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美首階段經貿協議 可能是一份最終協議

打了將近兩年的美中貿易戰,終於在雙方簽署經貿協議後宣告停火。雖然各方都認為這隻是暫時性的“停戰”,距離持久和平還遠的很,但媒體仍習慣性的喜歡評論輸贏。然而競爭既然尚未結束,論斷輸贏實在言之過早,況且許多其實是觀點或預期的問題:因預期為滿杯故“隻剩半杯”算輸,與預期為空杯故“還有半杯”算贏,同樣都缺乏說服力。

但評估雙方得失卻是有必要的,因為牽涉到事件未來的可能發展。這同樣要小心避免掉入預設立場的陷阱。貿易戰並不是零和賽局,觀察者必須理解美國所“得”並不就是中國所“失”,反之亦然的邏輯,而且還要注意長、短期影響,才能真正客觀的評論。

美國部分比較容易。如果以貿易戰前後作標準比較,那麽既迫使中國更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免除技術轉移風險,也打開中國金融市場,更讓中國增加進口,所得豐碩;美國股市續創曆史新高,不是沒有道理。所失之處,有謂關稅未降,讓消費者與企業還要繼續負擔更多費用,影響美國經濟。這沒錯,但影響是雙麵性的,關稅增加國家稅收,能讓在國債利息壓力下喘息的聯邦政府減少企業稅減稅的失血,這部份其實是打平。

至於所謂未能迫使中國取消“補貼”製度,是大失敗。可以這麽說,因為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軟肋,這協議未能讓中國一刀斃命。然而,還有所謂“第二階段”談判可以補強,不是嗎?川普一直強調這是個“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協議簽署後雙方將立即展開“第二階段”協議的談判。各界多認為那個深水區的主題就是“補貼”。

要評估中國的得失就比較困難,要看從甚麽角度。如果隻直觀美國所得,就會認為中國讓步太多,比較極端者甚至論斷這是“不平等條約”。沒錯,條款中表明“中國應”如何如何者達82次,“美國確認”給予同等待遇者隻有28次;但如果真的要拿鴉片戰爭戰敗後的“南京條約”來比,那麽“美國確認”給予同等待遇的條文是一次都不會出現的。

川普曾反擊美國國內批評者,認為他們根本沒看過協議內容就開始批評。我們不知道真相是否如此,但先翻閱協議文本再評論,的確是觀察者應該有的態度。然而,取得這份之前嚴格保密的文件後才發現,這是個大工程。

這份中文版標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的文件,共分八章,88頁,含附錄與附件字數多達32,000多字,內容之繁瑣細密,已經到了“執行細則”或“操作手冊”等級,令人歎為觀止。不隻規定要做什麽、如何做,甚至連完成時間與上網公告都規定的清清楚楚。附錄所列出來的清單,詳細到隻有實際從事業務的業者才能理解的程度,例如附錄二有關乳品部分提到“若產品采用了巴氏殺菌工藝,允許標識為“巴氏殺菌調製乳”向消費者出售”。

問題就來了。這份協議,真的隻是一份“階段性”的貿易協議嗎?會這麽質疑,是因為這份協議實在太“大”了。所謂“階段性”的貿易協議通常具有過渡性質,不應該那麽細密完整。

這是個最終協議的文本。合理推論,就是那份整合美國對中貿易實務與要求,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操刀的“大協議”。更明確的說,就是去年5月被習近平退回,引發後續川普連續的極限施壓,最終在去年10月達成妥協的修正版。

什麽地方妥協?這個談判內幕可能要很多、很多年之後,才會解密而讓世人知悉。但若長期觀察談判脈絡,可推論美國讓步之處,就是不再要求中國放棄“補貼”製度;用來交換的,就是兩年內中國增加進口2,000億美元商品和服務的清單。

