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日三秋」思慕什麼?有什麼深意?

  • 新聞

2c467e95225917617e4e16fb4aa02da8

中華文化中的成語來源既久又廣,內涵意味深長,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一日三秋」這一詞語,一情綿長有多長?它從春秋時代延續到如今。

《採葛》

《詩經.王風》中的《採葛》一詩三句(稱為「三章」)吟唱:

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年四季中秋風蕭瑟,最易引人懷念彼人的心緒。詩人情思曲折幽長後來複合成了「一日三秋」的成語,比喻一天不見宛如三個秋天[1],或三年那麼漫長,比喻思慕心切。

時間由於心情感受的因素,對不同情境中的人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感受。「一日三秋」很能形容思念的情深、情切。例如南朝梁《何遜為衡山侯與婦書》,丈夫在書信中表現了與妻離別,相思情深,訴說「一日三秋」還不足以形容——「一日三秋,不足為喻」。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圖取自日本江戶時代細井徇、細井東陽撰繪《詩經名物圖解》(公有領域)

因為《詩經》的詩歌意義、寓意和產生的情境、作詩對象大有關聯;時代久遠了,描述情境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很有限,讓後人產生很多想像和推測。有古人以為《採葛》的「一日三秋」「當作懷友之詩」(姚際恆《詩經通論》)。

另外,《毛詩正義》說「《採葛》,懼讒也。」「一日三秋」是表達臣子「懼讒」的心情。就說東周桓王(?-前697年)之時,政事不明,臣子無論大小事出使,離開了國君,常常被小人讒言所毀,因而心生恐懼,藉著這首詩表達了「懼讒」的憂悶。臣子出使離開朝廷不見君主,派遣出使之事從小到大,耗時不同,憂慮也隨著耗時造成的隔離、疏遠而越來越深化。

古人言簡意賅,在詩中更能見到這般功夫。我們看到《採葛》言辭簡練,短短几個字,意思完備呈現無遺。「葛-月」、「蕭-秋」、「艾-歲」的連結不僅協韻,而且意思切合情義。不知道當初詩人選用這三種是否別具深意?但是,我們從某一層面來看,採葛、採蕭、採艾對應的事情大小不同,耗時長短也都不同。

葛生於初夏,到了盛夏就可以採葛用來製作衣服,一個夏天能夠做完,算是小事出使;蕭又叫荻、荻蕭,具有馨香,採於秋天用來準備祭祀,祭祀是國之大事;艾必需經過三年方可治病,積時成「三歲」才有大用。採葛積日成月;採蕭積月成時;採艾積時成歲。從採葛、採蕭到採艾,可以對應到一日不見如三月、如三秋、如三歲兮的某種意境,層層遞進。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圖取自日本江戶時代細井徇、細井東陽撰繪《詩經名物圖解》(公有領域)

後人用「一日三秋」表思慕,在詩詞中常見。如《答許詢詩》(魏晉.孫綽):「一日不見,情兼三秋」;《有所思》(唐.楊炯):「三秋方一日,少別比千年」,更將一日用三秋來計算,堆疊三秋,小別一年就釀成「千年」的思念,詩人的情思何其輾轉曲折幽長呀!現在人心中若響起「一日三秋」的思慕,可知那是遙遙上接周代時人的情思啊!

註[1]唐.《毛詩註疏》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

@#

作者:允嘉若

 

來源:大紀元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