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拜登若上台 主導對華事務的內閣官員可能有誰?

美國總統大選過後,雖然特朗普總統尚未承認敗選,但當選總統喬•拜登已經啟動了政府交接預備工作,並開始甄選其內閣成員。分析人士指出,關鍵內閣和內閣級別官員的選擇將會對未來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總統的內閣成員包括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司法部長、國土安全部長、商務部長、教育部長、能源部長、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住房及城市發展部長、內政部長、勞工部長、交通部長、農業部長、退伍軍人事業部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要官員雖不屬於內閣,但享有內閣級別,比如白宮幕僚長、國家安全顧問、美國貿易代表、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等。

在這些內閣和內閣級官員中,其中一些與對華事務更為息息相關。比如,國務卿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直接關係到美國將如何在外交舞台上應對中國;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等人則主導著美國在軍事與安全領域的對華戰略;此外,財政部長、商務部長、美國貿易代表、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等官員則會對美國在經貿陣線上與中國的競爭產生重要影響。

目前,除了白宮幕僚長已定之外,拜登還未宣布其他內閣和內閣級職位的人選,甄選工作或將持續數周。不過,多家美國媒體近日根據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了一些可能的名單。

外交和國安職位的可能人選

在外交和國家安全層麵上,目前呼聲最高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是拜登2020競選團隊的高級外交政策顧問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
布林肯從近20年前與拜登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事時,就是拜登在外交事務上最為依仗的臂膀之一。他曾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先後擔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和總統奧巴馬的副國安顧問,並曾在2015至2017年間擔任國務院副國務卿。除了國安顧問一職外,布林肯還被外界廣泛視作國務卿的人選之一。

除布林肯之外,艾薇兒·海恩斯(Avril
Haines)也被視為國家安全顧問的候選人之一。海恩斯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曾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和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她目前也被視作中情局局長和國家情報局局長的主要人選。

至於國務卿的其他可能人選,經常被提及的還有特拉華州聯邦參議員克裏斯·庫恩斯(Chris
Coons)和前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Susan
Rice)。庫恩斯目前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具有一定的外交事務經驗。作為拜登的長期支持者,他在2020年的選舉中是最早為拜登背書的議員之一。而賴斯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不僅擔任過國安顧問,還曾做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她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務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她一度是拜登考慮的競選搭檔之一。

另有媒體報道,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副國務卿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和康涅狄格州聯邦參議員克裏斯·墨菲(Chris
Murphy)也在國務卿的考慮人選之列。

對於國防部長一職,目前外界討論最多的人選是米歇爾·弗勞諾(Michèle
Flournoy)。弗勞諾曾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她還是一家頗具影響力的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聯合創辦人,並曾和安東尼•布林肯一同創辦了一家戰略谘詢公司WestExec
Advisors。如果弗勞諾獲得拜登的提名並最終得到確認,她將成為美國首位女國防部長。

除此之外,奧巴馬時期的國土安全部部長傑·約翰遜(Jeh
Johnson),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前退伍軍人事務部助理部長塔米·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羅德島參議員傑克·裏德(Jack Reed)據信也在國防部長的考慮名單之上。

對於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一職,目前討論最多的人選包括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前國務次卿溫迪·謝爾曼(Wendy
Sherman)以及拜登在民主黨黨內初選階段的競爭對手、前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

科爾:拜登需確保內閣成員不受中國金主影響

這些重要的外交和國安職位人選除了具有政府經驗之外,有的還具有智庫、學術界和商界背景。《政治風險》雜誌的發行人安德斯·科爾(Anders
Corr)認為,一些美國企業、智庫和學術機構接受從中國企業或個人那裏募集來的資金,拜登需要在甄選過程中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確保所選擇的人不受中國金主的影響。

“我們需要很小心,不要讓我們的外交政策被那些與這些智庫和其背後金主有密切關聯的人劫持了,”科爾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我們應該尋找那些沒有參與到這種政治金錢沼澤中的人,那些對中國和外交政策秉持機敏的人,那些跟大金主沒有關聯的人。”

經貿職位關係美中經濟與科技競爭,並牽動國家安全

在經貿層麵上,財政部長一職目前受到比較多的討論。可能的人選包括美聯儲理事、前財政部次卿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前美聯儲理事、前財政部次卿莎拉·布魯姆·拉斯金(Sarah Bloom
Raskin),以及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拉斐爾·波西奇(Raphael
Bostic)等人。而民主黨內的左翼則希望由馬塞諸塞州進步派參議員,也是拜登在民主黨黨內初選時的競爭對手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來擔任這一職位。

在美國過去曆屆政府中,財政部長往往扮演著比較“親中”的角色。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經濟和貿易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解釋說,這是因為美中之間的貿易、投資等往來有利於美國的金融企業,而財政部是美國金融行業的守護者。他認為,這一點或許會在拜登政府時期輕微轉變,因為相比於共和黨政府,民主黨政府與科技界的關係更近,與華爾街的關係更遠。因此,他認為,拜登政府的財政部長或許仍然會“整體上親中”,但相對“少親中一些”。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或許會有一位更能夠在保持透明度和製裁中國企業的問題上無視華爾街壓力的財政部長。”

美國商務部處於美中科技競爭的前線。目前外界廣泛猜測的商務部長人選包括前eBay 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Ariel投資公司聯合CEO梅洛迪·霍布森(Mellody
Hobson),前維吉尼亞州州長特裏·麥考利夫(Terry
McAuliffe),以及企業家、曾經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

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史劍道認為,拜登政府的商務部的首要任務是落實美國國會在2018年通過的《出口管製改革法案》,收緊在關乎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上的對華出口管製。

對於美國貿易代表一職,目前被媒體提及的人選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的聯邦眾議員吉米·戈麥斯(Jimmy
Gomez)以及國際谘詢公司McLarty Associates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尼爾森·坎寧安(Nelson
Cunningham)。戈麥斯是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成員,曾在2019年作為眾議院工作小組的成員與特朗普政府合作,參與修改美墨加貿易協議。坎寧安在拜登擔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時曾擔任該委員會的總顧問,他還曾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效力於白宮。

史劍道認為,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曠日持久的美中貿易談判使得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對華事務上獲得了最多的關注,這一點或將在拜登政府時期被改變,因為“拜登政府不會有更多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他對美國之音說,如果拜登政府真像他們所承諾的那樣重視與中國的科技競爭,那麽未來商務部的重要性會大大提升;此外,由於美中金融關係的密切,未來財政部或也會成為對華事務的主力。

各部門能否協同應對中國?

史劍道進一步指出,從白宮裏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經濟顧問委員會,再到國務院、國防部、財政部、商務部等內閣部門,各自都有涉及中國的職能和訴求,相互之間既有重合也有矛盾,還存在主導權的競爭,因而最好能在統一的領導下協同努力。特朗普總統出於對中國問題的重視,曾試圖在對華事務上建立這樣一個集中化的領導,但拜登政府或許會回歸到各部門各自為政的老路。

他對美國之音說:“拜登總統在上任後,不會像特朗普總統那樣關心中國議題。因此,我們可能會回到分裂的政府。這是不幸的,因為我認為中國問題非常重要,應該有一個中樞指導。”

史劍道同時強調,一些關鍵內閣和內閣級官員自身或許不會以中國事務為重,因此他們所選擇的副手往往會對美國的對華政策產生更大更直接的影響,不過這些人選目前還很難預測。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拜登若上台 主導對華事務的內閣官員可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