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埃隆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又前進了一小步。日前他在推特上透露,Starship SN8 原型機最早可能會在美國時間
12 月 2 日開始飛行。此前,11 月 25 日,SpaceX 升空了第 16 批星鏈衛星,並且成功回收了一枚 7 手運載火箭 獵鷹
9 號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在馬斯克之前,有能力在私人航天領域進行探索的隻有實力超強的大國,近二十年來,這個技術、資金甚至運氣都密集的行業迎來了一些民間
player。
馬斯克的 SpaceX
之外,最引人矚目、實力最強的要數亞馬遜公司老板貝索斯開創的商業太空公司 Blue Origin(藍色起源)。

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 2020 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據國外媒體 11 月 24
日報道,得益於特斯拉股價不斷上漲,馬斯克的身家在今年也大幅增加,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榜上,馬斯克目前已超過了蓋茨,升至第 2 位,身價
1280 億美元,榜首的依舊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他目前的身家為 1820 億美元。

同行是冤家。貝索斯和馬斯克 2004 年還能一起共進晚餐,然而在一起挖牆腳事件後,兩人再也不一起聊登陸火星的共同夢想了。

據《矽穀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自傳》中描述,兩人紛爭的序幕源自一次藍色起源從 SpaceX 挖角事件。貝索斯明目張膽地從 SpaceX
挖走了世界頂尖攪拌摩擦焊接專家雷 米耶科塔(Ray Miryekta)。 傑夫聘用了雷,而且竟敢用他在 SpaceX
的工作成果申請專利, 馬斯克說道,
藍色起源強攻這些專業領域人才,開出如雙倍工資這樣的條件。我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並且顯得魯莽無知。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馬斯克

在 SpaceX 內部,藍色起源被戲稱為 B.O.(body odour,意為狐臭),公司甚至設置了郵件過濾器,濾掉所有帶有 blue
和 origin 的郵件,以杜絕其挖人牆角的行徑。

我認為貝索斯妄想成為國王, 馬斯克說道, 他有不懈的工作熱情和稱霸電子商務領域的雄心。但說實話,他真不是個有趣的家夥。

有來有往,2019 年在一次私人演講中,貝索斯則調侃了馬斯克殖民火星的想法不切實際。他當時說,如果 我的朋友(馬斯克)
想去火星,先應該去喜馬拉雅山頂住一年試試。因為和火星比起來,喜馬拉雅山頂的條件可能像 天堂的花園 那樣美好。

從事私人航空事業像是貝索斯的一項業餘愛好,馬斯克則不同,幾乎手中的一切業務都是圍繞移民火星而服務。成立 space X
是為了發射火箭和宇宙飛船,太陽能公司是解決火星的能源獲取問題,造電動車是因為火星沒有空氣用不了燃油車,做成了市值第一的車企隻是 順便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貝索斯

論及馬斯克與貝索斯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果,space X 動作最頻繁也最大,多次完成了重型火箭回收,11 月 15 日還用龍飛船將 4
名宇航員送上了空間站。藍色起源目前呈追趕之勢,雖然最早於 2015 年 11 月實現首次火箭回收,但整體發射難度和發射次數還落後
SpaceX 一大截。不過藍色起源也有一些值得肯定之處,比如同樣取得了 NASA 的一些發射訂單,還與 SpaceX
一同加入了美國宇航局最新的重返月球計劃。據外媒 7 月報道,藍色起源還計劃在 2023 年實現登月。

兩家私人航空公司都發軔於 2000 年左右,space x 成立於 2002 年,藍色起源的前身
2000
年就已經成立。兩家都希望通過降低火箭發射的成本,讓更多人有機會飛向太空。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兩人在火箭回收、全球衛星通信服務、載人航天等業務板塊方麵,多次發生摩擦。

每當獲得重大裏程碑式的成就,馬斯克和貝索斯就會在社交網站上隔空互懟,一次次唇舌之戰也是兩家企業白熱化競爭的縮影。兩個爭強好勝的家夥對於打口水仗樂此不疲,對他們來說,對手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也在激勵他們加快實現夢想。

馬斯克與貝索斯最早也最頻繁的摩擦,圍繞火箭回收。

第一次衝突源自 2013 年爭搶火箭發射平台,馬斯克怒斥藍色起源的招數為 造假的阻擋策略 。

2013 年美國宇航局 NASA 完成了亞特蘭蒂斯號的最後一次發射任務,並將所有航天飛機全部退役,NASA
決定將之前使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號發射平台的使用權拍賣給私人公司。39 號發射台是傳奇,是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的
王座 ,
誰得到這個發射塔的使用權猶如被加冕了載人航天的 指定繼承人 。

