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64. 人們懷念的,是滿懷希望的那種感覺

這兩天,大家都在懷念。但是我們為什麼懷念,我們在懷念什麼,並非不言而明的。

今天上午,在微博上讀到我一直關注的一位博主@-滇南風吹楠- 的一篇文章,他準確地說出了我的感受。

@-滇南風吹楠-
說,他從來不覺得2019年或上世紀90年代有多值得懷念,但在防疫快滿三年的時候,覺得還是有一點值得一提。這「一點」就是從1992年到大約2015年,這連續的二十三年是「一段難得的思想和文化相對比較自由的時期。」

關於這個判斷,應該不會有太大疑義。但是@-滇南風吹楠- 闡述了這段連續時期的意義,這是我之前沒有深思的。他說:

「有些對現代社會來說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必須要有這種連續的、穩定的自由時期,才能在一個一向缺乏這些思維方式的社會中發展出來,邏輯和批判性思維就是其一。」

「今天你在微博這種社交媒體上到處可見的邏輯謬誤,比如訴諸權威、訴諸成就、訴諸情感、虛假兩難、負負得正、立稻草人、紅鯡魚等等,實際上一直就是大部分中國人的日常思維方式。」

「但是只要有一個連續的、穩定的、自由的時期,邏輯和批判性思維總會像熱帶雨林里脆弱的蘭花一樣,慢慢地傳入並生長出來的。」

從個體的角度去評判一個時代,總是盲人摸像。有人當時摸到的是象牙,也有人摸到的是糞便。所以有人懷念的同時,也會有人怨恨,這是在所難免的。但不管大象在行走的過程中,不管身體的哪個部分,都是在朝同一個方向移動的。我們說的時代精神,就是這麼一個東西。

說起上世紀90年代,我不會忘記我們村西邊的那家塑料顆粒廠,它從外邊收購廢舊塑料袋,清洗之後加工成塑料顆粒。一條小河完全被污染掉了,味道瀰漫幾里遠。周邊村民的身體究竟受到了多大的傷害,是沒有辦法測算的。

我們談上世紀90年代,不能忽略粗放發展的後果。而全國層面的環境保護,其實是在2015年之後徹底改觀的。

只不過,那個時期的底色仍舊是昂揚向上、奔騰不息。大多數人是朝前看的,不是朝後看的。

就生活條件而言,我們今天跟一二十年前相比,不是小好,是大好。人們再怎麼懷念過去,也不願意再過一個月吃不了幾次肉、冬天只吃大白菜的日子。但不能說,人們對過去的懷念都是記憶濾鏡修飾出來的。

我現在逐漸領悟到,每個時代在過去之後並不會死去,而是動態地生活在人們的記憶里,與後面的時代不斷交織、碰撞。我們生活的世界,存在著過去所有時代的漣漪,就像我們的基因傳承自最古老的祖先。

讀史使人明智,閱讀現在也讓我們重新理解歷史。

那二三十年最令人懷念的,不是某項成就,不是某串數字,而是一種普遍共享的心境。

那是向灑滿陽光的高地行進的感覺,雖然空氣清冷,衣裳單薄,但是歌聲嘹亮,鬥志高昂。我們離這種感覺已經比較遠了,但記憶還沒有消失。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公共寫作的人,我也悲哀地發現,這幾年來邏輯和批判性思維正在快速地消亡。我們的精神世界似乎正在退入從前的那種混沌的狀態,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不黑不白不痛不癢之世界」。

如果說邏輯這個詞還有點高冷,批判性思維還有點驕傲,我想說的其實就是擺事實、講道理的習慣與風氣。一個顏色,紅是紅綠是綠,一個形狀,方是方圓是圓,一個數字,1是1,2是2。就這麼簡單,但一點都不簡單。

從懷舊的宿醉中清醒過來,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記憶可以成為傷感的原由,也可以成為希望的種子,端看我們如何選擇。當我說我們的時候,我到底在說誰,我現在還不知道。

那二三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那些年裡,到底孕育出多少種子?一個物種,至少需要多少種子才能延續?

或許,每一顆種子都需要把自己當成最後一顆。從未來拯救我們的,不會是別人,只會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