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兩次離婚 破產自殺 被關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紅了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

深夜,一栋高门大院的灯刚熄不多时,门突然吱呀呀地开了。

一个穿着睡衣拖鞋的美丽姑娘蹑手蹑脚地遛出来,趁着夜黑风高,急匆匆地跑出了城。

第二天,大街小巷的小报上,报道的全是这位女子私奔的事——

大名鼎鼎的裘天宝银楼三千金裘丽琳,跟一个戏子私奔啦!

当然,这戏子也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代名伶——“麒麟童”周信芳。

“北有梅兰芳,南看麒麟童”,周信芳赫赫有名,但社会地位实在没办法跟裘家比。

为了这场私奔,裘丽琳彻底与自己的豪门家族决裂。

1936年11月,裘丽琳狼狈在戏院的戏箱里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而这个注定与“戏”结缘的女孩,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周采芹。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她被称为“东方赫本”,还是公认的“上海的女儿”。

她在欧美世界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属于华人的传奇。

01 私生女到华裔“邦女郎”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周信芳取诗经里的这句诗为女儿起名,意为雅才高致。

但刚出生时,周采芹其实算是“私生女”,因为周信芳还未与第一任妻子离婚,这让她从小就听惯了难听的风言风语。

八岁那年外祖父离世,周采芹第一次回到母亲娘家,却被安排走在所有男丁的后面。

周采芹不解又气愤,写了篇激昂的小作文《为伟大的女性而战》。

这种倔强的个性延续到青春期,却也助她走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境地。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17岁时,周采芹在母亲的支持下顺利考入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学表演,是这所海外顶级院校的第一位华裔学生。

临走前,父亲送给了她一本自己誊写的剧本《文天祥》,嘱咐说:“永远不要忘记你是个中国人。”

周采芹想不到,这是她此生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到了英国,因为这张黄种人的脸,周采芹处处受限。

即便成绩优异,也难免备受白眼和欺辱。

有人讥笑她,“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演出机会,因为伦敦的舞台上不需要一张东方人的脸。”

周采芹继承了母亲的不服输,主动到处写自荐信。

正巧台湾一家京剧团队来英国演出,周采芹被选为主持人,大放异彩,落落大方地用双语hold住了全场。

英国报纸报道这个新闻时,形容她为东方“奥黛丽赫本”。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不久后,她就接到了全英国最有名的制作人的电话,邀她试镜音乐剧《苏丝黄的世界》的女主角苏丝黄。

命运的垂青,就这样从天而降。

1959年,凭借苏丝黄这个角色,23岁的周采芹竟一飞冲天,红遍整个英国。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这可不是夸张。

当时著名的伦敦西区威尔士剧院,高高的灯箱广告上,她的名字闪耀了整整三年。

她甚至引领了时尚潮流,不少欧美女人开始模仿起了她的装扮,对黑长直、旗袍起了兴趣。

大街小巷都是她的海报,她唱的歌被选进了全球大巡演,伦敦动物园的小豹子一出生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她还出演“007”系列电影,成为了第一位华裔邦女郎,比杨紫琼早了整整三十年。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男有李小龙,女有周采芹”,可见她在欧美人心中的地位。

她出入上流社会,得了个著名的英文外号——“一米五的炸弹”,意指来自东方的霹雳娇娃。

然而风光之外,她却已经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

02 别评价我“迷人”!

周采芹向往父母那样因爱结合的婚姻,不到二十就结婚生了孩子。

然而这个来自香港的商人丈夫,婚后原形毕露,暴躁专制,还大男子主义。

他不允许她读书工作,要她在家做贤妻良母。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周采芹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自然难以忍受这样的控制,与他离婚。

靠《苏丝黄的世界》成名后,周采芹又与这部剧的导演志同道合,再次结婚。

可婚姻这件事实在难以评说,两人仅同路三年便分道扬镳。

周采芹索性放弃了结婚。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她终于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婚姻,特别是她这种个性鲜明又极度自我的人。

闺蜜说她对男人的态度非常有对抗性,她喜欢赢,她则解释说,“因为我不需要男人供养。”

在百老汇演出时,有圈内大佬一边调情似地夸她“charming(迷人)”,一边对她毛手毛脚。

她不惯着,大骂给老娘滚开。

“我不喜欢别人评价我“迷人”,这表示顺从,女人为什么非要温顺,乖巧?”

