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不適應美國環境 22歲小夥花60萬留學2年後回國高考

由於對國外大學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嚴重不適應,從而中途退學回中國重新參加高考,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花60萬留美2年,不適應環境

據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11月1日報道,安徽安慶22歲的小嚴同學,2016年曾考到美國的一所大學就讀,但是在美國學習和生活了兩年後覺得自己嚴重不適應美國的環境,於是和家裏人商量從美國退學了。

目前正在複讀準備重新參加高考,在去美國之前他考上了中國的浙江工商大學,但小嚴對這所大學不是太滿意,所以複讀了一年才考到美國去的。

來來回回浪費了幾年的光陰,在美國留學的這兩年也花掉了家裏將近60萬元人民幣,小嚴言語之中感覺非常對不起父母,但也的確是無奈之舉。

在談到未來的規劃時,小嚴說還是非常喜歡國內的教育和教師行業工作的,想以後做一名人民教師,所以接下來的高考報考目標就是首都師範大學,這是他的教師夢。

對此網民們觀點不一:

網民“兜兜”:這個世界讓你不適應的事很多很多,你如果不學會適應,就什麽都做不成,理想需要現實來支撐,那些拿理想做借口的人永遠實現不了理想,理想和現實永遠有偏差。

網民“夏日陽光”:國外入學簡單畢業難,語言都不過關,聽課都很辛苦,擔心畢不了業吧。

網民“孤玖寒” :人傻錢多。

網民“懂了再說”:嚐試過知道哪個更適合自己,這個很好啊,才二十多歲,還有很多機會,還可以繼續追求自己想要的呀。

網民“陳女士”: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麽,目標準確,很棒啊。

網民“南若”:說明人家的經濟條件允許他這樣選擇。

而像小嚴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加拿大留學4年,臨畢業時突然放棄

據山東德州新聞網2016年9月的一則報道,如果學業正常,作為“海歸”生的北京小夥王超(化名),今年已參加求職或考研。但是他卻以大一新生的身份在湖北工業大學報到。4年前,王超經家人安排赴加拿大上大學,臨畢業時卻突然放棄這段學業,重新參加今年國內高考後被湖工大錄取。

“雖然經濟上無憂,但我獨自在海外的那幾年其實很艱難。”王超談及留學生活,說自己每天都過得焦慮。

剛到加拿大,冬天零下40攝氏度的氣溫就讓他受不住,還有那裏呼嘯的寒風。他與另兩名中國學生合住一棟別墅,因彼此學的專業不同,交流也少。“我學的是高級護理專業,後來又調換到營養學,課堂上就我一個中國學生。我英語不錯,但就是跟同學玩不到一起。”王超說,當地大學周一到周五課程設置很密集,有時上課到夜晚9點,每門課容量很大,吃不消。

出國留學是父母安排的,學習專業是自己選的。王超說,現在回想起來,其實自己對所選專業根本缺少了解,進入學習後才發現與自己的初衷有偏差,跟不上學習。

剛回國的王超,重新備戰高考並不輕鬆,但憑借外語的優勢,加上刻苦補習,高考成績還算理想。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2年後退學

據濟南《齊魯晚報》2012年9月的一則報道,他叫高翔,2007年作為應屆高中畢業生以651分的成績考取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府資助項目,學習數學專業,2009年他退學回國,2012年他又重新回到高考考場原點。

高翔說,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這段留學經曆是人生中的一次“彎路”,但卻讓他對自己、對留學有了諸多反思。從高一開始,高翔的目標就是考取新加坡政府資助項目,出國留學,為此,山東大學自主招生的名額,他都放棄了。2007年7月,他踏上新加坡的土地,此前他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

大學生活3個月後,高翔就感覺到了與新加坡環境的格格不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我的成績不好不壞,沒有掛過科,也有很多朋友,大多是一同去的中國留學生,”高翔說,“在那兒的生活終究很壓抑,加上我對當地的環境過敏,這種抑鬱說不出來,導致我喜歡的電腦、足球等一切都沒了興趣。”高翔說,最壓抑的時候,他想過自殺。

高翔描述新加坡的大學生活說,沒有行政班級,學生自由選課,選了就去上,上了就散了,“我們從小都被安排好了一切,因此在自由度大的環境裏,遇到的障礙也多一些。”

高翔描述,在新加坡,人際交往關係也與中國大學很不一樣,同學間也互相從不串門,“上電梯,如果住9樓,隻能用鑰匙摁到9樓,不能到其他樓層,上了樓以後,有兩道大鐵門左右分開,每個人隻能走進應該走進的鐵門。即使住在一個單元的同學,也從未看見主動打招呼,頂多不小心互相撞到的時候,說句‘sorry’”,高翔說,老師從來不與學生結交私人的友誼,從來都拒絕留私人電話給學生。

華客網:不適應美國環境 22歲小夥花60萬留學2年後回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