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吳瑟致觀點》中國經濟動盪不穩 兩個月內習近平政策大轉彎的真相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圖:翻攝自人民日報(資料照)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圖:翻攝自人民日報(資料照)

2022年邁入尾聲,中國2023年的經濟規劃重點為何受到關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日前召開,這是中共每年都會舉辦的例行會議,主要目的是要盤點過去一年的經濟問題,以及擘畫未來一年的經濟目標,可以說,會議結論內容是觀察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今年的經濟會議會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過去近三年疫情因素,中共強行「動態清零」路線,經濟發展出現加速崩潰的跡象,再加上習近平在第二任期時,強化對內產業及市場的監控動作,社會動能已逐漸削弱,中國經濟何時才會觸底反彈?恐怕不太容易。

中國經濟陷入困境 髮夾彎寄希望於民營企業

今年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論,和過去歷年會議有著不同的重點,除了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之外,更一改習近平過去一年打壓民營經濟的作法,轉向支持「發展民營企業」,習近平在會議中強調「支持民營企業,民企是自己人」,有意對外釋放出中共經濟開放的立場。會議報告中,雖然仍提及「毫不動搖鞏固發展公有制經濟」,但也強調了「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言下之意,當前中國經濟陷入難題,中共寄希望於民營經濟能突破重圍。

回顧過去中國經濟問題,習近平一意孤行推動嚴格的封控措施,封城與停產停工的結果,導致生產力脫落,以及市場消費的疲軟現象,連同過去經濟增長仰賴的房地產行業,都陷入斷頭的危機。除此之外,過去兩年,中共加強對內經濟監控的力道,無論是網路、教育培訓業、平台經濟和數字經濟等都面臨多重的打壓,可以說,中共已從「政府輔助經濟」的角色,轉為「政府控制經濟」的方向前進,這不僅削弱了民間動能,更逼迫外資從中國潤出去,原本帶動消費的人口紅利也發揮不了作用。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改革開放至今已逾四十年,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兩個特性,一是對外經貿的鏈結,吸引外資、擴大出口,這帶來快速累積資本及提升經濟實力的成果,其二是房地產的淺碟式操作,熱錢湧入、基礎建設投資擴大,同時刺激了短期資本流動及財富累積,當然也觸動消費市場的動力。然而,過去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也是抑制發展的軟肋,隨著國際情勢對中國愈來愈不利,吸引外資的邊際效益正在遞減,再加上疫情的衝擊,資本潤出讓房地產陷入泡沫危機,許多房市投資血本無歸,背後的金融問題更是嚴重。

外資加快潤出中國 企業回心轉意的動力不足

面對中國經濟危機,習近平當然是如坐針氈,尤其是邁入前所未有的第三任期,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也攸關著中共統治的正當性,「白紙革命」的社會反動力量,不得不讓他暫緩「國進民退」的推動步伐,轉向對民營經濟的重視態度,試圖喚回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及期待,尤其是希望外資企業能回心轉意,回到中國加大投資,一來提升產能,另一是促進社會就業,總體目標無非是要減少經濟的不確定性,同時快速恢復經濟成長速度,可以說,民企及外資是習近平的救命丸。

問題是,北京當局要找回經濟動能,並不容易,過去「房地產、金融、政府投資」的三角發展模式似乎已難再續,要尋求經濟發展模式調整,恐怕要建立新的循環路徑,但是,全球經貿形勢的發展重心,包括科技研發、產業創新、金融動能等面向,中國都面臨著難以突破的困境。更不用說,中共要全面穩定市場運作的工具相當有限,消費與需求端都陷入疲軟的跡象,就連地方債務問題都要由中央來埋單解決,經濟問題被消極延後卻沒有根本性解決,倘若消費市場、資本流入一再低迷難起,恐怕中國會出現災難性的經濟危機。

事實上,中國很難再回到過去的經濟榮景,主要關鍵在於,國內外環境已有巨大的轉變,中國國內勞動成本攀升,企業投資已有鬆解的跡象,許多外資企業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在中國市場之外、增加對其他國家的投資佈局;除此之外,國際情勢丕變,美中關係持續下探,美國對中國在經貿、科技的圍堵動作愈來愈大,縱然兩國關係有可能和緩,但對抗與競爭的格局已難再轉圜,中國要藉由緩和對外關係來喚回招商引資的吸引力,恐怕效果有限,許多跨國企業都會重新考量市場投資的政治風險。

持平而論,中國因為過激的防疫手段,以及由上至下的市場監控,不但澆熄了經濟創新的動能,許多陷入經營危機的企業也難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就算現在已經開始全面鬆綁防疫措施,以及有意重回擁抱民營企業,習近平要調船頭「政策加力、強化信心」,也很難讓過去受到經濟重傷的行業回心轉意。現實上,企業經營及社會就業也不會因此而馬上復甦,更遑論今年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發展模式的調整,方向為何依舊是個謎,中國自力更生的能耐有限,結構改革也是問題重重,難以樂觀。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日前召開,這是中共每年都會舉辦的例行會議,主要目的是要盤點過去一年的經濟問題,以及擘畫未來一年的經濟目標,可以說,會議結論內容是觀察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中國經濟陷入困境 髮夾彎寄希望於民營企業今年的經濟會議會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過去近三年疫情因素,中共強行「動態清零」路線,經濟發展出現加速崩潰的跡象,再加上習近平在第二任期時,強化對內產業及市場的監控動作,社會動能已逐漸削弱,中國經濟何時才會觸底反彈?恐怕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