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全球一億人確診!前路將是“未至之境”…

1918年,人類社會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流感流行開始。

1600萬人在一戰中喪生,而大流感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某種程度上提前結束了戰爭。後人對前者記錄頗多,但對後者卻提之甚少。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暴發,如今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在全球各地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浪潮下,截至2021年1月27日,全球確診人數已達到1億人,其中215萬人不幸病亡。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2021年初的全球疫情可能會比2020年大多數時候更嚴重。大流行的第二年可能比第一年更加艱難。這個冬天最好的消息是疫苗已至,但它無法改變大流行對人類政治製度、經濟活動和文化習俗已經造成的全麵、深刻、長遠的影響。

在一些國家,疫情正在卷土重來或進一步加深。新疫情的暴發並不令人驚訝。一些國家的部分民眾忽視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的規定,依然堅持假日聚會和外出旅行。考慮到目前的天氣和病毒的傳播方式,疫情形勢短期內仍不一定會好轉。不過更令人擔心的是不斷出現的病毒變異體,它們的廣泛傳播將產生更大的影響。

持續一年多的新冠大流行將把人類文明帶向何方?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了十幾位全球各國的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病毒學、免疫學、政治學、曆史學和經濟學領域的專家,試圖通過他們的思考描繪出全世界在新的一年中仍然陰沉但略帶希望的前景。

“1918年的大流感感染了當時1/3的世界人口。如果疫苗在全球範圍內接種緩慢,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最終很可能超過這個比例。”《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作者、美國作家約翰·M·巴裏(John
M.Barry)對澎湃新聞說。

2021年能否扭轉疫情,很可能由兩個因素決定:病毒變異和疫苗。全球範圍內疫苗接種的速度能否趕上新冠自然感染的速度?除非接種疫苗的人足夠多,否則再好的疫苗也於事無補。然而許多專家認為,到今年底,全球50億成年人中的大部分不會接種到疫苗。

對大多數國家而言,經濟能否順利走出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無疑是今年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有專家提出需留意各國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措施導致的全球債務驚人增長,可能為未來的金融危機埋下“定時炸彈”。

伴隨著英國正式結束“脫歐”過渡期、美國新政府上台,大流行重塑下的全球新秩序的輪廓開始浮現。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會否出現轉圜;國與國之間能否展開抗疫合作;疫苗供給有限的背景下,各國民族主義情緒是否會繼續升溫——這些將是觀察2021年國際局勢的指標。

新冠病毒已經並且將進一步改變我們。當大多數人都開始習慣待在家裏辦公,人們不禁對全球化的未來產生困惑。何時才能重啟國際旅行?海外留學什麽時候才能恢複正常?因為疫情而被迫中斷的與親朋好友相聚的傳統文化習俗,是否會被永久地改變?

隨著上百萬人開始接種疫苗,新冠大流行的盡頭似乎隱約可見。有專家預測,未來新冠病毒可能會變得像今天的流感一樣,變成反複出現在冬季的傳染病。今年底我們的生活能恢複多少,取決於我們現在采取怎樣的行動。“我希望2021年要比去年好。”澳大利亞華人曆史學家王賡武對澎湃新聞說。

借用《星際迷航》的一句台詞:“我們正前往一個前人未至之境。”

疫苗是救星嗎?

1月20日,美國第46任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年長的總統喬·拜登(78歲)在國會正式宣誓就職。

未來曆史學家或許會如此評論:如果沒有新冠疫情,2020年美國大選的結果很可能會不一樣。

這個日子往前推兩周,1月6日,特朗普的憤怒的支持者們衝進了美國國會。這是1814年來美國國會首次被“占領”。同一天,美國還創下了另一項新冠疫情紀錄——單日新冠死亡人數逼近4000人。

2021年的頭幾周是美國新冠大流行發生以來最為慘烈的時期,平均每天有約3300名美國人死於新冠——相當於每天的死亡人數都超“珍珠港事件(死亡2403人)或“9·11”事件(死亡2977人)。

“我們仍然處於一個非常黑暗的冬天,感染率上升了34%,每天看到三四千例死亡病例。情況在變好之前會變得更糟。”拜登在正式就職前幾天說道。

1918年大流感的曆史表明,最可怕的病毒可能不是最致命的,卻一定是最狡猾、最具傳染性的。

2021年伊始,層出不窮的新冠病毒突變的消息令人感到困惑和擔憂。

突變(mutation)是指病毒在傳播和自我複製過程中發生的微小基因變化,而變異株(variant)是指具有某些特定突變的病毒。所有病毒都會發生突變。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導致此次新冠大流行的病毒株(SARS-CoV-2)以平均每月兩次的穩定速度累積突變,但大部分突變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

