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全球能源危機即將到來,而且短期無解

20211011102344870

法國暫靠核能發電度過這波能源危機。(路透)

天然氣價格正攀向天文數字走升,煤炭成本飛漲,原油價格預測值已上探100元。

由天氣因素和需求回升引發的全球能源危機越來越嚴重,在冬天來臨之前全球各地發出警報,需要在嚴冬來臨前有更多能源來為家庭照明和取暖。一方面努力限制會對消費者造成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卻只能承認可能無法防止通膨飆升。

隨著世界各國領導人為11月召開的關鍵氣候峰會預做準備,各國政府面臨加速向潔淨能源過渡的壓力越來越大,讓情況進一步複雜化。

在中國,輪流停電已經開始成為常態;而在印度,發電廠四處搶煤;歐洲的消費者權益聯盟組織呼籲禁止在客戶無法及時繳交電費時被切斷電力。

歐盟能源負責人西姆森(Kadri Simson)10月初表示,「這次物價衝擊是在關鍵時刻意外發生的。」他確認歐盟將在10月中對此提出中期政策反應,「當務之急應該是減輕社會影響並保護弱勢家庭。」

根據獨立商品情報服務公司(Independent Commodity Intelligence Services)的數據,歐洲天然氣交易價格現在已相當於原油每桶230元,自9月初以來上漲超過130%,是去年同期的7倍多。

在東亞,天然氣成本自9月初以來上漲85%,以原油計算每桶約204元。天然氣淨出口國美國的價格雖仍相對偏低,但仍飆升至13年來的最高水平。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能源和地緣政治專家察福斯(Nikos Tsafos)表示:「這些情況都層層加重今年冬天可能會面臨的危機面貌。」他認為,這股焦慮導致市場脫離供需基本面。

對天然氣的狂熱追求也推高了煤炭和石油的價格,它們雖在某些條件下可以用作能源替代品,但十分不利氣候。仍然高度依賴煤炭的印度10月初表示,其135座燃煤發電廠中有多達63座的供應量不到2天。

這種情況讓全球中央銀行和投資人感到擔憂。能源價格上漲正在助長通貨膨脹,隨著全球經濟試圖擺脫揮之不去的新冠疫情衝擊之際,通貨膨脹已經成為一個新的主要問題。冬季的狀況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

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隨著經濟從疫情中復甦,能源需求飆升,以及整個經過細心調整的經濟體系,很容易受到天氣事件或實際問題的干擾。

今年初一個異常漫長而寒冷的冬天幾乎耗盡了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對能源的需求飆升阻礙了通常發生在春季和夏季的補貨過程。

中國對液化天然氣(LNG)日益增加的需求意味著LNG市場無法填補這段空白。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減少和異常平靜的風更加劇了這個問題。

法國興業銀行能源分析師告訴客戶,「目前歐洲能源電力價格的飆升原因的確是非常獨特的。」「歷史上電價從未如此迅速地上漲。而且距離秋天只剩幾天,還好氣溫仍然溫和。」

這種動態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迴響。在美國,自8月初以來,天然氣價格上漲了47%。對煤炭的爭奪也引發許多歐洲公司必須為碳權支付的價格飆升,以便取得可以燃燒化石燃料額度。

此外,能源緊縮也正在支撐油價,美國10月初西德州中級原油(WTI)觸及7年高點。美國商銀最近預測,寒冷的冬季可能會將全球指標布蘭特原油價格推高至每桶100元以上,為2014年以來首見。

IHS Markit負責研究原油、能源和流動性的伯克哈德(Jim Burkhard)表示,「短期內看不到緩解的跡象。」「缺乏沙特阿拉伯的天然氣,北半球將會持續過冬。」沙國是唯一可以迅速提高天然氣產量的單一供應商。

俄羅斯理論上可以提供一臂之力。法國興業銀行指出,德國當局若加速批准高度政治敏感性的北溪二號(Nord Stream2)輸氣管,直接從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將可緩解重大壓力。

俄羅斯總統普亭已暗示俄羅斯可以增加產量,宣稱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從未「拒絕在消費者提出適當價格後增加供應」。

但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資深副總裁查普曼(Neil Chapman)在10月初的能源情報線上論壇上強調了短期限制,「當然大家一定會擔憂。」「我們這一行是資本密集型的​​,不可能只是簡單打開供應就可以。」

●危機帶來的代價

根據伯克哈德的說法,最好的結果是,平均氣溫維持平穩的冬天可以讓能源壓力在2022年第2季獲得紓解。

但未來幾個月的惡劣天氣將造成巨大壓力,尤其是那些嚴重依賴天然氣能源的國家,如義大利和英國。其中英國又特別嚴重,因為它缺乏儲存能力,並且正面臨來自法國輸電線中斷的問題。

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能源、氣候和資源團隊主管格洛依斯坦(Henning Gloystein)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英國可以說是歐洲主要經濟體中冬季供應短缺風險最高的國家。」「如果真的發生短缺,政府可能會要求工廠減產和降低天然氣消耗,以確保家庭供應。」

能源成本大幅上漲並沒有出現減弱跡象,正在推高通膨的擔憂,這已經迫使政策制訂者仔細思考下一步行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數據顯示,8月開發家能源價格上漲18%,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增幅。而且這是在最近幾周情況顯著惡化之前的數字。

更高的能源費用可能會抑制消費者在服裝或外出就餐等活動上的支出,從而損害疫情的復甦。如果要求企業減少運作以節省電力,那也可能會損害經濟。

格洛依斯坦說:「有人已開始擔心,油價上漲將使歐洲的後疫情經濟復甦面臨挑戰。」

他表示,如果消費者要求對石油和天然氣進行更多投資以限制未來的能源價格波動,可能會引發公眾對能源轉型資金流向的懷疑。

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府正先發制人地釋出一個堅定的訊息:這麼做只會支持而不是削弱投資能源多元化的理由。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0月6日表示:「很明顯地,長期而言投資再生能源非常重要。」「它能帶來穩定的價格和更高的獨立性,因為歐盟有90%的天然氣依賴進口。」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全球能源危機即將到來,而且短期無解

相关推荐: 海航破產重整 航空主業接盤人遼寧方大被起底

2020年1月24日,從北京起飛的中國海南航空公司HU7925航班,降落在墨西哥的蒂華納國際機場。 海航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數月後,外界最關注的海航航空主業和機場板塊的戰略投資人近日終於浮出水面。其中,接盤海航航空主業的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被陸媒起底,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