SpaceX 首先表示出了興趣,NASA 也傾向於租給有合作關係,且有過成功發射經驗的
SpaceX。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後來才加入競爭,甚至還拉上了與馬斯克有宿仇的
ULA(聯合發射聯盟),宣揚開放租賃的模式可以帶來更多租戶。馬斯克此刻手中已有一些商業發射訂單,基於自身利益勢在必得,他的主張租給單一公司才能最大化有利於航天事業的發展。藍色起源在那時還沒有任何發射,馬斯克認為沒有火箭發射的發射台租賃都是耍流氓,憤怒的稱其為
造假的阻擋策略 ,這場爭奪最終以 SpaceX 簽下 20 年排他性租約而獲勝。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2014 年,SpaceX
和藍色起源關於可重用火箭技術的專利又再次爆發衝突,使兩人關係進一步惡化。

早在 2010 年 6
月,藍色起源公司就已經把火箭重用技術的概念注冊為專利。其中包括了在海岸地區發射火箭,在海麵無人船回收一級火箭,照顧到火箭飛行軌跡,這樣可以更加節省燃料。2014
年 SpaceX 正在開發一項火箭回收技術時,突然發現受製於這項專利。如果按照專利的要求,SpaceX
可能要為使用這項技術向藍色起源支付數千萬美元。

於是 SpaceX 向美國專利和商標辦公室提出了抗議,舉證日本發明家 Yoshiyuki Ishijima 已經在他 1998
年的論文中對這項技術有了完整論述。後來經過大約一年的審核,專利和商標辦公室最終裁定取消了藍色起源的這項專利。Space X
再勝一籌。

2015 年 11 月 23 日,藍色起源首次實現了火箭發射並垂直回收,公司將研發的 New
Shepard(新謝潑德火箭)成功發射到了 100
千米的高空,隨後火箭體完好無損的垂直降落到了預定的地麵位置。馬斯克虛情假意的祝賀了對手貝索斯,還不忘高調誇了自家的火箭,公開指出藍色起源進行的發射難度遠遠低於
SpaceX。同年 12 月 22 日,SpaceX 也第一次成功垂直著陸了獵鷹 9 的一級火箭。

同樣的垂直回收複用技術,新謝潑德火箭 VS 獵鷹係列火箭,難度係數簡直大相徑庭。如果說謝潑德火箭是一支鋼筆,那獵鷹 9
就是一柄長劍,從機身尺寸到發射質量再到發射高度,完全不是一個量級。謝潑德火箭隻是來到了太空邊緣的 100
千米高度,甚至都沒達到低太空軌道;而獵鷹 9 則有能力發射到 200 千米高空,真正具備將荷載送入太空的能力。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獵鷹 9

從時間節點來看,藍色起源比 SpaceX 剛好提前了 1 個月實現,以至於貝索斯當時很得意,發推打趣道:歡迎 SpaceX
加入火箭回收 club。

一箭七飛 ,火箭複用記錄上貝索斯又搶先一步。

今年 10 月 13 日,貝索斯期下的藍色起源公司又率先創造一項新紀錄:同一枚火箭 / 太空艙成功實現第 7
次發射及回收。單從複用次數來看,刷新了全球航天界的新高度。競賽咬的很緊,Space X 在一個多月後的 11 月 25 日也實現了
一箭七飛 。

兩家雙雙實現 一箭七飛 ,既是結合實際情況,也不能排除情緒的成分。

藍色起源目前總計發射 13 次,隻研製了三枚謝潑德火箭,即謝潑德火箭 1 號、2 號、3 號。其中謝波德 1 號,在 2015 年 4
月 29 日成功發射回收時墜毀。新謝潑德火箭 2 號在 2015 年~2016 年成功發射並回收 5 次,一箭五飛。新謝潑德火箭 3
號,從 2017 年~至今成功發射並回收 7
次,實現一箭七飛,藍色起源沒有火箭數量和發射次數的優勢,隻能在其他指標上刷刷存在感。

馬斯克手中可以選用的火箭很多,有多枚複用了三次、四次的火箭,唯獨選用了一枚已經發射了 6 次的火箭做第 7
次發射,不排除有和貝索斯賭氣的成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疫情的原因,藍色起源的是這次是發射是 2020 年以來的第一次發射,而 SpaceX 今年已執行了 23
次任務!SpaceX 不斷高效、成熟、常態化地進行火箭發射並回收,使圈內外普遍覺得,SpaceX
才是真正嫻熟掌握火箭複用、回收技術的頭號太空公司,真正意義的太空先鋒。

2019 年 4 月,亞馬遜推 Kuiper 全球衛星寬帶計劃,項目代號 Project
Kuiper( 柯伊伯 項目),將要發射 3236 枚衛星構建全球網絡,馬斯克 @貝索斯,並評論:
抄襲者。