這就表示所謂“第二階段”的談判或許會有,但談判會不會有結果,卻不一定。協議文本中沒有提到相關安排,隻有第八章“最終條款”的第8.2條規定“雙方可以經書麵同意修訂本協議”。如果不修訂,沒有罰則,中國隻要切實遵守條文規定,美國不能再度提高關稅施壓。美國唯一的籌碼,就是現行關稅的誘因:如果中國願意讓步取消“補貼”製度,美國將取消全部關稅。

但中國會讓步嗎?如果會,貿易戰就不必打得那麽辛苦了。“企業補貼”是中國產業政策的重要工具,透過“補貼”,抵銷企業進入高科技新興產業所冒的風險。如果放棄,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改革容易落空。

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策略,就是推動從傳統產業向新高科技產業轉型,企圖以技術革新,帶動經濟發展的再一次躍進。因為這兩者創造利潤的差異,就如同智能手機的代工製造,與設計研發間的重大差距。從這個角度,然後帶入美中戰略競爭格局,才能理解這份經貿協議到底代表什麽。

美國要阻止中國經濟超越,就要阻止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讓中國繼續留在幫美國高科技業者代工的層級。科技戰為什麽那麽重要?為什麽否定“中國製造2025”?關鍵就在這裏。但打擊華為、海康威視、大疆等先進高科技企業隻能治標,迫使中國取消補貼製度才是治本。中國守住了“補貼”,這份經貿協議就不是中國版的《廣場協議》,即便外觀看起來還真有點像“不平等條約”。

因此,中國表麵上雖然所失甚多,但所得之處卻是關鍵性的。

第一,守住了“補貼”的底線,中國仍可透過政策補貼推動產業升級的結構性調整。這意味著中國GDP繼續增長以至超越美國的機會仍然存在。

第二,不確定性雖未完全消失,但減少很多。雖然美國仍對大量中國商品增收高關稅,而且短期內取消的機會低,但企業擔心的不是高關稅,而是不確定性。

第三,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增強,連結更深,這將影響美國對華鷹派主張的“脫鉤論”。“脫鉤論”近來已轉變為“選擇性脫鉤”(selective
decoupling)或“部分脫鉤”(partial
disengagement),亦即在紡織、家電等領域維持現有的貿易關係以維護美國消費者利益,但在高科技領域脫鉤,切斷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研發基礎。可以預期在“科技戰”戰場美、中將繼續塵戰。然而所謂“選擇性脫鉤”在操作麵上不容易切割,在概念上也與貿易關係的增強背離。至少對兩年內增加進口2,000億美元商品與服務的買主,不好一直擺臭臉。否則中國人全麵抵製美國產品,官方準入也沒用。

第四,技術上強化了中國在智慧產權保護與金融改革的進程。這部分是很有趣的。因為這些是中國推動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配套,但也是遇到既得利益者強大阻力而績效不彰的地方。協議中巨細靡遺的“執行細則”,等於美國頂尖律師組成的顧問團幫中國訂定保護知識產權的程序與方法,破壞中美貿易關係的大帽子,也將迫使暗中抵製的利益集團不得不改弦易轍。引進新競爭者,則強迫落伍的金融體係不得不升級。這將有利於中國鼓勵創新與創業的產業結構調整。

因此,可預期中國將認真執行《中美經貿協議》的規定,去年互征關稅戰火四射的場麵將不複見,但所謂“第二階段”的貿易談判也不容易有所進展。美、中貿易關係,至少在美國大選前將保持穩定。至於選後,就要看誰當選美國總統了。

比較難以掌握的,反而是協定生效後的外溢效果。中國承諾兩年內增加進口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如果中國繼續保持原本貿易夥伴的貿易關係與貿易量,那自然增長之外的需求從哪裏來?即便轉為戰略庫存量也大了些。美國農民難道不擔心兩年後中國不繼續購買那些被迫增購的農產品嗎?尤其在大豆與玉米的播種季前。中國對美國例外性的開放,歐洲國家難道不眼紅嗎?日本、俄羅斯、印度…會怎麽想?世界前兩大經貿大國間的經貿協議將影響全世界經貿秩序,未來變數仍多,需繼續觀察。

華客網:中美首階段經貿協議 可能是一份最終協議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