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51. 都在確診中,是不是乾脆早點陽算了?

能晚一點,就晚一點

你或許也一樣: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曬出了「陽」的消息。

圖片來源:朋友圈

奧密克戎傳染性很強,我們中間的很多人可能都會經歷一次感染。

那些還沒「陽」的人中,一些人已經認命,覺得戴不戴口罩無所謂了;一些人覺得與其每天擔驚受怕,不如索性陽了算了,這樣短時間內獲得對病毒的免疫力,起碼短時間內不會再次感染。

圖片來源:聊天截圖

對於這個想法,我們的建議是相反的:

陽的時間能晚一點就晚一點,最好挺過這 1 個月,於公於私,都好。

一、於公:晚一點「陽」就在為「壓平曲線」做貢獻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是傳染病在人類社會的新增病例圖。

幾乎已經形成共識的是:如果傳染無可避免,最好的情況是壓平曲線。感染速度,降低曲線斜率,讓新增病例不至於超過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

這樣大多數人在經歷一次輕症感染后,獲得短期抵抗力;少數脆弱人群即便發生危險,也有強大的醫療系統兜底。

否則如果感染速度過快,發生「快速過峰」,結果必然是醫療擠兌——大批的患者湧入醫院,發熱門診爆滿。一些患者需要排隊整夜才能見到醫生,很多患者都檢測出新冠陽性,普通門診和病房也陸續出現陽性患者
…… 甚至很多地方醫護人員都陽了。

這個曲線的斜率,和你我每個人的行為有關。

儘可能保護自己,晚一點陽,是我們為壓平曲線能做的最大的事情。

目前,我們各個城市正相繼迎來第一波奧密克戎高峰期。根據此前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等地的經驗,這個時間段可能持續 1~2
個月的時間。

二、於私:這段時間別「陽」就在保護自己和家人

如果感染無可避免,錯開就醫高峰期感染,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感染后的風險。

年輕人感染后總體是無癥狀和輕症,但是出現重症的可能性和概率並不是
0,而在事件發生之前,誰都不能百分百保證自己能絕對安全。

比如有可能發展為重症,出現持續性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嗜睡、驚厥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去醫院,甚至住進 ICU 。

如果這個時候,門診爆滿、需要在寒冬中排隊七八個小時、或者醫院沒有病床 …… 就把自己放在很大的風險中。

儘管概率很低,但萬一落在自己的頭上,就是百分之百。

況且,那些有老人、有孩子的家庭,會風險更大,更需要充足醫療資源的兜底。

奧密克戎傳播很強,一人中招,全家變「陽」是大概率的事情。

如果你家裡有老人,老人重症 / 死亡的風險本就高,更需要充足的醫療資源兜底。在中國香港 2021 年 12 月到 2022 年
12 月的奧密克戎浪潮中,80 歲以上的老人中,34.6% 的人需要住院,相當於每 10 個老人中,就有 3 個需要住院。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如果感染高峰期,重症的老人得不到及時救治,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距了。

孩子感染后儘管重症的風險非常低,但是並不等於不需要去醫院。

很多孩子不懂得表達,如果孩子高燒不退,渾身疼痛,做過家長的人應該都了解,第一時間就是想衝進醫院吧?如果這個時候,號都很難排到,到時候一定是很著急的。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避開開高峰期感染,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裡人。

雖然奧密克戎傳染性極強,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波感染,但是還是要繼續做好防護,讓自己「陽」的時間,能晚一點,就晚一點。

這樣,從整體上看,就能減緩新增,壓平曲線;對於自己來說,即便萬一發生重症 /
危急情況,也有強大的醫療資源可以兜底。

或許從來沒有其他事情,像在傳染病面前一樣,我們彼此之間的命運聯繫如此緊密。

每個人既是病毒的受害者,也是病毒的傳播者,每個人的行為都決定著疫情的形勢。

所以這段時間,我們號召每個人——

繼續保護好自己。戴口罩 / 勤洗手 /
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即便感染,也減少接觸的病毒載量。

打疫苗。沒打疫苗的人儘快打,有條件的接種第 4
針,即便感染,也最好是打疫苗之後感染,降低重症風險。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當下,我們只需要人人都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