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的俄羅斯難題 俄烏間不願選邊 有何盤算?

一旦歐盟和美國對莫斯科再出台更為嚴厲的製裁措施,那麽,北京就將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放棄俄羅斯呢?還是鋌而走險進一步激化同西方的衝突?https://t.co/3ISp2B8uti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February 24, 2022

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向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後,西方各國均予以強烈譴責,並采取了嚴厲的製裁措施。而作為俄羅斯的重要夥伴,中國的立場現在尤為引人關注。

二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舉行會晤,雙方高調簽署了一係列合作協定。《經濟周刊》發表長篇分析文章指出,中俄夥伴關係貌似強大,而其實質卻是各有算計的利益共同體,這一點也同樣表現在當前的俄烏衝突中。這篇題為《烏克蘭危機使習近平陷入兩難境地》的文章寫道:

“中俄雙方都不認同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但與此同時,北京也不得不對自身的經濟和地緣政治野心進行全麵權衡。烏克蘭衝突不僅涉及到中國的敵手美國,同時也同歐盟各國密切相關。一旦歐盟和美國在迄今的製裁措施基礎之上,對莫斯科再出台更為嚴厲的製裁措施,那麽,北京就將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放棄俄羅斯呢?還是鋌而走險進一步激化同西方的衝突?

俄羅斯占領克裏米亞半島後不久,北京和莫斯科就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鋪設協議,該項目現已投入使用。前不久,普京訪問北京時,雙方又就增加對華天然氣出口達成了協議。但與此同時,過去幾年當中,中國銀行基本執行了西方對俄羅斯采取的製裁措施。美國超黨派智庫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歐亞部主任米勒(Chris
Miller)在其不久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一旦西方進一步強化對俄羅斯的製裁,中國的處境會變得異常艱難,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加高昂。

米勒認為,如果中國決定違反西方製裁令向俄羅斯提供支持,那麽就有可能會將雙邊貿易轉入以人民幣為基礎的結算體製。中方可以向俄羅斯提供貸款,以便俄羅斯購買中國產品。這樣以來,西方製裁的效力將會大大降低,但與此同時也會嚴重激化美國、歐盟同中國的緊張關係。對於北京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風險極大的舉措。”

《商報》也指出,就當前的俄烏衝突,北京並不想做出過於明確的表態。一方麵,中國不想為了俄羅斯而得罪美國和歐盟,另一方麵,中國在烏克蘭也存在著廣泛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商報》寫道:

“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會幫助俄羅斯緩解新製裁帶來的壓力。比如中國國有銀行可以對遭受金融製裁的俄羅斯銀行伸出救助之手。此外,在現有中俄經濟協定的基礎上,雙方還可以簽署更多的協議,以幫助俄羅斯經濟度過難關。

中國官方媒體周四報道稱,中國海關已同意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中國。相關的公告指出,俄羅斯小麥是指在俄羅斯聯邦境內未發生病蟲害地區種植的、僅限於加工用途的小麥。

同二月初的態度不同,過去幾天來中國始終避免對俄烏危機做出明確表態,而隻是向衝突雙方發出呼籲,

周三晚間安理會緊急會議上,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表示:’我們相信,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大門還沒有完全關閉。'”

俄烏之間不願選邊站 中國有何盤算?

烏克蘭危機升級之際,中國如同走鋼索一般不願在烏俄之間選邊站,謹慎表態立場。麵對“老朋友”俄羅斯動作頻頻,北京仍持續保持中立,德國之聲分別采訪了俄羅斯智庫“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RIAC)學者博奇科夫(Danil
Bochkov)及澳洲國立大學(ANU)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Wen-Ti
Sung),以了解北京在烏克蘭危機上采取的策略,背後有哪些考量?

德國之聲:過去幾天,中國針對烏克蘭的危機發表了若幹聲明,呼籲各方避免在烏克蘭問題上發生衝突,開始新的談判,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則呼籲各方保持克製,避免任何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你認為這些聲明如何反映北京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這是否表明,盡管在冬奧會前與俄羅斯的雙邊協調出現了升溫跡象,但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仍試圖與俄羅斯保持一定距離?

博奇科夫:顯然,烏克蘭危機對中國來說也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因為美國已經警告北京,如果它貿然向莫斯科提供援助以逃避美國的懲罰措施,它可能會受到製裁。

北京正在抵製來自華盛頓的強大壓力,包括對新疆人權的嚴厲批評,對台灣和香港的壓迫,以及在南海的活動,並將其作為改革後的印太戰略的主要挑戰者。

歐洲對中國外交政策也經曆了一個不太好的時期,除了貿易協議被擱置外,歐洲各國也持續批評中國外交政策操縱。因此,北京並沒有從其優先與俄羅斯建立關係的承諾中退縮或後退,它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目前這種特殊的地緣政治動蕩中低調行事,非常謹慎。

宋文迪:我認為中國不會介意看到東歐出現某種程度的不穩定,因為這能減輕西方,特別是美國,可以用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壓力、注意力和資源。這給了中國更多的靈活性和喘息空間。盡管如此,中國並不真正希望看到俄羅斯向烏克蘭發起重大進攻,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如果俄羅斯這樣做,不清楚行動升級的上限為何。在這個意義上,它引入了太多難以控製的變量,可能真的會動搖國際戰略環境。

