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

劃重點

1.喬桑有過床,但依次扔掉床架、床墊和床板,如今整個床鋪隻剩一條毯子。每天起床,她會疊兩下,把床鋪收到櫃子裏。隻留下吃飯的桌子和長板凳。洗衣機和衣櫃都貼牆放著,房子裏的地板是灰色仿水泥材質的。為省電費,喬桑很少開燈,整間房子是冷色調。

2.“一開始我有執念,一定要買個房子,我覺得有了房子我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現在反過來去想,這個房子反而是我的束縛。”喬桑說,“還是不要把期望放在外界物體上麵去,踐行不消費主義,在任何地方我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喬桑說,她曾經讀過的一個故事:小姑娘依賴玩具熊,當她衝出門去見從未蒙麵的爸爸時,要專門折返回來,把玩具熊塞到背包裏帶出去。後來,小姑娘長大了,不再帶著玩具熊出門,而是依靠自己的信念來支撐自己。

宣布成為不消費主義者之後,喬桑不再化妝,每天穿同一件灰色衛衣,搭配著軟塌塌的灰色運動褲和白色帆布包。

她今年30歲,幹銷售八年,當這樣一身出現在工作場合,總能聽到“委婉”的抗議。在五星級酒店開年會,有人對喬桑隻背了帆布包感到驚訝,評價她“穿得太素,拿得太少”。與客戶初次見麵的場合裏,喬桑也能“明顯感覺到,沒有禮儀場合的那種特別尊重。”

喬桑踐行的是“不消費主義”——不消費不等於完全不花錢,提倡的是不去過度消費,簡化生活,留出更多的精力關注心靈。

和大多數網友一樣,喬桑對不消費主義的最初印象來自新西蘭華人丁紅——她將這一的理念引進國內。丁紅的故事廣為流傳:全部行李隻有一個背包,六年沒租房,住在公司,吃剩飯,在健身房洗澡,一個月平均花費不超過500塊。

在喬桑初期分享的視頻中,她試圖模仿丁紅,嚴格地不花錢。但她發現自己陷入了“怎樣才能不花錢”的焦慮。她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平衡方式。

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

4月24日,喬桑在“空無一物”的家中讀書。新京報記者 苑蘇文 攝

“不消費”的生活

不消費的第一天,喬桑開始為食物發愁。

喬桑盤點了自己存貨,發現幾十袋方便麵全都過了保質期,隻得忍痛扔掉。她拉開雙開門大冰箱,有螺螄粉四袋,雞尾酒十幾罐,五穀雜糧,零食餅幹,蘋果,少數肉類和堅果。

既然不能消費,喬桑打算以物易物。於是把螺螄粉和雞尾酒的照片發到小區業主群裏,詢問是否有人想要,但無人回應。

早晨起床,她吃了電飯鍋裏煮好的雜糧粥,中午,同事們都外出吃飯,她獨自留在辦公室裏吃一杯自製豆漿和一個蘋果。下午,她和同事們聊起自己正在踐行不消費主義,這聽起來像是她從此一分錢都不能花,同事們想幫助她,有人遺憾地說,自己前天吃的海底撈剩了很多菜,早知道就拿給她,還有人說,自己家裏有多餘的雞蛋,可以在第二天帶來。

喬桑決定用兩本瑜伽書換這幾顆雞蛋。

她想效仿國外的不消費主義者,去超市尋求過剩的免費食物。樓下超市的老板忙著招呼客人,簡短地告訴她,每日剩下的蔬菜和水果,會選其中品相好的低價銷售。喬桑想免費回收些品相不好的,但老板並不搭理她。她還試圖去菜市場免費回收賣不完的散裝牛奶,仍以失敗告終。

她開始四處“化緣”。同事拿來了承諾的12顆雞蛋,關注她視頻的人給她送去了半包掛麵,兩顆發了芽的土豆和三根胡蘿卜。

她回收了父親的不鏽鋼老飯盒,繼承了這位退休國企職工十幾年前每日帶飯的生活。把土豆發芽的地方切掉,高溫蒸熟,做成土豆泥當午飯。後來,朋友還接濟了大米,解決了她的口糧。