然而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令人擔憂的不僅僅是突變增多本身,而是病毒正在全世界各地以相似的方式發生突變。

1月14日,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正在世界各地出現的多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一個月前,英國政府報告稱,一種稱為“B.1.1.7”的新冠變異毒株自2020年11月下旬起在英國國內廣泛傳播。隨後,南非與巴西也報告了後來被命名為“B.1.351”和“P.1”的新變異毒株。目前,“B.1.1.7”和“B.1.351”已迅速傳播到至少60個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三個變異毒株中,科學家們都發現了一個被稱作“N501Y”的刺突蛋白突變。蛋白質由氨基酸基本單元構成,“N501Y”表示第501個氨基酸從原來的天冬酰胺(簡稱N)變成了酪氨酸(簡稱Y)。這一突變使得病毒更易與人體細胞結合,因而更具傳染性。

英國、南非和巴西相隔數千公裏,在三個地方出現的新變異毒株卻都有一些相同的突變。這一事實表明,這些突變或給病毒帶來了進化優勢,使得這三種變異毒株變得越來越普遍。

據估計,“B.1.1.7”變異毒株的傳染性大約比其他變異毒株高70%。英國首相約翰遜1月22日表示,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變異毒株的致命性增加了30%。“盡管這個結論現在還太早,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它可以導致更多人感染,總體上將會導致更多人住院和死亡。這給人們敲響了警鍾。”曾經從事過多年腫瘤免疫和基因治療研發的美國得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終身教授張玉蛟對澎湃新聞說。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日以繼夜地進行實驗,找出每個突變的原因和影響。除了N501Y突變外,“B.1.1.7”還有其他16個突變,南非發現的“B.1.351”和巴西發現的“P.1”變異毒株也各有多個突變。

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專門研究病毒蛋白的分子生物學家傑森·麥克勒蘭(Jason
McLellan)向澎湃新聞解釋,科學家們發現南非和巴西報告的變異毒株共有的另外兩個突變(“E484K”和“K417”)可能協同“N501Y”突變,使後者更易與人體細胞結合。同時,“E484K”突變可能會幫助病毒躲過曾經感染新冠病毒患者體內產生的抗體,即所謂的“免疫逃脫”現象。巴西科學家已證實了至少一例由“P.1”變異株引起的二次感染病例。這意味著即使在達到群體免疫的社區,病毒也將能夠傳播。

與此同時,更多的變異毒株還在出現。1月13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稱,他們發現了可能源自美國的兩個新變異毒株,其中一種被命名為“COH.20G/501Y”的變體在過去三周時間裏已迅速成為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主要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我們的基因組監測數據在2021年1月發現了一種新型病毒變異毒株,該變異毒株攜帶了‘N501Y’突變,但不同於英國和南非報告的變異毒株,值得引起關注。”俄亥俄州立大學分子病理學家塗火林博士告訴澎湃新聞。

好消息是,包括塗火林在內大多數的專家認為,目前的突變還不太可能使疫苗完全失效。“目前的疫苗能產生足夠多樣的抗體,即使把數量減半,仍然有足夠多的抗體來控製病毒。並且,疫苗還能激發記憶B細胞和殺傷性T細胞的活化,通過多種機製保證疫苗對病毒的有效性。”張玉蛟對澎湃新聞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病毒積累了過多的突變,那麽最終‘抗疫苗’變異毒株可能會出現,這樣的話,目前的疫苗必須進行修改。就好像流感疫苗,每年要更換新的。”張玉蛟表示,“對於mRNA(信使RNA)和腺病毒疫苗,這種重新配製(工作)可以在幾周到幾個月內迅速完成,而滅活疫苗則需要重新研發。”

全球疫情的下一階段會發生什麽,取決於人體的免疫係統如何對疫苗作出反應,以及病毒的進化突變程度。目前,每天全球各地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都在增加,專家們稱這可能會是一個轉折點,但他們也警告說,隨著更多傳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出現,疫苗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對於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水痘和麻疹,人體的免疫力可以持續一生,但對於另一些疾病,人體免疫力會更早消失。除了新冠病毒外,還有四種冠狀病毒會引起普通感冒,而人體感染後的免疫力隻能維持不到一年。相比之下,感染更致命的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和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病毒後的免疫力可持續數年。而新冠病毒則很可能介於兩者之間。

“有一點很清楚,如果我們不能在2021年減少病毒的傳播,它將繼續變異,這可能會成為未來幾年的一個重要問題。”美國貝勒醫學院疫苗專家彼得·霍特斯(Peter
Hotez)告訴澎湃新聞。

全球一億人確診!前路將是“未至之境”...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瞬間放大照片。

這一年的挑戰

麵對新冠病毒變異體的傳播,科學家、政府和公眾能做些什麽呢?