馬斯克先於貝索斯在 2015 年 1 月就宣布了 Starlink( 星鏈
計劃),率先提出要打造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絡通信係統,為全球提供上網和通信為主的數據服務。 星鏈 計劃打算發射約 12000
顆軌道衛星覆蓋全球每個角落,後來這一數量又追加到 42000 顆。

2019 年 5 月 23 日,獵鷹 9 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首批 60 顆星鏈衛星發射向太空,正式開始部署 星鏈
截至目前,短短一年半的時間,SpaceX 已經發射了 16 批星鏈衛星,每批發射數量都在 60
顆左右,截至目前共計發射了近 955 顆,還於近期開始了商業化公測,可以說實現了從 0 到
1。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互聯網全球衛星通信服務,是一項門檻極高的服務項目,往往需要數十億美元和長達幾年的持續投入。從覆蓋局部到全球,從單一頻段到多頻段覆蓋,都要分階段實施。以
星鏈 計劃為例,造一個大型的人造衛星星座,全麵組網完畢基本分為三步:首先,用 1584
顆衛星完成初步覆蓋(主要為北美地區);第二步,用 2825 顆衛星完成全球組網;第三步用 7518
顆衛星組成更為激進的極低軌星座。

立體組網之後,能同時滿足高速度和低時延的複合需求。由於衛星數量多,還可以動態的控製數據資源流動,也解決了地麵網絡覆蓋不到的偏遠區域的網絡需求。

星鏈 計劃優點諸多,卻並非獨創首創,知名的其他互聯網星座還包括
oneweb、Telesat、波音公司和銥星計劃等。其中最著名的應屬銥星計劃(Iridium),最早於 1987
年由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啟動,計劃在 7 個軌道麵均勻分布 11 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參考銥元素 77 有個電子故此得名,後經論證總數降為
66
顆就實現了覆蓋。銥星計劃提出的時候前景遠大,隻是結局有些唏噓,最終因入不敷出導致了項目破產,後由美軍介入成為了美軍專屬的全球通信網絡。

目前 星鏈 計劃已達到 800 顆衛星的最低要求,前日向美國部分用戶發起了測試邀請,美國網速測試統計公司 Ookla
最新數據顯示,SpaceX 的 星鏈 衛星互聯網服務的試用速度已突破 160 Mbps,超過美國 95%
的寬帶連接。網絡速度表現也使較多用戶感到驚喜,紛紛在網上曬貼。

貝索斯的 柯伊伯 項目今年 7 月份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 簡稱 FCC )
批準,
對比下來還沒有進度上的優勢。暫時雖未開始發射,拿到了頻段這一戰略資源等於說箭已上弦,自家也有火箭,準備好之後隨時可以啟動。官方公布的組網步驟分為五個小階段,跟星鏈的三步走異曲同工,一隻腳剛邁出了
0 的起跑線,還沒落到 1。

柯伊伯 項目處於後發位置,有若幹前人經驗可以參考,能更好的避坑和取巧。 柯伊伯 項目隻打算覆蓋北緯 56 度到南緯 56
度的區域,目標為全球 95% 的人口提供衛星通信服務,不像 星鏈
計劃那樣立誌覆蓋全球每個角落,也不像銥星計劃組網衛星數那麽少。所需的衛星總數相較於星鏈,大幅縮減至 3236
顆。最終覆蓋麵和覆蓋密度雖不如星鏈,但卻有可能花不到星鏈一半的成本解決 90% 的需求。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Adam Jonas
也認可了該網絡的潛力,說 Project Kuiper 代表了高達 1000 億美元的機會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寰宇四海, 柯伊伯 項目是目前唯一在數量級上能和 SpaceX
打對台的衛星群計劃。
雖然發射進度暫時落後,但貝索斯這邊有和現有業務聯動的想象空間,不失為另一種強大的優勢。未來亞馬遜雲業務可以上衛星、個人的
prime 會員增值業務也可以作捆綁,新的流媒體業務 Fire TV 也有內容倒逼運營商業務的潛力。

星鏈計劃領跑了第一圈,但長跑還遠未結束。

今年 9 月 21 日,NASA 發布了 阿爾忒彌斯
月球探索計劃的正式規劃報告。阿耳忒彌斯在古希臘神話中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之名,被喻為月亮女神,足見 NASA 對此項目期望之高。此次
NASA 不僅自建火箭和一係列航空器,還發包尋求外部公司的合作,這又無可避免的成為藍色起源和 SpaceX
競相角逐的標的。不過這次,較量從基礎的火箭技術,上升到了技術含量更高的複雜航天器板塊。

