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江澤民的時代過去了:搭上時代順風車的領路人

21a7fa69b8a4c2473bbd57ac192122ac

1997年7月1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左)與當時的英國王儲、現任英國國王查爾斯(中),在香港主權移交典禮上握手。右為當時英國首相布萊爾。(路透資料照)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是帶領中共龐大黨國機製進入21世紀的人物。在他任內,中國經濟騰飛且收回港澳,被視為曆史偉業;但中共也轉為集統治及金權於一身的集團,走向世俗化。

新華社報導,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過世,享壽96歲。

技術官僚出身的江澤民,缺少中共第一、二代領導層具有的革命威望氣息。但他具備的技術及外事經驗,比起革命元老,既多出幾分官僚體係的保守,也多出幾分洋派作風的開放。

這種讓外界感到矛盾的特徵,加上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的退而不休,讓江澤民登上中共最高領導人寶座初期,一度讓人覺得,除了喜歡在外國賓客麵前大秀自己、故示開明外,他可能隻是個權力更迭時期的過渡性人物。

但江澤民上台後,先是忠實執行鄧小平“穩定壓倒一切”主張,進而在1992年中共第14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將鄧小平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為中共指導思想,並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目標。

儘管是鄧小平在背後下的指導棋,但身為棋子,江澤民忠實地聽話執行,讓六四事件後一度浮現的反改革保守勢力未成氣候,奠定中國經濟繼續走改革開放道路的基礎,更造就他直到下台前,中國經濟成長率始終名列世界前茅的政績。

更巧合者,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前4個多月,鄧小平去見了馬克思,讓江澤民可風光地代表全中國,在1997及1999年先後收回香港和澳門,獨享結束百年曆史恥辱的光環,理所當然成為他的政績。

帶領中共及中國進入21世紀,江澤民被塑造成“領路人”,自然也要提出流傳後世的政治主張。於是,“三個代表”誕生了。

“三個代表”分別是: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主張形同要中共徹底擺脫早年狂熱躁進的路線,走上按規律發展國家社會的正軌。然而麵對什麽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什麽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質疑,江澤民和中共的繼任者卻一直未給出理想解答。

因此,三個代表的“內容空洞”、“為提出而提出”的質疑始終不絕於耳,常被戲稱為江澤民的“三塊表”。

此外,在江澤民任內,中共在帶領全中國脫貧的同時,整個黨逐漸脫離了無產階級的麵貌,國有資產更快速且大規模地流入權勢者及其親屬、黨羽們手中,成為中國社會不公的根源,至今難解。

影響所及,江澤民下台10年後,中共還得動用習近平這個隔代領導人,冒著潛在但巨大的政治風險反腐肅貪,才能維持中共形象於不墜,代價不小。

江澤民走了。中國的人們,可能還記得他當時和英國查理王子交接香港主權的身影,卻不一定記得他曾提過“三個代表”,倒是知道他得為中共成為今天的模樣多少負點責任。

總之,江澤民的時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