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厘清新冠死亡界定:呼吸衰竭才算數 民眾自救一藥難求

中國厘清新冠死亡界定:呼吸衰竭才算數,民眾自救一藥難求 https://t.co/CeLPRU7KG6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December 21, 2022

截至12月20日,中國新增3049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病例,較前一天多近四百起。當天沒有新增死亡病例,當局反而核減了一起死亡個案。當局針對近日新冠死亡個案偏低引發爭議,厘清新冠死亡的判斷標準。隨著防控鬆綁,全國各地的退燒感冒藥供不應求,有藥廠預計要兩個月後才能緩解。

中國新增的本土確診仍然以廣東占最多,有1171宗,超過一半來自廣州,其餘主要分布在深圳、珠海和汕頭等。其次是北京,新增544起本土病例。

中國國家衛健委公布12月20日沒有新增死亡個案,並且核減一宗北京死亡個案,即中國累計死亡個案減至5241宗。

近日新冠死亡個案數量偏低引起輿論關注,有網友以殯儀館超負荷為例,認為實際死亡人數與官方數字有很大出入。

當局不把基礎病心髒病歸類新冠死亡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12月20日在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記者會上,厘清新冠死亡的判斷標準,強調不回避新冠的危害性,同時要科學看待。

王貴強說:“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導致的死亡,那麽歸類為是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礎病,譬如心腦血管疾病、譬如心梗等這些疾病導致的死亡就不把它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關注中國大陸疫情的台灣醫生薑冠宇對美國之音表示,台灣衛生當局一向把這兩種情況並列。

薑冠宇說:“在台灣,隻要你在(逝世前)60天內感染新冠都會當成是新冠死亡。譬如說車禍當然不會算在內。60天內若與新冠急症或後遺症有所關係的話,都會算進新冠死亡案例。”

他認為,中國大陸當局厘定的標準不合理,相信目的是希望數字上“好看”。

薑冠宇說:“若連急性後遺症都不算的話,(死亡個案)至少會少掉一半以上。這是為了麵子好看,為了粉飾太平而已,但事實上,它會低估新冠後遺症(長新冠)的情景。”

旅居美國,具有醫學背景的中國時評人“橫河”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中國當局的決定並不是基於科學。

橫河說:“對於中共當局來說,它要證明無論疫苗還是封城措施它都有優勢,所以它必須降低(新冠)的死亡率。如何定義流行病的死亡率(在中國)從來都是政治決定,從來不是科學的決定。在整個解封過程當中,當來沒有征求醫學工作者,包括醫護人員的意見。對於中共來說,準確的疾病數據是沒有意義的。”

“早陽早好”或造成災難後果

對於有人認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株後多數為無症狀,因此接種新冠疫苗不如靠感染奧密克戎產生抗體。北京大學的專家表明,雖然相比其他變異病毒株,奧密克戎致病性有所減弱,但仍有引致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不建議民眾抱著“早陽早好”的想法故意感染奧密克戎,以免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人,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秩序和民生,以及對醫療機構造成巨大壓力,呼籲民眾盡快完成疫苗接種。

時評人橫河也警告,所謂的“早陽早好”可能造成災難後果。

橫河說:“西方國家在控製疫情的早期會以拉平‘峰值’為目標,確保醫療係統不崩潰。現在中國大陸傳出一些省市,像江蘇和上海,似乎是讓大家都感染一次,‘長痛不如短痛’這樣的話醫療係統肯定崩潰。”

中國國家衛健委強調,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當務之急,仍是保障好群眾就醫用藥、擴大醫療服務供給、增加相關藥品供應。

中國退燒藥一藥難求的情況持續。湖北、山東、浙江等地都承諾增加退燒藥物布洛芬的產量。北京、南京等地實施退燒藥拆散銷售政策。貴州貴陽市政府更要求確診民眾如果無症狀不要用藥,並呼籲民眾不要囤藥。

中國藥企料退燒藥短缺將持續兩個月

中國製藥企業“康芝藥業”在12月21日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中表示,由於各地出現恐慌性搶購,曾出現短暫缺貨,近期已加大發貨量,預計退燒藥供應不足的情況2個月之內能緩解,隨著中國當局幹預和調控,有可能提前。

“康芝藥業”又說,雖然退燒藥吃一兩顆已能退燒,但民眾多傾向買一盒或一瓶藥,加上人口基數太大,即使藥廠已加大產量仍未能滿足十多億人口需求。

時評人橫河表示,過去數年,中國禁止商店賣感冒藥。現在當局突然準許民眾自行買藥,導致供不應求。

橫河說:“藥廠不能夠生產,因為你沒有市場,所以工廠必須減產。這次開放是上麵‘拍腦袋’決定的,整個醫療係統沒有準備。藥物也沒有準備,現在一開放就買不到藥了。工廠趕緊生產是來不及的。一定會有過渡期。一個月之內大城市可能會逐漸增加供應,但是要滿足全國的需求可能還要一兩個月以後。”

橫河認為,中國人搶購退燒感冒藥反映了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隻好以自救方式度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