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京要對治港體係進行“紅臉出汗”的鬥爭(圖)

8dec82477dc050a0373513255caa875c

2019年11月4日習近平在上海會見林鄭月娥 香港電台作者:肖曼

11月24日香港區議會選舉中親北京建製派候選人慘敗至今,傳出很多不同聲音,其中與北京對策相關的至少有三種:一是北京官媒第一時間的“鐵嘴鋼牙”還在繼續,二是路透社26日報道北京正考慮撤換香港中聯辦主任的信息,三是某些海外親中媒體腦洞大開,呼籲調整對港政策的聲音,甚至引用習近平的“金”句,要對治港體係進行“紅臉出汗”的鬥爭。

北京支持的香港建製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兵敗如山倒的表現,可能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北京高層自然會感到錯愕不已。但北京官媒對此仍然可保持“鐵嘴鋼牙”的規定性動作,怕的是讓已被洗腦的國內受眾受了驚嚇動搖國體。在沒有政治辯論的中華大地,“鐵嘴鋼牙”是想不說就不說,想說什麽都可以的,不容置疑。

就在北京“鐵嘴鋼牙”還在發功,仍把建製派敗選原因歸咎於“外部勢力與亂港分子遙相呼應”時,海外的一些親中媒體卻似乎能夠麵對現實說人話,甚至有些腦洞大開的跡象了。親北京的多維新聞“不能再“粉飾太平”
北京需啟動對港全麵改革
”的文章說:經此一役,希望北京可以徹底清醒,香港問題的解決已經刻不容緩,已經到了啟動治港體係全麵改革的時刻。如果繼續任由一些部門、一些人“粉飾太平”,無助於香港問題的解決和一國兩製實踐。

該文認為北京對香港多有誤判,比如:香港人盡管受夠了“亂哄哄”的香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開始支持港府,支持建製派,情緒依然存在,甚至將所有“亂哄哄”的責任歸咎於建製派的候選人。“沉默的大多數”的確有一些人站了出來,建製派的票數有所上升,但結果還是建製慘敗,因為反對派的票數增長的更多。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誤判”?多維回答說:這一方麵既體現了中央、港府仍然對於香港社會基層民意不了解、不清晰的現實;另一方麵,也是大陸媒體、中央涉港機構過去22年來“粉飾太平”的結果。風波已經到來,他們還在抱著幻想,以為香港基本盤沒變,將錯誤的認識傳達給中央和內地的民眾,結果就是自欺欺人,滿盤皆輸。
11月25日當天選舉結果出來之後,中國內地媒體一篇寂靜,即使罕有評論,仍然是各種“天下無事”的樣子。官方評論“缺位”的情況下,各種小道評論就有了發酵、傳播空間,甚至有網民稱,“正是因為香港建製派‘平暴’不力導致民意轉向”,滑天下之大稽。
香港回歸後的22年,內地宣傳部門、中央涉港機構粉飾太平,讓中央覺得香港“天下無事”,200萬人上街的報道都仍然用“一小撮人”形容,將風波全部歸結到“外部勢力上”;一點點民意變化都“如獲至寶”,結果又誤導了國內民意、高層判斷,使得問題沒有得到真正反思。

多維發表的另一篇文章直指北京在香港的失誤是方向性的失誤:香港回歸後,其人口主體已經轉變身份成為中國公民,但是既往治港的鬥爭哲學,卻不僅把居於市民過半數的泛民推到了對立麵,而且采用解決敵我矛盾的方式來解決另一種完全不同性質的矛盾,最終“親者痛、仇者快”。就算是敵對陣營中時不時冒出港獨的聲音,也隻是極少數,而且絕大多數港人也認為港獨不可能也不可理喻。
這樣的方向性錯誤,在北京涉港機構尤其是中聯辦以及香港建製派群體中尤為突出。

香港沉默的大多數用選票選擇了泛民,這樣的結果也再一次警醒北京:如果一如既往將泛民視為反對派、異見者,那是不是表示要站在香港大多數的對立麵?如果是這樣,香港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又從何談起?

該文還批評說:中央治港機構越來越淪為一個“三不管”地帶,中共十八大以來的這幾年,內地官場經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巡視組無所不在,但治港體係層麵卻一直是輕描淡寫。久而久之,不僅整個官僚體係被既得利益群體所支配,被經濟利益“圍獵”,而且為了保持原來的有利位置,甚至習慣性地避重就輕遮蓋香港的深層次問題與矛盾,以為隻要“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繼續高枕無憂,相安無事。基於這些積重難返的結構性問題,要想對香港進行徹底的改革,就必須對治港體係進行一次紅臉、出汗的“鬥爭”。

華客網:北京要對治港體係進行“紅臉出汗”的鬥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