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冠疫情,到底造成了多少死亡?

新冠疫情進入第 3
個年頭,我們已經熟悉了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可以讓人得肺炎,是嚴重的健康威脅。截至今日,新冠病毒已經造成全球超過 5 億人感染,620
萬人死亡。

但僅僅是感染或者死亡,並不是人類抗擊新冠的全部「代價」。

作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事件,疫情完全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醫療擠兌等一係列問題,各國的經濟和民生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一個之前隻出現在地震等重大災害後的名詞:次生災害(secondary
disaster),也逐漸出現在了新冠疫情的相關介紹中,用來描述因為新冠疫情、抗疫延伸而來的負麵結果。

一邊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死亡,一邊是延伸出現的次生災害。一邊是麵臨病毒威脅的父母老人,一邊是可能失業失學的年輕人。對抗新冠病毒的過程,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或錯」的選擇。

緊急疾病救治不足

這是最容易理解的新冠疫情影響。一個傳染病,大規模流行的傳染病,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例,一定會擠壓有限的醫療資源。

首先體現出來的就是急性疾病可能沒那麽快被處理了。

醫護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對有傳染性的新冠患者救治上去,醫療場所也要按照嚴格的封控要求減小了有效使用,同時還有可能因為醫護自身感染影響戰鬥力。

據美國在德爾塔毒株流行期間的統計,用於其他疾病的急診床位和醫務人員最少時隻有平時狀態下的 26%。

急診室在疫情早期受影響更為顯著。根據美國對 2020 年第一波疫情期間急診室變化的統計,急診室接診比往年同期少了
42%。其中急性腹痛、腰背痛、外傷、胸痛等下降更為明顯。

例如,雖然心肌梗死的急診就診減少 1156 例,但實際上同期死於心肌梗死的人卻提高了 2.71%。

疫情大流行對亞緊急的外科手術,婦產科等專業的正常醫療秩序也造成了很大影響,手術無法預約或持續拖延,產檢被迫中斷、女性生孩子不能及時得到幫助。

患者無法得到及時地有效救治,醫護人員也被高度飽和的工作壓得疲憊不堪。

2679d52f76649dbe0eb65e8e336e2ccb

圖片來源:CIDRAP

常規疾病的死亡也在增長

如果說急診的悲劇是顯性的,那很多常見病的死亡,則是「不容易被看到的代價」。

筆者一個朋友,四十多歲,在某地兒童福利院廚房工作。2020 年初疫情嚴重的時候,福利院為了保障兒童安全,封閉了 3
個月,工作人員不能離院。這個朋友一直胃痛,問我該怎麽辦。我告訴她先對症治療,盡快去做個胃鏡。但一直不能成行。等隔離結束,再做檢查,胃癌已經晚期,沒多久就去世了。

因為疫情,很多該去篩查癌症的人們,由於疫情的耽誤,沒有及時去做,錯過了早期診斷的機會。

除了腫瘤,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等一係列慢性疾病也未能獲得足夠的醫療資源。

有時是因為隔離被限製就醫,更多原因在於醫療資源大批向新冠傾斜,讓「不那麽急」的慢性疾病診治被動拖延。

意大利的一個研究表明:與 2019 年相比,2020 年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宮頸癌,做篩查數量下降了 37.6%、45.5% 和
43.4%。在 2020 年,估計未及時診斷的病變數量分別為:3324 例乳腺癌,1299 例結直腸癌,7474 例進展期結直腸腺瘤和
2782 名宮頸病變。

此外,慢性疾病患者隨訪受限,長期服用的藥物不能及時獲得,也很多見。

最終體現出來的結果是,2020
年不止新冠的死亡人數在增長,世界各國的主要疾病死亡都出現了小高峰。

以 2020 年的中國香港為例,排名前列的死亡病因,包括惡性腫瘤、心髒病、腦血管病、腎病、糖尿病等,造成的死亡人數都是近 5
年來的最高峰或者起碼是第二名。

孩子們失去的健康和教育

新冠影響醫療,影響教育方式,孩子也成了受害者。

2020
年初疫情剛暴發時,全世界各地的學校基本都停課了一段時間,一項與新冠相關的封校、停課對學生成績的影響表明:停課對學生的學業都有很大影響,與中學相比,小學教育的學生往往受封校的影響更大。

有些孩子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繼續學習,有的孩子從此沒有了學習機會。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隻有 62%
的孩子在疫情期間學業跟上了平時水平。

de3723d59927b7f0230bb1a867c68c96

倫敦富勒姆男校一次難得的線下考試。圖片來源:路透社

疫情對兒童免疫的影響可能更大。

我們出生以後,獲得免疫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從自然感染/恢複中獲得的被動免疫。二是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主動免疫(疫苗能預防的病,當然打疫苗是最佳)。

因為疫情隔離在家,孩子們不能正常上幼兒園、上學,極少接觸其他孩子,造成長期低接觸某種特定病原體而導致的保護性免疫力不足,從而使更大比例的人口易感染該疾病。造成了「免疫欠債」。