食物的匱乏讓喬桑感到饑餓,她自我解釋這是開始尊重食物,開始思考攝入營養均衡。直到有天她去體檢,發現可以吃免費的自助餐,不由自主地取了比平時更多的食物。

不僅在食物上節省,“衣、住、行”等方麵,喬桑都做減法。

捐走200件衣服後,她連續幾十天穿著一套灰色衛衣和運動褲,衣服沾了味道,她就噴點香水,髒了就清洗過後用洗衣機甩幹。

她把頭發在腦後紮起,對著鏡子,鼓起勇氣剪掉小辮。頭發散開後,後腦勺處剪得凹進去了一塊,隻能求助於妹妹,才勉強修齊。後來,她學會了自己剪頭發,把頭發長度控製在了耳垂之上。

喬桑80多平米的房子,變得越來越空。隔出兩間臥室的非承重牆被她推倒,變成一望到底的開間。她有過沙發,但剛買來就扔了架子,擺著幾個墊子在地板上,後來墊子也被她舍棄了。

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

喬桑用毯子鋪的讀書角。新京報記者 苑蘇文 攝

她還有過床,但依次扔掉床架、床墊和床板,如今整個床鋪隻剩一條毯子。每天起床,她會疊兩下,把床鋪收到櫃子裏。

隻留下吃飯的桌子和長板凳。洗衣機和衣櫃都貼牆放著,房子裏的地板是灰色仿水泥材質的。為省電費,喬桑很少開燈,整間房子是冷色調。

日用品盡量不消費。她不再使用廁紙,隻用智能馬桶的烘幹功能。有人給她寄來一袋茶籽粉,可以代替洗滌靈,還有人給她轉發洗發水的配方,隻需皂角、紅糖和石頭,就能解決洗發的問題。她還根據網上的配方,用椰子油和小蘇打自製牙膏,但“沒敢用”。

出門時,喬桑會踩著滑板去醫院和地鐵站。但上班的地方太遠,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在一位喜歡“薅羊毛”的同事的提醒下,她發現了可以少花一毛錢的充值竅門。

第一個月過去後,喬桑買菜和水果隻花費了20.5元。她當月總花費2884.1元,其中,看牙醫、寬帶和水電氣費占了兩千多元,給貓買刷子花了148元。

這個月,喬桑瘦了6斤。

購物“焦慮”

喬桑收入不低。“我過去對花錢沒有太多思考,想花就花”。她一度把快樂寄托在賺錢和花錢上。

大學時,喬桑考了導遊證,課餘時間在北京當導遊,收入頗豐,她會淩晨去大紅門、天意或動物園的批發市場進襪子、披肩和小飾品,在北京的地鐵站擺攤。

畢業後,她進入互聯網大廠,開拓市場,推進項目,盡管偶爾過著“996”的生活,收入也越來越多。她換了三次車,一次比一次高檔。成斤地給自己和家人買衣服、鞋子和包。

她曾習慣用錢享受生活。體驗過3000多一晚的酒店,去土耳其、菲律賓和日本的旅行說走就走,想學潛水就飛去東南亞,想玩滑翔就去泰國,她還喜歡辦卡,幾千元的健身卡辦了多張,蛋糕卡、按摩卡、酒吧卡都充了錢。但她沒有時間去消費,直到現在這些卡都閑置著。唯一堅持下來的是瑜伽,她花了兩萬多學費。

在幾年前的“雙十一”,喬桑結婚了,這個日子既代表著孤獨,也是充滿儀式感的購物日。

在這段短暫的婚姻之中,兩人把所有節日都過成了購物節,“逢年過節的商家促銷,一定會買好多東西,實際上這些東西都不缺,不隻給自己買,還會給親人買。”他們還喜歡嚐試各家美食,“每次都點很多,根本吃不完。”

毫無征兆地,兩人因為買房的分歧而分手。

喬桑說,前夫有一套房子,領證後兩人經濟獨立,各花各的。但某天,喬桑為了嚐試“空無一物”的生活方式,想自己買個房子,遭到了前夫的反對,他不願再承擔一筆房貸,想用存款買車。

爭吵逐漸升級,上升到了人生選擇的分歧上。離婚後,喬桑用存款交了首付。

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

喬桑乍看上去“空無一物”的家。新京報記者 苑蘇文 攝

身體的抗議

2021年初新冠疫情侵襲河北,這是喬桑執行不消費主義的第二個月,她居家隔離,朋友送的食物也無法抵達。當月她在水果和蔬菜方麵,支出了188.2元。

這個月結束時,喬桑不再對事物匱乏感到焦慮,她盤點自己的冰箱,發現還有一顆土豆、六顆雞蛋、兩顆尖椒、1/4洋蔥、一根西葫蘆、兩顆西紅柿、兩個紫薯,1/2白菜和1/2咖喱。“足夠再吃一周”。

