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氣球對美發政治信號 德媒:中國能隨時闖入美國領空

b2d1746f977e769419fcc80b971262a2

中國偵察氣球對美發出政治信號,中國有能力隨時闖入美國領空。(圖/路透)

近日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飛入美國領空遭到擊落引發全球關注。德國媒體認為,這個偵察氣球是北京向華盛頓發出的政治信號——中國有能力隨時闖入美國領空。在擊落偵察氣球後,美中雙方的反應顯示誰都不希望事態升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隻是推遲訪中行程,並未取消。此一小事件造成恢複美中關係進程受挫,也能證實雙方關係已極為脆弱。

《德國之聲》引述《法蘭克福彙報》評論稱,人類曆史有多長,間諜行為就存在多久,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因此在有新的間諜事件曝光之後,所有大國都很能沉得住氣,不會輕易陷入道義上的憤怒。這次中國偵察氣球飛越美國西部重要軍事設施高空,華盛頓和北京也都處理得相當理性。

中國外交部聲稱高空無人飛艇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其嚴重偏離預定航線,屬於“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情況”,這種反應也完全在外界的預料之中。不過,對美國而言,偵察氣球可以視作北京向華盛頓發出的政治信號——中國有能力隨時闖入美國的領空。

其實美國剛發現最初幾天並沒有將偵察氣球擊落,直到媒體大肆報導,在民間輿論開始發酵後才予以擊落。評論分析稱,人們會認為氣球不過是一種過時的間諜手段,在衛星時代早已不合時宜,因此雙方因此都不想要事態進一步升級。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對《德國之聲》表示,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他們覺得藉著氣球問題在與中國談判中獲得一些話語權,因此沒有取消對布林肯對華訪問,隻是推遲了行程,這似乎是一個有用的折衷方案。如果因而取消,可能被指責為“反應過度”,僅僅是推遲問,就為恢複對話保留了一扇窗。

宋文笛認為,事件的發展表明,中美之間的政治基礎是極不穩固。如果即使是這樣一個相對較小的事件也能破壞期待已久的高級別訪問,這表明中美之間仍然很難將對方視為可靠的長期合作夥伴。

宋文笛建議,中國應該想辦法改善與美國國會的關係。他提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Edward
Price)曾說,推遲訪問的決定是在與機構內的夥伴以及國會協商後作出的。”這暗示著美國決定推遲此行的主要原因與國會的壓力有關。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係副教授莊嘉穎也認為,美中之間的關係現在相當緊張,對彼此存有高度的懷疑態度。因此,任何看似微小的事件都很容易使關係複雜化。雙方間的信任已經被削弱,需要付出真正的努力才能重新建立。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