這種重大的不確定性是中國希望在2022年權力轉移(指中共20大)的這一年避免的。其次,中國並不真正將俄羅斯視為一個非常可靠的盟友。在西方嚴厲審視中國的時候,俄羅斯是一個有用的合作夥伴。然而,若西方對中國態度緩和,中國也不希望將自己與俄羅斯綁得太近。這兩個國家從未真正喜歡過對方。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邊界,而中國擁有最多的鄰國,與之共享陸地邊界。他們實際上把對方看作是一個潛在的安全問題。

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並不是中國真正希望看到的。中民樂於看到俄羅斯在東歐製造一定程度的緊張,但不是將東歐的緊張程度升到最高。一定程度的緊張局勢會把注意力從中國身上轉移開,但過多的緊張局勢會給中國帶來不確定性,而且如果俄羅斯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也會給中國創造一個新的、更令人擔憂的鄰國。

德國之聲:過去一周,美國和西方國家一直在對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發出警告,而俄羅斯則繼續在烏克蘭周邊采取一些行動,同時指責西方和基輔導致局勢升級。圍繞烏克蘭的局勢是否會對中俄之間的協調產生嚴重影響,特別是如果莫斯科之後決定采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博奇科夫:俄羅斯周二(22日)的決定(承認烏東兩個分離地區)應該讓中國感到驚訝,因為北京幾天前剛剛主張通過明斯克和平進程(Minsk
peace
process)來解決危機,而昨天在承認了明斯克協議規定的屬於烏克蘭的領土為“獨立國家”後,明斯克進程實際上被破壞了。

此外,北京在周二(22日)作出的非常模糊的外交反應也表明,中國最有可能選擇保持立場中立和公正的方法,強調促進所有相關方參與的多邊對話的重要性。

我也不指望北京在這個問題上與俄羅斯密切合作或協調其在這個問題上的任何外交行動。在現今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在烏克蘭問題上被歸於“俄羅斯陣營”是中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宋文迪:中國不想被看作是俄羅斯在歐洲擴張主義的助手,因為它不會從中得到那麽多好處,且這將給中國帶來負麵而非正麵的回報。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希望被視為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曆史知情情緒不無同情心。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國希望被視為對俄烏曆史不感興趣。

同時,中國也不希望被看作是讚同俄羅斯在那裏的行動。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看到中國試圖不采取明確立場。王毅也說了一些話,大意是尊重領土完整和主權適用於所有國家,包括烏克蘭在內。

這是否會影響中俄未來的關係,將取決於俄羅斯在烏克蘭局勢中升級到什麽程度。如果俄羅斯堅持其目前的緊張程度,以維和為借口,在不過度吞並的情況下加速烏克蘭的離心力,那麽我可以看到,俄中關係仍將保持穩定。

而如果俄羅斯全力以赴,進行任何類似於全麵軍事行動和吞並烏克蘭東部的行徑,那麽我可以看到中國將有可能試圖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以避免被視為主要侵略者和違反國際規範者同夥。

德國之聲:一些世界領導人表示,西方如何處理烏克蘭局勢將對包括台灣或亞洲國家產生嚴重影響。你認為中國是否會密切關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如何處理烏克蘭危機?這些觀察是否會成為北京在未來麵對西方可能使用的策略?

博奇科夫:雖然我不同意台灣和烏克蘭案相提並論。因為曆史背景和地緣政治現實絕對不同,但我仍然認為,中國可以從這次危機中學習一些事情,以便將其引用與台灣的計畫中。北京現在可能正在收集大量關於西方國家如何反應的細節,最重要的是在盟友之間協調其計畫,這似乎是他們迄今為止最薄弱的地方。

關於製裁的決定一直懸而未決,反映出盟友之間缺乏迅速協調能力。無論如何,在2014年與克裏米亞有關的製裁案例的基礎上,再加上接下來即將發生的與頓巴斯問題有關的一切,中國可以為未來與西方的任何升級行動編製相當有效的指導計畫,無論這些行動是與台灣有關還是由任何其他問題激發。

宋文迪:中國知道東亞和東歐的戰略分量是非常不同的。就像我們幾天前看到的那樣,美國公布了其第一份印太戰略文件。我們還看到美國高級官員反複重申印太地區是目前全球政治的重心。

我認為,中國不會把美國無力或不願意向烏克蘭投入常規部隊的跡像作為指標,而進一步認為在兩岸戰爭中,美國也會避免在地麵上投入軍隊。中國更清楚,不能把這種情況相提並論。中國要觀察的是,烏克蘭問題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對西方的團結造成考驗。因為烏克蘭危機升級最終表明,歐洲和美國在地緣政治問題上有不同的優先考慮。烏克蘭是否會成為暴露西方主要國家內部這種缺失,以及這是否會導致西方國家的凝聚力下降,將是中國密切觀察的事情。

到目前為止,這是否會激發中國對台灣的侵略,我並於不這麽認為,因為西方的團結在台灣局勢中是有幫助的。即使台灣危機明天突然發生,我們可以期待歐洲國家所做的很可能是外交和經濟製裁,而不是采取軍事行動。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