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林毅夫發近3000字感言,曝當年為何“選擇中國”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取材自新經構經濟學院官網)

70歲的林毅夫上周在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發表一篇“七十感言”文章,文章細數他為何決定在擔任金門馬山連長時遊泳到廈門的心路曆程及從幼年成長到來到中國的經曆。他對幼時親長前輩隻能來生再謝,並稱這43年來仍惦記著鄉音與故情。

林毅夫43年前(1979年5月)在金門擔任馬山連連長時遊泳赴廈門投奔中共,被台國防部發布敵前叛逃永久通緝。林毅夫後來獲中國栽培獲得北大經濟學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農業經濟博士、耶魯大學博士後研究,成為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曾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並創辦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現為院長。

1952年10月林毅夫生於台灣宜蘭,他在70歲的生日前夕於上周發表這篇“七十感言:我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和機遇的民族複興時代”,全文約2千6百字的文章。

他說,他幼時喜歡到處逛廟會,看歌仔戲,讀漫畫書,大一點時著迷於《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經典名著。年少時看似漫無目的的涉獵讓他不知不覺認識到在中華民族的曆史長河中,每當國家麵臨生死存亡之秋,總有誌士仁人,不惜毀家紓國,拋頭顱、灑熱血,犧牲自己來挽救國家,這些故事的浸染萌發了他為民族的複興奉獻一己之力的初衷。

1971年他考上台灣大學,參加保釣運動,當年10月聯合國以壓倒多數的票數通過決議恢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按,台聯合國代表團當時先行宣布漢賊不兩立而主動退出聯合國),台灣人民甚為迷茫,在風雨飄搖之感彌漫台灣社會之際,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他從台灣大學轉學陸軍官校,希望能夠力挽狂瀾盡一名青年應有的責任。

他說,他在陸軍官校學習的四年,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中華民族的未來。認識到,民族不複興,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民族命運就不能改變。當年偏安一隅,人口1700萬的台灣在國民黨的統治下,雖然在經濟上可以紅紅火火,成為值得驕傲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可是對攸關自己國家的領土和民族尊嚴的大事卻毫無話語權和影響力可言,在以政治利益和軍事實力為博弈準則的國際格局麵前,中華民族的複興隻能有賴於10億人口的祖國中國的全麵發展和強大,而且,中國的發展不僅可以給台灣人民進一步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也會讓台灣終於可以擺脫百多年來作為低人一等的殖民地或作為棋子任列強擺布的命運。

林毅夫說,1975年他陸軍官校畢業,次年考上台灣最難考的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兩年碩士學業完成,1978年回到部隊,隨軍移防金門,擔任距離中國最近的馬山連連長。

林毅夫細數當年他震驚各界的遊泳海渡廈門的決定過程:

“那時,每當於晨曦薄霧和落日餘暉之時隔著一彎淺淺的海峽眺望對岸寧靜幽遠有如宋人山水畫的南太武美景,我的心潮總是如腳下岸邊的潮水般來回激蕩,我是應該留在台灣作為一名明星式的精英追求順風順水的個人仕途,還是應該聽從內心的召喚,回到未曾踏足,仍處貧窮落後的祖國中國為其發展添磚加瓦?從小對自己的期許,讓我選擇了後者”。

林毅夫說,一個人成就一件事,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祖國的欣欣向榮給了我們這代人許許多多成就個人夢想的天時,生長生活在改革開放的祖國中國則給了我們做出一番事業的地利”。“人和”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台灣時父母兄姐為供我讀書節衣縮食,許多老師、長官對我勉勵有加,回到祖國中國以後不管是在北大讀書,到美國求學,學成後回到祖國工作,也總有許多師長、領導照顧我的生活,為我的工作創造條件,以及一群相知相契直諒多聞的朋友、篳路藍縷同甘共苦的同事、少年英俊奮發向上的學生相互提攜砥礪前行,更有關山萬裏一路相伴相隨無怨無悔的妻子和一對子女”。

林毅夫表示,“回首往事,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到如今我也已經到了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年。兩岸人生一路走來所幸波濤不驚,若有所成要感謝的人很多,有不少有恩於我的幼時親長前輩已經隻能來生再謝,也有些知交仍處兩岸相隔未能促膝相談把酒言歡,這些遺憾隻能以43年猶未忘者鄉音、故情、少年誌的寸心來表白”。

林毅夫赴中國後在北京的照片。(取材自新經構經濟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