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還要“碼”上加碼?這事胡錫進都看不下去了

某知名智庫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超九成被訪者希望健康碼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作用 ,此事引發熱議後,胡錫進都看不下去了。

他懷疑調查的科學和準確性,同時認為:健康碼的角色應該專事防疫,不應向其他領域延伸,疫情過後它應當休眠……我們不應讓防疫期間的一些高強度管理和動員措施慣性向疫情後社會過渡,那樣不利於合理使用公共資源,也不利於社會活力的全麵恢複。

胡錫進的觀點引起了大多數人的共鳴,對於他的觀點,我也大致是支持的。

如果把抗疫,比作人類與病毒之間的一場戰爭,那麽健康碼就是戰爭年代的通行證,如果戰爭都已經結束了,還把戰時通行證繼續保留,這難道不是很荒誕嗎?

健康碼等抗疫舉措應該在疫後退出,這早就成為共識,2020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也曾熱議“疫後退出機製”,掀起一波廣泛的社會討論。

雲南省公安廳大數據專家組組長劉躍文也曾公開表示,疫情期間采集的信息隻用於疫情防控工作,等疫情結束後或是指揮部下令掃碼結束,數據就將被銷毀,不留作任何用途。

所以,相關智庫的調查稱,九成被訪者讚成健康碼繼續更新和擴大使用範圍,這樣的民意明顯缺乏代表性。我實在弄不懂,這樣的調查,到底調查了誰?這些人為何對健康碼如此依戀?

從調查的具體內容看,所謂讓健康碼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作用,也經不起推敲。

調查稱,公眾最希望健康碼能夠在“衛生健康”(60.08%)、“城市治理”(59.41%)、“交通出行”(55.58%)、“文旅娛樂”(49.67%)領域發揮作用。

那就意味著,這些領域在正常情況下,也要借助類似“健康碼”手段,對人群進行甄別和分類,而這,明顯違背人人平等的現代文明理念。

衛生健康、交通出行都是基本的公共服務,難道說有些人可以進醫院,有些人不可進,有些人可以乘公交,有些人不可以乘,原因僅僅是因為某個“碼”的顏色?

文旅娛樂也是同樣,難道說進KTV也要憑某個“碼”,至於城市治理,現在各種“碼”已經夠多了,難道還要“碼”上加碼?

其實,無論對於“衛生健康”、“文旅娛樂”,還是“城市治理”、“文旅娛樂”,我們的相關立法已經很完善了,做好這些領域的管理和服務,嚴格依照法律就行了,何必要畫蛇添足?

“健康碼”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措施,是公民為了公共利益,而讓渡個人權利的不得已舉措。它絕不是什麽大數據治理的可推廣經驗,對於正常的社會運作不僅不會有增益,反而會有損害。

所以,“健康碼”一旦脫離了健康,脫了防疫範疇,它就成了脫韁的野馬,很容易導致權力的扭曲和濫用,此前,河南村鎮銀行的許多儲戶被賦紅碼,就是一個明證。

所謂“健康碼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作用”,還是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