去年底的柳葉刀•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發了一篇這樣的文章談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免疫債問題。

f30b27424a9a923c26e1466cbfeb50a6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紅色這條線是新西蘭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出現毛細支氣管炎住院的數量。可以看到感染在結束隔離期後出現嚴重反彈,總患者反而高於往年。這個現象在英美等國都出現了。

疫情還幹擾了兒童的正常疫苗接種。

與 2019 年相比,最少有 350 萬兒童錯過了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疫苗(DTP-1)的第一劑,300
萬兒童錯過了麻疹疫苗的第一劑。

最後,疫情帶來的家庭貧困,也加劇了兒童營養不良的情況。

新冠疫情,特別控製疫情的各種限製措施使很多國家的經濟停擺,使更多的家庭和兒童陷入貧困。

據預測,在 2020 年,新冠大流行引起的全球社會經濟危機可能會把發展中國家的 1.42
億兒童推向貧困,首當其衝就影響了兒童的營養攝入。

對精神健康的巨大衝擊

大流行導致的社會孤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再加上有些人因為疫情沒了工作、收入銳減,僅僅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抑鬱的患病率就大幅增加了
25%。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更是首當其衝。

孤獨、對感染的恐懼、喪親後的悲傷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成為導致焦慮和抑鬱的起源。

不幸的是,精神心理衛生醫療服務又是被新冠疫情衝擊最明顯的。

大多數國家都出現了精神心理醫療服務的中斷,尤其是學校的精神衛生服務大半終止,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服務減少 67%,45%
的國家還出現了各種藥物依賴的治療中斷。

生病更多,但沒有醫藥支援。更多的人投向了酒精和藥物濫用。

60.1% 的美國人在疫情期間飲酒量增加,飲酒者中 34.1%
有酗酒行為,整體酒精消費量上漲約三成。美國因為酒精導致的死亡一年裏多了 8000 人。

同時,2021 年嗑藥死亡的美國人達到曆史最高的 105000 人,打破了 2020 年 93000
人的原紀錄。青少年因為嗑藥造成的死亡增加更多。

孩子同樣沒有能躲過精神心理問題。

疫情期間,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兒童有睡眠問題,十分之一的兒童和青少年總是感到孤獨。18%
的孩子甚至因為害怕感染新冠不敢出門。

澳大利亞對疫情初期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的研究發現,疫情封控期間,分別有 30.5%、26.3% 和 9.5%
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情緒症狀、行為問題和多動/注意力方麵的問題。同樣,有 20.2% 和 20.4%
的孩子們出現焦慮症狀和抑鬱症狀。

經濟活力大受影響

對旅行、餐飲、農業、物流等很多行業來說,新冠疫情帶來影響將會持續深遠。過去的幾年是最為艱難的日子。

農業因為物流延遲、隨時而來的養殖動物撲殺等成本上漲,各國的食品價格都在上漲。

b0fd9810bc229cbbb3343b945a7da3c4

英國養豬戶的抗議。圖片來源:法新社

更多的隔離讓餐飲業舉步維艱。意大利 2021 年的連鎖餐廳比 2020 年初少了
22%,能活下來的也經營艱難,部分靠外賣維持收益。

旅遊業更是受到滅頂之災。航班取消、交通受限司空見慣,旅遊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穀,大批員工被離職,到了 2022
年才看到複蘇跡象。

人類健康的「倒退」

隨著疫情的變化,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

疫情的可怕,不止於病毒;疫情之外的病,也是病。

新冠疫情以及控製疫情的各種措施給社會及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次生災害。新冠疫情固然嚴重,但並不是隻有新冠一個病,生活的進行也不是隻有無條件抗疫一件事。

不管是單純的醫療,還是公共衛生,或者是經濟活力,這些影響最終都會體現在人類的壽命上。

因為新冠疫情帶來的「超額死亡」一直是不可忽略的數字。

超額死亡,指的是各種危機期間因為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總人數比正常條件下的預期多出的部分。

新冠疫情的超額死亡,就是如果沒有新冠發生,全球會少死多少人。

這個數字在不同的統計模型中會有差異,但包括WHO、經濟學人等的統計,都認為新冠疫情的超額死亡差不多是目前通報新冠直接致死人數的
2~4 倍,在 1500 萬左右。

c82d51a99c70c6fb98ab9e96220a166a

美國和印度的新冠超額死亡預估曲線。圖片來源:ourworldindata

「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新冠大流行使全球人均預期壽命下降約 2 歲。

疫情本身,以及次生災害,都成了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很多人而言,新冠疫情仿佛是一種「電車難題」:消極防疫,更多人會死於新冠;積極防疫,則會受次生災害影響。不論怎樣,犧牲似乎都無可避免。

或許,這種或此或彼,「要經濟還是要命」的思維,本身就值得反思。

無論是新冠爆發造成的死亡,還是次生災害的悲劇,它們之間不是,也不應該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

它們對於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國家地區來說,都是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就像醫生開藥需要權衡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一樣,我們在防控疫情時,要看得更遠一些,要權衡各方麵的利弊。更好地分配資源,充分調動社會各個層麵的活力,共同努力,爭取用最小代價走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