第三個月的某個早晨,她突然上吐下瀉,伴有心慌。父母陪她去了醫院,醫生推斷,可能是因為早上吃壞了東西。

喬桑聯想到自己經常淩晨2點後入睡,以及一些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她感到害怕,要求醫生給她做了心電圖。

這次生病,被喬桑描述成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她認為這是身體在警示自己,要改善生活方式。首先是對自己好一點,吃飯要講究營養,她還定了晚上九點半的鬧鍾,鬧鍾一響,她就要準備睡覺。為了鍛煉心肺功能,她開始嚐試每天跑步。

在某一天的打卡視頻中,她毫不諱言花了40元打車回家。這引起粉絲的質疑,有人在視頻下留言:“我要是她,我肯定舍不得花那麽多錢打車。”獲得了幾十個點讚。

“有兩種人,可能看起來是一樣的,都是不打車,坐公交,吃飯也很便宜,但是他們本質並不同,有人不舍得花錢,其實是把金錢看得很重,有人不花錢,是因為根本不看重錢。”喬桑說,“所以我現在該花的時候就花,因為錢也沒有那麽重要。”

117天後,喬桑不再發視頻分享了。她的可消費範疇又大了些,自從喜歡上做飯後,她網購了肥牛、蝦仁、香腸、芝士和麵粉。

但這次時隔半年的網購有一丁點失控。“買多了。”肥牛買了兩盒,芝士片三袋,“一袋50元,三袋99元。”她掉入了商家設計的陷阱,於是在這次不算理智的消費後,她把網購app刪了。

接納適度消費的同時,喬桑也開始重新思考這間房子的意義。

“一開始我有執念,一定要買個房子,我覺得有了房子我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是我現在反過來去想,這個房子反而是我的束縛。”喬桑說,“還是不要把期望放在外界物體上麵去,不是因為房子裏麵東西多,我才過成了我不想要的生活,而是不管房子空不空、大不大、小不小,我都依然可以是到家看書,然後再吃飯睡覺,踐行不消費主義,在任何地方我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購物者的反思

吳曉是喬桑“不消費主義”短視頻的觀眾。她今年34歲,是一個小學生的媽媽。她說,喬桑的不消費生活啟發了她,令她重新盤點自己的“購物狂”生活。

沉迷購物網站,一度影響吳曉家庭的穩定。最近一次,丈夫提起她消費超支,兩人越吵越激烈,最後她的丈夫對她怒吼“滾出去”。

吳曉氣咻咻地回房間收拾東西,卻越收拾越多,她累了,停下來審視鋪滿地麵的衣服。“東西太多了,我想如果裝後備廂的話,我起碼要裝10個後備廂。我得開車跑10趟。”

她想到了生死,“萬一我死掉了,這些東西留在家裏幹嗎?”回娘家幾天後,吳曉和丈夫和好,並決心改變自己。

效仿喬桑的方法,吳曉盤點了家裏的物品——她有26條各色花樣款式的內褲,在一百多平米的家裏,還擺著8個各式功能的垃圾桶。

吳曉曾經把夢想寄托在這些商品上。

想挽留青春麵貌,她買了一支價值1000多元的“童顏機”。深夜在淘寶上,她看到直播,女模特用這個手柄一樣的東西在半邊臉上劃拉,這半邊臉就看上去比另外半邊緊致,於是她當即下單了。但機器寄到後,她隻用了一次,就收了起來,“激光打在臉上,疼死了。”

想要好身材。她狠狠心,花了2400元下單了跑步機。跑步機到家兩年了,淪為了衣架子和孩子的玩具。“到現在我就跑過兩次。”吳曉說,買的時候,幻想自己有廣告裏的超級完美的身材,幻想自己有肌肉。”她還曾在商場買過“甩脂機”,如今也在吃灰。

想要漂亮。吳曉從家裏收拾出大大小小的卷發棒五個,有夾板的,有圓筒的,專門卷劉海的,像梳子一樣的卷發棒,以及通電的直發梳。這些小電器,吳曉幾乎沒用過,她是工廠裏的會計,和同事們一起穿工裝,“沒有誰每天有工夫收拾頭發”。

