少的青年勞動人口比上一輩更願意長期從事非按僱傭合約受僱的「零工工作」(gig
work)。

「零工工作的青年獲得一份短期工作,然後可以讓他們餬口和繳付卡數。他們想更上一層樓,就隨時轉換職場跑道……但問題是,他們自身沒能建立一套專業技能或人際關係網絡,這樣很容易讓他們在職場上處於劣勢。」市場研究公司Evercore
ISI Research的經濟學家Ernie Tedeschi說道。

加之疫情進一步破壞零工經濟的既有秩序和生態,以往,大家還可以在一些社交場合、聯誼會、商業展演活動中建立人際網絡關係,從中獲得更多潛在的短期工作機會,但疫下的社交距離令和限聚令等,讓這些麵對麵表現自身能力的機會通通消失。習慣從事零工工作的年輕一代,在如此晦暗的就業環境中,就隻能被冠上「低薪青年」的社會標籤。

零工經濟覆蓋的職業甚廣,自由度和彈性兼具,故不少年輕人願意長期從事零工工作。(Getty Images)

可支配收入低 賺得少還欠得多

所謂「低薪青年」,核心計量標準還是在於其可支配收入水平能否保障受薪者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生活質素(像最簡單的衣食住行)。青年勞動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低於合理標準,除了因為他們在入息方麵跟不上,更大原因還在於恆常債務負擔。撇除信用卡消費、汽車、房屋等債務,青年這個特定年齡群組還背負著一項沉重債務─一般大學生(或從社區學院)畢業後所累積的沉重學債。

不少美國大學生就學期間需要向政府借貸繳交學費,待畢業後才分期歸還。美國今年學貸借貸人數高達4,500萬,總額達1.56萬億美元,而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統計,2019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學費貸款額高達30,062美元。有調查顯示,美國年輕人的教育水平愈高,他所承擔的債務比例便更高:高中畢業生約為23%;大學畢業生則約為62%。

換言之,即使大學生畢業後能順利找到工作,積累下來的學債負擔仍然相當困身,不少人更會陷入每月入不敷支的常態惡性循環。因此,為「低薪青年」減免學債負擔,有助提高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從而改善生活質素。

不少美國大學生就學期間需要向政府借貸繳交學費,待畢業後才分期歸還,但這筆學債變相成為年輕人學後的長年債務負擔。(Getty
Images)

政府換屆在即 怎解新一代之苦?

如無意外,白宮即將換屆,拜登團隊未來如何處理這一迫在眉睫的青年就業及低收入問題呢?細看拜登團隊的青年政策,便可發現他們已重點關注在職青年低收入與學債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拜登團隊的教育政綱強調人們不應因為經濟條件所限而沒法上大學。

因此,拜登團隊承諾為年收入低於12.5萬美元的家庭減免大學學費,聲言每十個家庭就有八個會因此受惠。團隊又承諾雙倍提高*聯邦助學金的最高資助金額,並隨時按通脹幅度調節補助額,冀紓緩貧困學生在學期間的財政壓力,間接減少他們需要借取的學貸,減輕投身職場以後的債務負擔。

*聯邦助學金:美國聯邦政府有多種提供給高等教育學生的補助方案。這裏指的是聯邦培爾助學金(Federal Pell
Grants),按需要審核和補助低收入學生。拜登團隊認為,培爾助學金多年來未有提高補助金額,追不上學費膨脹速度。如上世紀七十年代,培爾助學金最高可為低收入學生補助七至八成學費,但在今天,補助金額最高隻佔學費約三成。

拜登團隊在其競選網站中也不諱言,形容這些政綱脫胎自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及華盛頓州眾議員賈亞帕爾(Pramila Jayapal)在2017年倡議的「全民就學法案」(College for
All Act)。

拜登在今屆大選的其中一個主打選民群體就是年輕選民。如無意外,拜登即將入主白宮,他將如何處理迫在眉睫的青年就業問題,回饋這群忠實的選民群體,將是考驗拜登團隊的其中一項重要麵向。(Getty
Images)

消除美國青年學後債務負擔,乃解決當今「低薪青年」問題、提高就業青年可支配收入的一個關鍵。在可見未來,美國經濟短時間內難以恢複元氣,就業市場複蘇進度大致悲觀,要為接下來數年的大學畢業生保障一定水平的可支配收入,為他們「減債」可能是目前少數值得考慮的挽救方案。

青年就業及低收入問題雖是難解的任務,卻是展現來年拜登政府執政魄力的一個重要麵向……

(節錄)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拜登不得不麵對這群人:美國低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