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全球經濟複蘇前景黯淡 貧富差距仍在不斷擴大

  • 新聞

周二,一份受密切關注的報告警告稱,在世界經濟艱難尋找立足點之際,新冠疫情的重新抬頭和供應鏈瓶頸可能會抑製全球複蘇的勢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在其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稱,今年整體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6%左右,是經濟衰退後的曆史最高水平,但這一增長反映了富國和窮國命運的巨大差異。

世界範圍內的貧困、饑餓和難以控製的債務都在上升。就業率下降,尤其是女性就業率,這逆轉了她們近年來取得的許多進展。

獲得疫苗和衛生保健的機會不均是經濟差距的核心。雖然一些較富裕國家開始提供強化疫苗,但低收入國家仍有高達96%的人沒有接種疫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在報告中寫道:“最近的事態發展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們都置身其中,除非疫情在所有地方都結束,否則任何地方都無法結束。”

美國、歐洲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前景也變得黯淡。與疫情有關的限製和世界各地主要港口的瓶頸阻礙了工廠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供應短缺。許多行業缺乏工人也是造成阻滯的原因之一。美國勞工部周二報告說,8月份有430萬美國人辭職,他們選擇或尋找新的工作,或離開勞動力市場。

在美國,由於消費疲軟和庫存大幅下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增長預期從7月份估計的7%下調至6%。在德國,由於關鍵大宗商品難以找到,製造業產出受到衝擊。夏季的封鎖措施也抑製了日本的增長。

對通脹加重的擔憂正在加劇,即使可能隻是暫時的。食品、藥品、石油以及汽車和卡車的價格都在攀升。如果經濟放緩加劇,對通脹的擔憂也可能限製政府刺激經濟的能力。事實上,美國和歐洲不同尋常的公共支持正在逐漸減少。

“總體而言,經濟前景麵臨的風險增加了,政策權衡也變得更加複雜,”戈皮納特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7月份的6%下調至5.9%。該組織對2022年的預期是4.9%。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格雷戈裏·達科(Gregory
Daco)表示,理解全球經濟的關鍵是,不同國家的複蘇並不同步。他說:“每一個經濟體都因其自身的特殊因素而受害或受益。”

達科說,對於中國、越南和韓國等經濟體製造業規模較大的國家來說,“通脹對它們的打擊最大,”原材料成本上升,對整個生產過程產生了影響。

疫情凸顯了一個國家的經濟成功或失敗會如何波及全世界。中國煤礦地區山西的洪水和印度產煤邦的雨季導致能源價格上漲。胡誌明市爆發的新冠疫情導致工廠關閉,這意味著美國霍博肯的店主將沒有鞋子和毛衣可供出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如果新冠病毒——或其變體——繼續在全球蔓延,它可能會在未來五年使全球產出估計減少5.3萬億美元。

世界範圍內的能源價格飆升有可能在阻礙經濟複蘇的同時帶來更多困難。本周,美國的石油價格達到七年來的最高點。隨著冬天臨近,歐洲人擔心氣溫下降時供暖成本會飆升。在其他地區,石油短缺的影響更大,導致一些地區停電、交通癱瘓、工廠關閉、食品供應受到威脅。

在中國,許多省份正在實行限電,許多企業的開工率不到產能的一半,加劇了本已顯著放緩的增長。印度的煤炭儲量已降至危險的低水平。

上周末,由於燃料短缺導致發電廠關閉,黎巴嫩600萬居民斷電超過24小時。這次停電隻是當地一係列災難中的最新一起。該國的經濟和金融危機是150年來全球最嚴重的危機之一。

中東和其他地區的產油國最近正從油價上漲中獲益。但該地區和北非的許多國家仍在努力恢複遭受疫情打擊的經濟。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更新的報告,該地區16個國家中有13個國家今年的生活水平將低於疫情之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資金不足、失衡和衛生係統準備不足”。

一些國家在大流行之前就已經負債累累,以至於政府被迫限製醫療支出以償還外債。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人們擔心會出現第二個失去增長的10年,就像2010年之後經曆的那樣。在南非,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失業。

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世界銀行最新的警告說,“新冠病毒有可能在本世紀首次造成增長緩慢和不平等加劇的雙重威脅。”印度尼西亞、蒙古和菲律賓的企業平均損失其典型月銷售額的40%或更多。預計泰國和許多太平洋島嶼經濟體在2023年的產出將低於疫情前。

不過,總體而言,一些發展中經濟體的表現要好於去年,部分原因是它們生產的石油和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它們在2021年的增長預測由7月份估計的6.3%小幅上升至6.4%。

“複蘇非常不均衡,”北方信托銀行(Northern Trust)首席經濟學家卡爾·坦南鮑姆(Carl
Tannenbaum)表示,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問題。“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運作至關重要。”

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反複無常的政策決定——比如美國國會推遲提高債務上限——可能會進一步阻礙經濟複蘇。

但最大的風險是出現一種傳染性更強、更致命的新冠病毒變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戈皮納特敦促疫苗製造商支持在發展中國家擴大疫苗生產。

今年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了價值6500億美元的緊急貨幣儲備,分發給世界各國。在這份最新報告中,世界衛生組織再次呼籲富裕國家幫助確保這些資金被用於幫助受病毒影響最嚴重的窮國。

“我們正在目睹發展在許多層麵出現我所說的悲劇性逆轉,”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說,“在減少極端貧困方麵的進展倒退了幾年,對一些人來說是倒退了10年。”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全球經濟複蘇前景黯淡 貧富差距仍在不斷擴大

相关推荐: 哈爾濱三隻貓核酸陽性被強製執行安樂死

9月28日,哈爾濱一新冠陽性者在醫院隔離期間接到社區通知,其家中的三隻貓因為核酸陽性需執行安樂死。此操作在微博上引發大量質疑和批評,一度衝上熱搜第一。 @新京報:9月28日,哈爾濱南崗區確診病例首次發聲,她正配合治療。27日,社區工作人員通知她,她留在家中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