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成年人必看!年度最受爭議的電影,劇情抓馬荒誕

大家好,我是只推薦好片的拳姐。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悲情三角》這部電影,它稱得上是今年最具爭議的作品之一。
導演魯本·奧斯特倫德憑藉《悲情三角》,繼代表作《方形》之後,再度在戛納斬獲金棕櫚。
未滿50歲兩次摘冠,可見戛納評審團對他的偏愛。
79203f7a76ee4a3fad0f2587fa29c5b2

但同樣是揭露人性膚淺偽善的作品,《方形》口碑近乎炸裂,《悲情三角》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
法國《電影手冊》給它打出四個零的“極限差評”,《好萊塢報導者》直接怒批本片是“用膚淺諷刺膚淺”。
國內的網友也是銳評——“黃渤原來是金棕櫚導演水平”(他導演過劇情相似的《一出好戲》)
22af8f97ce894fcf87d84846219f122e

那《悲情三角》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簡單來說,就是一對職業為模特的情侶,參加了由超級富豪舉辦的豪華遊艇派對。但出人意料的暴風雨來臨,一群人被迫流落荒島,上演一場關於生存的鬥爭。
fca88a148fc64436bd8dbe5d86b66bd5

該片時長將近150分鐘,導演將故事分為了三幕,多方位對富人和資本家進行極致的戲謔和嘲諷。
對此時長,導演還解釋“希望觀眾有過山車般的豐富體驗,它很有趣,這部電影就是為成年人準備。”
ebcb71e527454c48a1e2b45617b2ebfd

對於拳姐而言,最喜歡的是第一幕的《卡爾與亞雅》,再者是第三幕的《荒島》,最後才是第二幕《遊艇》,儘管它在視覺和劇情上,都最接近“刺激”。

接下來,拳姐和大家深度拆解《悲情三角》中三幕的故事意義。
e6ceffb7929246aeb9080bf4c80c2c8a
第一幕:從時尚界的膚淺,到兩性角色的對調。

《悲情三角》雖然大量群像戲,但真正的主角其實就兩位——卡爾和亞雅。
卡爾是一位準備重回時尚圈的帥氣模特,亞雅是一位當下炙手可熱的超模、網紅。
bd8ec3b33e164f9499cac4d5cf7fab42

導演之所以將新片選擇以時尚圈為切入口,理由很直白——“時尚界對於社會學的知識瞭如指掌。”
比如關於群體偽裝。
時尚記者在卡爾等待面試時採訪他,詢問“你今天面試的是笑臉品牌,還是臭臉品牌?”
什麼意思呢?笑臉品牌是便宜貨,臭臉品牌是高奢
——一如我們在線下的逛街實感,品牌越高階,銷售員的表情就要越瞧不起消費者。
22318215c5504625af62e3e86ab225ac

這個道理在模特圈通用。
如果你代表“臭臉品牌”走秀,那就能穿著高定衣服藐視台下觀眾。
恰如時尚圈流行的那句——想要在人群中顯得高高在上,就必須展示實實在在的貴氣。
cd37d3e92eb44e559909e92861e9ce29

所以經典的一幕來了。
以卡爾為首的眾多面試男模們,在“巴黎世家”“HM”的來回切換錶情——一會蔑視、一會討好。
“服飾”代表階級,“外表”偽裝本質,導演確實把諷刺感拉滿了。
7c11d57ba1b44f62bf1a25ae1e49a0db
再者就是兩性角色的對調。
在時尚圈,男模的工資是女模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在大眾刻板的認知裡,處於“弱勢”地位。
也基於此,卡爾和亞雅約會時,會因為“誰支付賬單”而開始爭執。
24cda5cb424a45cba714e5334339e8cd

卡爾一直渴望和亞雅深度溝通關於“錢”的問題,並強調這和性別緊密相連
——女性主義明明強調男女平等,但女性和社會似乎默認約會費用男方支付。
2e201dfdd6514f4887798aa593fb45f9

但話鋒一轉,導演想討論的,已經不僅僅是男女話語權的問題。
他開始展現當互為個體的兩人結合後,如何分配權利和義務。

在冷靜對談中,亞雅承認是故意無視賬單,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她會害怕,同時也在測試
——如果她懷孕無法工作,誰會真心願意照顧她。
b50ba02830044a109b9708695c7cb3b3

而卡爾的回應則顯柔情,他希望亞雅能真正意義上的愛上他,不僅僅是喜歡,也不考慮需求。
其實仔細琢磨你會發現,卡爾不僅在收入方面和亞雅角色對調了,他在情感需求上也是。
亞雅冷靜、強勢、坦然自若,甚至還會通過勾搭異性讓卡爾吃醋。
卡爾則是更敏感、更軟弱、更為被依靠,更渴求被愛。
95339c3b679e45be8263cf011539702e