多位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最重要的是盡快讓更多人接種疫苗,同時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和佩戴口罩等衛生習慣。

“疫苗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人的行為才是決定性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對澎湃新聞說。

張洪濤認為,全球疫情的防控最終效果不僅取決於疫苗的生產、分配和接種計劃的實施進度,同時也取決於人們是否繼續遵守社交距離、佩戴口罩。“不管有沒有打疫苗,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能盡量減少傳染。”

張洪濤進一步解釋,美國目前每天新增確診病例達20萬,即便接種有效性高達95%的疫苗,未來每天確診人數仍然還會有數萬人以上。正如美國知名傳染病專家、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所說,即便有了疫苗,未來幾個月仍然會是美國疫情的至暗時刻。

目前全世界各地都在麵臨新一輪的疫情危機,對於病毒的恐懼和疲勞正在回潮。

疫情嚴重的美國和巴西在這個冬季繼續滑向深淵;曾經一度抗疫成功的德國近期新增感染和死亡數居高不下;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係(NHS)正走在“雪崩”的路上,死亡人數甚至已經超過了1918年大流感期間的水平;曾經的“抗疫模範生”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疫情也再度惡化。

在中國,人們原本已逐漸恢複正常的生活,由於近幾周以來局部地區出現疫情而再度緊張起來。而春運期間預計的人員密集流動也將給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

對於目前國內的疫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流行病學教授張作風對澎湃新聞說,“鑒於目前防控任務艱巨,可考慮在大規模檢測的同時,增加疫苗接種‘安全帶’措施,對疫情發生地點檢測結果呈陰性的人群以及周邊範圍人群(具體範圍大小需按具體地區特征來界定)進行緊急疫苗接種,進行緊急疫苗接種,形成一個‘安全帶’,以遏製病毒向外擴散傳播。當然,如果有充足的有效、安全的疫苗,那就可以對整個受影響的重點城市或地區檢測結果為陰性的群體進行全民緊急接種。”張作風說道。

對於之前通過采取嚴密防控和入境隔離政策成功控製疫情的國家來說,隨著其他國家開始接種疫苗並放鬆防禦,這些國家正在麵臨新的考驗。如果最終疫苗不能提供持久的免疫力,世界需要與新冠病毒共存更長的時間。這些國家能夠忍受與外界再隔絕一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嗎?

接種疫苗成為許多國家的當務之急,然而即便是在疫苗最充裕的國家美國,接種工作仍不容樂觀。

新冠疫情是拜登新政府麵臨的首要挑戰。他承諾將在上任後的頭100天內接種1億劑疫苗。然而自12月中下旬以來,美國已分發了4000多萬劑疫苗;截至到本文刊發時,隻接種了2000多萬劑。有報道稱,日本政府計劃在今年7月東京奧運會召開前對全國大多數成年人接種疫苗,然而調查顯示高達70%的人並不願意接種。

在疫苗接種方麵以色列或許是最成功的例子。截至目前,該國35%的國民已接種了疫苗。以色列衛生部國際關係處官員阿舍·薩克蒙(Asher
Sakmon)博士近日在一場在線分享中向澎湃新聞介紹了他們的經驗:強大的公共衛生保健係統、國民的危機意識和有效的組織是成功接種的必要條件。

以色列衛生部1月12日公布的疫苗數據也帶來了一些好消息,在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的14天內,感染將減少50%。

另一個更迫在眉睫的問題是,2021年很可能沒有足夠的疫苗供所有人接種。誰將先接種?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全球95%已接種的疫苗僅局限於10個國家,全球在分發疫苗方麵處於“災難性道德失敗”的邊緣。

“49個收入較高的國家已經接種了3900多萬劑疫苗,而貧窮國家一共隻接種了25劑疫苗。”世衛總幹事譚德塞1月18日披露了這一令人尷尬的數字。

2021年,新冠疫苗的公平可及性問題將成為富國與窮國的另一個差距。各方正在努力縮小差距。促進全球公平獲取新冠疫苗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已落實了供應近20億劑疫苗的合同。但物流難題和很可能出現的資金短缺,意味著一些貧困國家可能難以執行大規模接種項目。