她買了大量粉色玩偶擺在屋裏。但布置完後,她發現灰塵十分難清理,“我的臉又是敏感皮膚,娃娃上落滿灰塵,我一抱臉就癢癢。”她還買了許多小植物,擺滿了陽台。但有一年冬天,氣溫低至零下12攝氏度,凍死了大部分綠色。

遇到工藝品店清倉,她就跟著席卷一番。回到家,她把這些玻璃瓶擺在茶幾、電視櫃、酒櫃等一切有空隙的地方。沒多久,兒子路過電視櫃時,不小心碰碎了幾個。

想扔掉這些東西並不容易。她每日精挑細選,一點點丟棄,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木地板才終於大片地顯露出來。

對物質的執著,或許源於對自我的忽視。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宋素紅說,正是因為把自己看作是被別人凝視的對象,在意別人的評價或者是眼光,所以才會去不斷的去消費。

“不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使自己變成一個守財奴,而是說錢要花在該花的地方。”宋素紅提到,鮑德裏亞著作《消費主義》中寫道:“我們購買一個商品,不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件商品,而是因為商品上麵的符號。”他認為,不消費主義者所反對的,應當就是鮑德裏亞批評的那種為了炫耀,基於符號的消費。

“如果你沒有焦慮的話,其實這些東西它是賣不出去的。但是焦慮感本身它會被導向一種精神的心理的需求,比如我可以多看多學,然後通過充實我自己,得到內心安寧來緩解這樣的焦慮。”北大中文係博士陳子豐說。

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

喬桑打算嚐試“流浪書店”,已經有幾個網友從她那裏登記借書。新京報記者 苑蘇文 攝

半麵書牆

喬桑不打算把自己割成分裂的兩半——打工人和修行者。

雙手後伸,然後恢複站立,彎腰,頭埋到小腿上,這套動作叫“拜日式”。4月23日周五,喬桑早上五點半起床,用手機直播教授瑜伽,她的動作行雲流水,滿腦子卻在思考這天的工作方案。

在奉行不消費主義的第144天,結束了清晨瑜伽後,喬桑穿上西裝,戴上手表和戒指,出門談判。

這一天,她連續跑了五家公司,工作結束時,天已經全黑。“我腦袋炸了,生理上犯惡心,是真的要吐的那種。”

所幸最後那家公司出門就是地鐵站。喬桑徘徊在站門口,突然想看電影,這是過去她放鬆自我的常用做法。但這次,她讓自己冷靜了一會,直接坐地鐵回家了。

進屋後,她把手機放在門口鞋櫃上,看了會書,晚上九點半的睡覺鬧鈴響起,就睡了。

不消費後,喬桑把省下的時間用在讀書上。剛開始,她不得不勉強自己。她讀的前幾本書是東野圭吾懸疑小說係列,一本書緩慢地讀了一個月。“沒感覺,我就覺得我在刷書看。”

直到某一天,有人給她寄了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她看入迷了。“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見了月亮。”喬桑認為,這本書與自己的精神世界貼近。她又看了毛姆的《刀鋒》,梭羅的《瓦爾登湖》等。後來,她開始翻哲學家叔本華的《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

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

4月24日,網友寄給喬桑的書,擺出了半麵書牆。新京報記者 苑蘇文 攝

喬桑在社交網站有十幾萬名關注者。連續116天更新視頻後,她宣布,要把自己家打造成書籍中轉站,粉絲向她寄去舊書,她製作了“流浪書店”的標簽,貼在書上。把這些書摞起來,靠牆放著,堆成了半麵牆。

看著已經擺成了小半堵牆的書,她又開始思考。“這麽多書,是不是另一種囤積?”

天氣回暖了,石家莊的地暖停供,夜晚的涼氣穿透薄薄的床鋪。喬桑開始打算再買一個新的床墊了。她讀的書也不再局限於高深的人生道理,她開始在手機上看“甜寵文”,並沉迷其中。

在休息日,她的手機郵箱總提示有十幾封未讀新郵件,現在她能忍住自己,不再去碰那些紅點。

喬桑說,她曾經讀過的一個故事:小姑娘依賴玩具熊,當她衝出門去見從未蒙麵的爸爸時,要專門折返回來,把玩具熊塞到背包裏帶出去。後來,小姑娘長大了,不再帶著玩具熊出門,而是依靠自己的信念來支撐自己。

(喬桑、吳曉均為化名)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月夥食費20元,家中空無一物:90後的“不消費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