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讓中國兌現購買500億美國農產品協議 難在哪?(圖)

根據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0月11日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每年將從美國購買400億至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這一數額基本上是中國2017年從美進口數額的兩倍之多。而中國政府能夠兌現這一購買額度的一個時間點就是2020年大選投票日前,距離現在恰好一年的時間。中國購買力度要想達到這個門檻,即便“經濟上”能夠實現,也要看背後的“政治因素”,尤其也需要美國排除一些政治幹擾,消除一些技術層麵的障礙。

ue0uyV79UvfBX1Ogi0fU ANo84LBKHbBbfg8 G34PPw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10月17日在白宮對第一階段協議中的農產品購買x協議看法積極,希望盡早敲定協議文本,以便兩國領導人借11月智利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舉行會晤並簽署。庫德洛認為,中國購買400至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承諾是“認真的”(serious)。不過,他同時提到,兌現這一承諾也要取決於私人企業和市場供應情況。當然,他也提到了影響市場及價格的各種因素,包括天氣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

北京時間10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答有關進購美國農產品提問時表示,2019年以來中國企業自美采購的農產品包括:大豆2000萬噸,豬肉70萬噸、
高粱70萬噸、小麥23萬噸,棉花32萬噸。耿爽提到,中方還將加快采購美國農產品。17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提到這些數據,並表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包括中方將根據國內需要,按照市場化原則,增加自美國農產品訂購,以及美國將為此創造良好條件。

看來,雙方都在強調市場原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0月11日當著劉鶴的麵呼籲美國農民多買土地和農具,也是為創造市場條件。而中國也有要求,那就是美國為中國兌現協議內容創造條件,比如取消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關稅。

根據10月14日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中國每年大量進口大豆,進口量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60%。中國大豆需求量每年在1.1億噸左右,而中國大豆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90%的大豆需要進口,主要來自巴西、美國、阿根廷。

美國福克斯商業(Fox
Business)一篇分析認為,雖然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但要想實現每年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進購量,絕非易事。中國2017年和2018年的農產品進口額分別為1247億美元和1367億美元。而從美國進口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可能會引發其他農產品出口國對中國的不滿。比如,如果中國未來逐年增加從美國進購大豆,那就意味著美國可能會減少從巴西等國的大豆進口。

加上美國農產品產量的限製,以及中國國內出口的壓力,要想讓中國達到進購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門檻,至少需要兩年才能實現,而且還需要美國展現善意,比如取消對中國加征的關稅。但是,美國考慮的始終是如何擴大中國市場。庫德洛10月17日提到,他期待中國在“非關稅壁壘”問題和標準問題上做出讓步,以方便美國農產品更容易地進入中國。

還有分析認為,要想增加對美牛和美豬的進口,中國可能需要被迫采取類似於日韓施行的交易標準,取消對肉類中激素和藥物殘留(如瘦肉精)的禁令。而即便這些禁令取消,中國要想加速進口美國牛肉,也至少需要1至2年的時間。

所以,中國能否在今後1年或2年兌現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購買額,除了看相關市場因素外,關鍵還要看它如何調整外貿結構、調整國內相關法規限製。這不關牽涉經濟賬,而且也是一個政治賬。

純粹從經濟層麵看,中國能夠達到500億美元的購買門檻是有可能的,但其背後也要有持之以恒的政治意願的支持。因為從時間點考慮,特朗普同意分階段談判,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國內政治考量,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農業選民。假如他明年成功連任,農業選民的重要性下降。特朗普的關注視線可能會轉向其他領域。

而且,美國會不會取消已經加征的所有關稅,這取決於中美階段性貿易協議的談判進展。這也是其中的變量所在。貿易鷹派關注的中國產業政策、國有企業補貼等棘手問題,都是拖後解決。如果在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很難就強製性技術轉讓等問題達成協議,美國重啟或增加關稅,中國執行協議、調整相關法規、加大購買美國農產品的力度可能會受到影響。

華客網:讓中國兌現購買500億美國農產品協議 難在哪?(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