多數專家預估,很多低收入國家或許要到今年第三或者第四季度才能獲得新冠疫苗。這些國家的大約數十億人最快要到2023年才有望接種疫苗。

“當我們實現群體免疫時,大流行就會結束。現在的問題是,是通過自然感染還是通過疫苗接種來實現這一結果。這個答案在不同國家會有所不同,取決於首先會發生什麽:是新變異毒株廣泛傳播並失控(印度很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還是盡快開展大規模疫苗接種。我不知道哪種可能性更大。”哈佛大學醫學史和文化學教授戴維·瓊斯(David
Jones)對澎湃新聞說。(編注:印度已於本月開始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計劃到今年7月為3億醫護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接種疫苗。)

瓊斯預測,在新冠疫情結束前可能會有高達400萬人死亡。“目前新冠病毒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廣泛傳播,但死亡人數很少。(編者注: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印度的累計新冠死亡病例為全球第三;但確診病例死亡率為1.4%,低於許多發達國家。)沒有人知道是什麽幫助了他們。非洲國家的死亡率也很低,但現在正在上升。”瓊斯說道。此前也有一些分析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低死亡率給出了解釋,如人口結構相對年輕、人口流動較少,也有認為這些國家的新冠死亡病例數統計不足。

除了防範和減少感染,和1918年的大流感一樣,新冠大流行已經留下了許多“後遺症”,但有的未引起足夠關注。

感染者的“新冠長期症狀”正在越來越多國家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些患者中相當一部分人被稱作為“長途跋涉者”(long
hauler)。他們從未完全康複,一直遭受著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後遺症的折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病情較輕的新冠患者在兩周內會康複,而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長達六周的時間。不過即使是那些被認為隻有輕度症狀的患者,他們經曆的身體疲勞和呼吸困難情況也遠遠超出了原來的預計。

“我得過登革熱,我得過瘧疾,(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病過。在我們對付新冠病毒的所有方麵中,這可能是最難識別的,更不用說戰鬥了。”去年7月,英國流行病學家保羅·加納(Paul
Garner)在博客中公開分享了他長達七周的新冠康複治療過程。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疾病存在長期嚴重影響。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機構的研究者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的一份關於1733名新冠患者監測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長期症狀”可能持續長達六個月的時間。

在確診感染的六個月後,這些患者中仍然有約四分之三的人報告了自己仍有新冠症狀,其中63%的人表示自己感到疲勞或肌肉無力,26%的人稱有睡眠困難,23%的人表示焦慮或抑鬱;住院時病情最嚴重的人6個月後肺功能仍有問題。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丹尼·奧爾特曼(Danny
Altmann)告訴澎湃新聞,他估計至少10%的新冠病例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意味著全球有超過1000萬人受此影響。

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夠通過疫苗防止未來新冠病毒的災難,仍將有數千萬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將受到長期損害,這需要長期的醫療保健計劃來應對。

全球秩序重整

病毒影響曆史進程並非新鮮事。

1918年至1920年的大流感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上千萬人死亡,學術界有觀點認為大流感對一戰的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021年,新冠病毒無情地在全世界傳播一年之後,全球秩序重塑的輪廓開始浮現。病毒不僅擾亂了無數人的生活、摧毀了經濟,也導致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政治格局的改變。

全球化麵臨“脫鉤”和“失序”的風險,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也隨之陷入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民族主義的崛起和國與國之間信任的缺乏讓全世界陷入不確定的風險之中。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的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外交政策》上撰文指出,此次疫情上東方國家總體上比西方國家更好的應對,揭示出世界的競爭力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

“當未來的曆史學家尋找亞洲世紀的開端時,他們很可能會指向新冠病毒的暴發,認為亞洲的競爭力正在重新崛起。”馬凱碩說。

對此,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並不這麽認為:“這種說法已經流行多年,眼下亞洲國家疫情也在反彈。我倒是覺得一個國家的政治製度與其應對流行病的表現之間沒有必然關聯。在應對疫情中,最重要的是領導力和執行力,是國家能力和政策製定及執行的能力。”

從新冠疫情最初就一直密切觀察全球各國應對的黃嚴忠表示,這次疫情中,很多科學問題被政治化了,各種陰謀論湧現,疫情的應對變成了不同製度國家之間的競爭和意識形態的鬥爭。這些問題都對全球合作應對疫情起到了負麵的影響。