“錢”從來都只是一個引子,卡爾真正在意的不是約會誰買單,也不是男女平等的問題,而是付出與回報的不對等。
我明明用一百分的真心對你,而是永遠都以風輕雲淡的姿勢接受。
4de3884e9593414cafdca708e52b1c53

拳姐最喜歡第一幕,主要是因為在真實且平實的劇情中,感受到諷刺和思考。
這一幕有點“反版伍迪艾倫”的意思,兩個人因為一件極小的事情,從情感上升到性別、社會、再到政治,台詞的巧思讓兩人的對談充滿戲劇性。
12898dd0902448089906c0b4fd566958
第二幕:海上一場暴風雨,赤裸揭穿人性的虛偽。

影片來到第二幕,卡爾和亞雅免費搭上一架富人云集的豪華遊艇。
這裡有自稱自己賣“屎”的俄羅斯資本家,是身價超千億的頂層人物;
cbf6500681ca4f34a716fc0c8209279c

有靠賣精密儀器發家的高層,驕傲於他們的公司產品維護了“民主和和平”;
e2815293641b489fbffb0412b6f36530

有精通遊戲設計的中年大叔,剛賣掉公司是個超級富翁,正在積極“狩獵”;
b3c04a403ca84e8db4e12103e7bf294c

他們光鮮亮麗、優雅得體,在餐廳裡從容微笑地交談著。
但歲月靜好的畫面很短暫,因為導演的目的是直白、赤裸的揭露富人虛榮至極的偽善。
影片中的第二次身份置換,來自俄羅斯寡頭妻子薇拉和服務員。
因為無聊,薇拉和服務員提議進行“主僕互換”。說是提議,其實就是利用身份強制的命令——你說不?你對客戶說不?
444ce6abe4774a488b8f40001747826b

後來薇拉還要求船員上的所有員工都去玩水滑梯,揚言對方要學會“及時享受”。
她認為這是善意的恩典,全然不在乎員工們的想法——我需要嗎?
說到底,薇拉無非是在他者沒有選擇權的前提下,滿足自己惡性的樂趣。
5e1c9e3047e449ff87c7dbd3a0684ef8

還有一位委婉向領班和船長提出清理“灰色船帆”建議的女士
——儘管事實是,這是艘機動船,壓根沒有船帆。
與其說客戶是堅信自己的雙眼,倒不如說是利用財富和權力,壓迫他人和自己共謀眼前這場假相。
bc1f6a325ec646daa867922628ed773e

富人虛假的文明世界徹底被擊碎,是因為一場早有預兆的暴風雨。
船長一向對虛偽的資本家感到不屑,所以他故意選擇在風暴天舉辦船長晚宴——就是要看在對方在不舒適的環境下,如何繼續維持所謂身份的體面。

無人倖免。
f89f9c8100294ce28409641d06ad4504

白天還在玩“身份互換”的薇拉,直接在宴會上止不住的瘋狂嘔吐。
她拒絕喝純淨水,迫不及待用香檳舒緩狀態——
她固執的認為,只要自己在喝香檳,端莊優雅的形象就沒有坍塌。
61e77fc918814174becb34b17b5de1fb

最後遊艇“爆倉”,薇拉躺在被屎尿屁充斥的衛生間裡,隨著遊艇的搖晃,像個毫無生氣的物件,左右撞擊一動不動。
fde6bf496300448e9667fbef0e39dc90

其他富人們各自穿好救生衣,呆坐在遊艇上的各個角落,浸泡在一片刺鼻的污穢物中。
328ecb52349d42549be3129d08a9b4be

而當所有顧客陷入狼狽不堪的局面時,具有最高話語權的船長在做什麼呢?
他和俄羅斯寡頭在反鎖的房間裡不斷酗酒,引經據典高談闊論著各國的政治
——擺出悲憫世界的姿態,卻對“近處的哭聲”充耳不聞。
3e87ad14d14c4a0281ba505cadff9ff7

船上的中層和底層在做什麼呢?
中層嚴格遵守“顧客是上帝”的規訓,用漂亮理性的話術盡可能維持客戶的體面;
底層戴著耳機半跪在地上,面無表情地清理著客人的嘔吐物,似乎外界再波濤洶湧都與自己無關。
ccb238e7d60d448a90721694f25e23ea

一夜過後,風平浪靜,落日餘暉,海風習習,狼狽似乎從未發生過。
靠著“精密儀器”發家的夫妻,最終死在了海盜投擲過來,自己生產的手榴彈中。
一場失控荒誕的戲劇過後,象徵財富的遊艇自此分崩,亦如世界的下沉。
眾人四處流散,在一場封閉的生存空間裡,迎來身份的“變革”。
d6c4d4eb39c44f68b1aa28cd6e538b7a
第三幕:底層反殺權利反轉,重建“母系社會”。