在片场受到白人的歧视,周采芹也不认为自己就低人一等,“我有我的分量,不是一堆谁都能碰,谁都能动两下的肉!”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然而作为最初勇闯白人世界的东方人,有太多偏见是凭她一人之力无法改变的。

彼时东西方交流不多,西方作品里描写的亚洲人,女的全是妓女,男的要么是流氓要么是劳工。

除了这些带着刻板印象的角色,周采芹别无选择。

她抗争过,拒绝出演丑化华人的角色,却只得了个“硬饼干”的外号。

名声不好,机会就更少了。

就在这时,她人生中最大的危机,猝不及防地来了。

03 精神病院的暗黑时刻

1975年,年过40岁的周采芹在英国的演艺事业已经开始有了颓势。

而国内,更是百般动荡。突然有一天朋友告诉她,父亲周信芳自杀了,母亲裘丽琳因为迫害,被扔在华山医院的走廊里死去。

周采芹脑子一空,呆楞当场。

她悲痛欲绝,深受打击,被巨大的悲伤笼罩。

第二年,现实的危机也突如其来,英国经济危机爆发,房地产崩盘。

当初被人忽悠,她几乎把钱都投入了房地产,一夜间破产失去了所有,就连自己的房子也被收走。

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打击,摧毁了她所有的骄傲,走投无路之际,她想到了死。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一天夜里,她吞安眠药自杀被人发现,在病床上躺了17天。

又因为精神恍惚被送进精神病院,整天跟病友们一起沉默不语地编织篮子。

有一天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清醒过来,“我是吃开口饭的人啊!”

之后的四年,她去了美国从头再来,投奔在那里开餐厅的弟弟。

但姐弟俩都是硬气又自我的人,相互不太对付,于是放弃投靠的想法,自力更生。

为了生计,她从最底层做起,当服务员、做图书管理员,到保险公司当打字员,穿从二手店淘来的便宜大衣和塑料靴子。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有一天,她突然从一个来借书的男人眼里,看见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亚洲女人,这一刻她百感交集——以前那个光彩照人的女明星已经死了,如今的她无人问津,寂寂无名,泯然众人。

但,梦想未死。

年过四十的周采芹决定忘掉过往的一切,重返校园,钻研舞台剧。

她白天工作,晚上去哈佛借读,到塔夫茨大学进修戏剧硕士,一度累到吐血。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重回伦敦,她早已被璀璨的舞台抛弃,周采芹干脆跑到有“穷人剧院”之称的剑桥剧社当演员,专为监狱和社区的人演出。

那三年虽然艰苦,却是人生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刻。

当内心开始充盈起来,好运也就不远了。

04 涅槃重生

1981年,国内百废待兴,正是缺少优秀教师的时候。

离开故土三十年的周采芹应邀回国,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老师,也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几年后,她终于走进了自己上海的旧居,看见父母的照片,久久下跪,泣不成声。

少小离家,踏过泥泞,历经艰难,再见却已是天人永隔。

好在,她的人生从此经过风暴,涅磐重生。

1993年,57岁的周采芹进军好莱坞,杀回欧美世界,出演了一部演绎亚裔大家庭随时代变迁的电影《喜福会》。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她很自豪,“我是好莱坞电影里第一个真实的东方女人形象,这毫不夸张……我是反抗者,虽然代价很大,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几年后,她的身影出现在《实习医生格蕾》和《神盾局特工》里,还一举拿下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

后来,又与巩俐、章子怡出演了著名的《艺伎回忆录》。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2010年,李少红筹备翻拍新版《红楼梦》,选角历时三个月,整个娱乐圈暗流涌动,所有人蠢蠢欲动。

只有贾母这个角色,无人有异议。

李少红说,“这个角色就是周老师的,闭着眼睛是只猫,睁开眼睛就是一头狮子,不是她是谁啊?”

两次离婚 破产自杀 被关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红了

没错,我看完周采芹的传记纪录片《上海的女儿》也是这个感觉。她这一生,真的“扣人心弦”。

一直到现在我记得她在纪录片里笑着自述自己有几个小秘密:

一是不要选容易的路;二是跌倒了,站起来继续走;三是最困难的时候,去学习新东西。

这是她周采芹,一个满身傲骨的上海名媛,历经半生辉煌,半生沧桑得来的宝贵人生经验。

跌宕起伏,轮回与变迁,个人在时代面前永远是渺小易碎的。

只是请你记住,走到任何穷途末路,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華客|新聞與歷史:兩次離婚 破產自殺 被關精神病院的女星又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