“許多國家在這次疫情的應對上有過度安全化趨勢,當所有國家把疫情都當作國家安全威脅看,就會都隻顧自己,爭相去搶奪醫療資源,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國家之間變成了競爭性的關係,沒有義務去幫助其他國家。”黃嚴忠說道。

黃嚴忠認為,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優先”的態度不會改變,反而可能會進一步造成一些國家之間,尤其是富國和窮國之間陣營的分裂。“這種分裂比冷戰時會更加明顯,更加嚴重,即使冷戰期間,美蘇之間也是有公衛方麵的合作。”

“這次疫情是一個提供全球公共安全產品的機會。希望一些大國的領導人不要繼續將對抗帶到公衛領域,而是能夠有智慧和意願來管控國家之間的關係。”黃嚴忠表示。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代行院長、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則進一步指出,新冠疫情加速了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同時加快了美國的衰落。“不過美國在國際上的衰落是相對的衰落,不是絕對的。美國現在麵臨的是一個治理危機,我覺得,美國的經濟體係和創新優勢仍然存在。”

期待生活重回正軌

2021年的全球經濟複蘇麵臨著兩個重大問題:一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是否會出台大規模的複蘇計劃;二是國際社會能否團結起來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所需的援助。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測,2020年全球GDP萎縮4.4%。各主要經濟體均陷入大幅衰退,其中美國的GDP收縮4.3%,歐元區整體收縮8.3%,日本收縮5.3%,英國收縮9.8%。據世界銀行估計,疫情將導致2億人陷入極度貧困。

唯一的例外是疫情得到較好控製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2020年GDP比上年增長2.3%,或成為去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隨著新冠疫苗的推出,預計今年各大經濟體都將迎來複蘇的曙光。世界銀行2021年1月5日發布了《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美國的GDP將在2021年增長3.5%,歐元區增長3.6%,日本增長2.5%,而中國預計將增長7.9%。

盡管許多人樂觀地看到了經濟複蘇的曙光,不過並非所有的產業和企業都能夠快速恢複。

“過去這一年的疫情對全球經濟秩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許多國家內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產業衰落,一些企業倒閉,但另一些產業和公司上來了。新冠疫情造成了西方國家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貧富分化也加大了。”鄭永年說。

超過四分之一的《財富》雜誌500強企業的首席執行官預測,今年其企業員工數量無法恢複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認為,民族主義將成為他們所在國家的主導力量,影響供應鏈、企業選址和監管環境。大多數人相信,許多企業將更快地向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轉型,以避免未來受到勞動者生病和傳染病衝擊的影響。

另一方麵,各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采取財政刺激措施,已經導致全球債務驚人增長。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誌武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發生後各國政府應對策略力度之大令學術界感到驚訝,各國大規模不設上限的財政刺激政策會給疫情後的世界埋下巨大的債務隱患。

在此次疫情中受到重創的國際運輸業和旅遊業今年何時能夠複蘇,也讓許多人牽掛。

全球航班追蹤網站“24小時飛行雷達”(Flightradar
24)報告稱,2020年商業航班數較前一年減少了42%。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客運量同比下降54.7%,僅等同於2006年的水平。全球航空公司2020年預計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下降20.1%。

在全球旅遊方麵,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官員貝倫·拉米雷斯·略皮斯(Belén Ramírez
Llopis)向澎湃新聞介紹,2020年全球旅遊業遭受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全球國際遊客人數下降70%,國際遊客減少7億人次,全球旅遊業收入減少7300億美元。

澳大利亞旅遊委員會(ATIC)執行董事西蒙·韋斯塔韋(Simon
Westaway)告訴澎湃新聞,僅在澳大利亞,新冠疫情就導致遊客數量急劇下降,這清楚地表明,2021年需要采取行動,幫助鞏固旅遊業作為該國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的地位,並創造就業機會。

疫情會改變旅遊業的商業邏輯。即便如此,業界仍對未來旅遊業恢複發展充滿信心。旅遊行業專家預測,隨著今年春季疫苗和安全措施更廣泛地推廣,旅遊行業的複蘇將會注入新的活力;國際旅行人數將在今年春季開始攀升,在年中達到高峰,年末時再下降。

然而,沒有人認為2021年將會完全恢複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將成為常態,握手、擁抱等傳承了千百年的風俗習慣也有可能被徹底改變。

作者: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劉棟
(實習生金悅琦對本文亦有貢獻)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全球一億人確診!前路將是“未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