最終漂流在“荒島”上的倖存者,只有八個人:
俄羅斯資本家、中年大叔、殘疾失語者太太、卡爾和亞雅、領班寶拉,黑人小哥,廁所管理員阿比蓋爾。
1c0deb0868ea4e379b4d7e439992f45f

在荒島的必備生存技能:捕食、生火。
八個人唯一會做這兩件事的人,只有廁所管理員阿比蓋爾。
自此,荒島上的資源再分配,階層結構開始改變——底層反殺,阿比蓋爾翻身做主人,成為了至高無上的“船長”。

她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去指揮在場的人如何進行工作分配。
這也是《悲情三角》中,第三次男女角色對調。
1d99fe68a8ec46599591f5c65910f5ff

而卡爾將帥氣的外表當成上位的“資本”時,《悲情三角》迎來了第四次男女角色對調。
他主動勾引阿比蓋爾,順利成為“侍寢者”,也得到了想要的好處
——睡在幾百萬手錶都換不來一晚的救生艇裡,和正牌女友亞雅一起吃餅乾。
那句坦誠的“我愛你,因為你給了我魚”,直接承認了人性最原始的慾望。
851fbfe49d684900887ec2209a1c5367

至於阿比蓋爾,在利用權力和資源搶走他人男朋友這件事上,也不存在一絲一毫的愧疚。
不僅會讓卡爾在公共場合為他服務,還會在卡爾提出會考慮和亞雅分手時,說出那句男性經典語錄
——“應該你做決定,而不是我。”
d453d266f3bc4be09bdff139aab410ae

面對他人對於兩人關係的私下非議時,阿比蓋爾也會理直氣壯地說“我做了那麼多,不能得到一些好處嗎?”
隨著阿比蓋爾徹底變成原先社會結構下,那個姿態強勢、趾高氣昂的角色時,我們可能會忽然頓悟
——哦,原來導演想映射諷刺的,從來不是一類人、一群人,而是所有人。
6aeab3a10f094b1498c5381f41dbf3b7
只要人獲得了絕對的權力,無論性別、出身、年齡,都會在他人虛偽又真誠的獻媚和討好中,慢慢變成霸道、可怖,沒有道德底線的人。
社會一個大染缸,誰又能孑然一身的純白無瑕?
080e1475791f44a598a08f3bda2279ae

電影結尾,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阿比蓋爾和亞雅原本是上山尋找一些食物,意外發現這個所謂的荒島,其實是某個度假村,有直梯到達酒店內部。
諷刺吧?一部分人眼裡的絕境空間,是富人世界裡的世外桃源。
bb2dff35aedb4889984485cc7ad7ce7d

更高明的暗諷是什麼呢?
是明明生機就在不遠處,但倖存的富人們因為習慣“寄生”的狀態,沒有想過自己去探索離開的生路。
8a5b0960bdcf4df7aaf7c9f73d9411cf

但在重回正常生活的選擇上,阿比蓋爾猶豫了。
她生出了殺死亞雅的噁心,以上廁所的藉口偷偷拿起一塊石頭,怒目圓睜想要從背後偷襲。
上岸,意味著阿比蓋爾權力的失去,“母系社會”結構的崩塌
——沒有男寵,沒有追捧,沒有高高在上的快感,將重回最底層任人踐踏。
a6b22babdd2340b9a0c9b65d360257d1

但最後阿比蓋爾殺沒殺人,觀眾無從得知。只有亞爾發瘋般穿梭在登山路上,被遍布的樹枝劃傷臉,典型的開放式結局。
如果阿比蓋爾殺人,無疑是慾望打敗了道德,沒殺則相反。
你願意相信哪個結局,就選擇了相信哪種人性。
9e43124d40e64b95af47884ba556ed37

最後,拳姐想給大家解釋一下《悲情三角》這個電影名字,導演說靈感是“眉心三角的皺紋”。
打一針就能撫平,也代表人們對外表的迷戀和過分信任。
我覺得更像三角形的等級制度——最開始是底層,後來登上頂峰,最後又可能回歸底層。
就像日本著名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曾經談到的觀點
——強者從前是弱者,總有一天還會變成弱者。
9919d4e13c614d60978407757ca1930e

而無論哪個國家,有著怎樣的信仰和製度,都要追求一個“能讓弱者得到尊重的”的社會。
不要再進行階級攻擊、嘲弄、戲虐、對立,要創造一個讓弱者也能安心生存的社會,同時大家也承認自己的弱小,彼此相互理解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