2019 年 5 月 10 日,貝索斯揭曉了藍色起源的月球探索計劃,並親自在展示了月球著陸器藍月亮(Blue
Moon)。馬斯克當天發推嘲弄,在 Twitter 上發布了一張經過修改的 藍月亮 照片,登陸器側麵的名字被改成了
藍球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與此同時,SpaceX 家的星際飛船(Starship)也在緊張的開發之中。2019 年 1 月馬斯克就在社交媒體上曝光了
Starship 的模擬圖,中間也曾經曆過不小的挫折,今年 2 月,SpaceX 星際飛船原型 SN1
在一次液氮壓力測試中發生爆炸,直到今年 8 月 4 日,全尺寸 星艦 原型機 SN5 才完成 150 米跳躍試飛試驗,試飛時間持續約
1 分鍾。

9 月 27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藍色起源和 Dynetics
的月球著陸器都通過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審查。NASA 同時將月球著陸器合同授予了三個競爭對手,分別是 SpaceX、藍色起源和
Dynetics,合同總價值為 9.67 億美元。藍色起源獲得了 5.67 億美元,SpaceX 獲得了 1.35
億美元資金合同。由於承包業務內容不同,不能單純以金額高低論成敗,獲得 NASA
認可即是勝利,這次兩家可以說打了個平手。

馬斯克與貝索斯都是成功的企業家,逐夢太空也源自二人兒時的神往。時針撥回到 2004
年,亞馬遜還稱不上是電子商務帝國,特斯拉在人們心目中還不是汽車而是人名;那時二人同桌共進晚餐,聊起火箭還是誌同道合的極客密友,如今舊時光再難回去。

藍色起源與 SpaceX 走出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軌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創始人的理念為公司注入了不同的靈魂。貝索斯信奉
慢就是順,順就是快 ,踐行長期主義,馬斯克則一路高調猛進。

1999 年末,美國互聯網泡沫即將破裂前夕,貝索斯上了美國三大電視台之一 NBC
的晚間新聞節目。貝索斯堅持燒錢低價擴大市場份額的戰略是他屢受質疑,NBC 著名主播布羅考(Tom
Brokaw)在訪問中用挑釁的語氣問貝索斯:你知道利潤(Profit)這個詞怎麽拚麽? 當然知道
,貝索斯不假思索地回答:PROPHET(先知,洞察先機)。

多年以來他始終踐行長期主義,終將亞馬遜做成了世界頂級的公司。

與貝索斯風格截然不同的馬斯克,練就了一套 吸睛大法 ,是媒體寵兒,也為他的公司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

之前美團王興曾評價馬斯克是一個深諳
vaporware(注:「霧件」,指未開發完善便開始宣傳的)之道的人,意指馬斯克的產品和宣傳存在錯位,總是迫不及待地把任何進展公之於眾。人們總能第一時間從直播中見證
獵鷹 1 號 、 獵鷹 9 號 、 龍飛船 的發射,哪怕有時也麵臨失敗。

最有趣的是,貝索斯與馬斯克二人除了正麵競爭,還有一些番外,都淘氣過 行為藝術 。

貝索斯算是為自己的長期主義造了一座紀念碑,他在德州建造了一個由未來學家西爾斯(DannyHills)設計的萬年鍾(ClockoftheLongnow),這台鍾每一百年指針動一下,每一千年布穀鳥才報時一次。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萬年鍾內部

SpaceX 創立之初,為了引起 NASA
的注意,馬斯克曾把一個七層樓高的火箭放到一輛定製的拖車上,跨過了整個美國,運到華盛頓。使原本擺熱狗攤的地方,躺著一枚七層樓高閃亮、潔白的大火箭。

埃隆 馬斯克和傑夫 貝索斯既為我們帶來了好的產品和服務,還帶來了好故事。兩人在太空領域的較量仍在繼續,有位名人曾說過,
宇宙就是一幅最大的春畫。,且看馬斯克和貝索斯後續如何塗寫。

引用:

《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榜上,馬斯克已超過蓋茨升至第二位

》,鳳凰網科技

《SpaceX 成功挑戰新紀錄:一箭七飛七回收》,騰訊新聞

SpaceX 的 星鏈 究竟特殊在哪裏?》,搜狐

SpaceX 執行第 16 次星鏈發射任務 將 60 顆衛星送入軌道》,新浪科技

《NASA 更新 2024 年讓宇航員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騰訊新聞

《馬斯克與貝索斯的恩怨從何而來?》,新浪財經

《SpaceX 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在 2023 年 1 月開始繞月之旅》,TechWeb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新浪科技

《貝索斯的長期主義》,經濟觀察報

《貝索斯公布登月計劃:2024 年送人上月球,登陸器叫藍月亮》,澎湃新聞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