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紐時:麵對疫情引發的歧視,歐洲華人選擇站出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荷蘭跟不少歐洲國家與地方相似,一部分荷蘭公眾暴露了對中國和華人的刻板印象與標簽化——“髒亂差的中餐廳”、“雇傭非法移民”、“廉價勞動力”等等。

2月7日,荷蘭Radio 10電台播放針對華人的改編歌曲,曲名為 “預防病毒不如遠離中國人”(Voorkomen is beter
dan Chinezen),電台DJ Lex
Gaarthuis呼籲大家不要吃中餐。同日晚,在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校園學生公寓電梯裏出現了用英文寫的“中國病毒”(Chinese
Corona)字樣,中國學生房門上的國旗也被撕毀。

此類現象存在已久,令人憤慨卻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意外的是,事情很快出現翻轉:當地華人這一次選擇為自己發聲,荷蘭社會也聽到了華人的聲音。

當天晚些時候,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反對因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歧視。次日,由荷蘭華人媒體平台荷樂網帶頭起草請願書,試圖將問題擺到荷蘭政府麵前,希望整個社會直麵歧視。接下來的幾天裏,荷蘭各大媒體相繼報道這些事情的不良影響,話題#ikbengeenvirus(#我不是病毒)也成為熱點,大多數荷蘭公眾群體都為之感到恥辱和憤怒。

隨著事件不斷發酵,10日,電台DJ Lex Gaarthuis在晚間節目中用2分鍾的時間表示道歉,荷蘭達人秀節目(Holland’s
Got
Talent)的評委Gordon也在電視節目中為自己6年前嘲笑中國選手的行為表示道歉。11日,荷蘭警察部門收到上百個關於Radio10歧視歌曲的報案,荷蘭公檢機關(OM)決定對歌曲作出違反刑法的定性,並展開刑事調查。12日,越來越多的華人家庭向荷蘭幼兒園和小學提出要求,禁止傳唱歧視中國人口音和樣貌的童謠“Hanky
Panky Sjanghai”。14日,簽名請願人數累計到5.6萬餘名。

在捍衛自己的過程中,也發生了駭人聽聞的事情。22日晚,在荷蘭城市蒂爾堡,一位24歲荷蘭籍華裔女子在電梯間遇到四五名男子,在她麵前大聲唱歧視華人的歌曲,女子在製止該行為後遭受暴力對待,醒來後身上多處有刀傷。目前事件已經在警方立案,正在調查。這位女子的勇氣令人感到敬佩,也可能終將會帶來改變。隻是這一次,代價太過慘重。

筆者自從來到阿姆斯特丹留學,一些本地人會跟我講,雖然荷蘭華人移民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現在也有10萬多移民在這裏安居樂業,可是我們常常聽不到他們的聲音,生活中許多華人秉承著“不給他人添麻煩”的心態在這裏低調謹慎生活。麵對不公、偏見和質疑,華人通常選擇沉默。

但是隨著語言、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從政,為華人群體發聲,華人不再是“沉默的群體”。正如一位當地華裔社會活動家告訴我:“我們(中國人)希望這一次荷蘭主流白人群體為錯誤的行為承擔責任,聽到我們的聲音。”

微信群、公眾號與一些當地社交媒體在該事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也不容小覷。幾家荷蘭主流華人媒體平台自新冠病毒暴發至今的做法值得肯定,通常不傳播謠言,不擴散恐懼情緒,在報道反種族歧視事件時實時跟進,倡導大家保持冷靜和理智。在描述事件和輿論反應時,他們還反映了主體荷蘭公眾的態度,勸解華人公眾群體切勿因憤怒失了友善之心,合理合法提出訴求。

在當前恐慌的蔓延速度比疫情還快的當下,這些理性的聲音至關重要。隨著病毒不斷在全球範圍內擴散,部分地區疫情升級,歧視行為的數量和暴力程度也逐漸上升,甚至波及到其他亞裔族群,疫情成為了種族歧視的溫床。盡管多家媒體新聞標題為“種族歧視蔓延全球”,但我並不認同。歧視的心態始終都存在,無論是針對某個種族、膚色、地域還是某種特定行為。在公共危機來臨時,個體的自我保護意識上升,怕他性隨之升高,與其將這種扭曲的心態歸結為人性的軟弱和對未知的恐懼,更像是為社會排外心態和個人不妥行為尋找合理化的借口。

人類對傳染類疾病的恐懼和對攜帶傳染病病人的詬病始終存在。由於傳染類疾病通常病因不明,傳染源複雜不易追蹤,恐懼往往因此被具象化的投射在某個體或群體身上。1900年淋巴腺鼠疫蔓延舊金山,美國衛生局對唐人街的房屋展開大肆消毒、或摧毀,並提議在Mission
Rock島強行對華人進行隔離,全美排華情緒升至極點。而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則被象征著“吃野生動物”、“自作孽不可活”,因疾病而被汙名的不隻針對某個種族、階層、地域,還有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社會群體。

此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因傳染病引起的種族歧視現象也和不同文化中個人健康衛生理念差異有關。在許多亞洲國家,因為空氣汙染而選擇戴口罩出門是常見現象。而在德國、法國和荷蘭等國,華人華僑在出門戴不戴口罩這件事上,是“手足無措”的。國內的媒體大力呼籲“必須佩戴才允許出門”,歐洲本地居民則並不認為戴口罩是必要的,除非是在嚴重生病的情況下,尤其是荷蘭公眾普遍認為,不正確的佩戴方法和錯誤的口罩類型都會使得戴口罩這一行為變成“形式”。

了解並理解個體或者社會群體行為習慣的差異,是消除歧視的第一步。近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一批研究生展開了一項關於在歐洲戴口罩的調查研究,通過網上問卷與直麵訪談的途徑,深入了解外國人與中國人分別是如何應對這些文化差異的。

團隊發現大多數歐洲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口罩是重病以及醫囑時才需要戴的東西”,多數當地受訪者看到街頭戴口罩的人會感到“不正常”,加上當下的新冠疫情,不安、恐慌、害怕的情緒油然而生。而超過六成的中國人(答複者主要是在歐洲的留學生)對歐洲人對口罩的認知完全不了解,或者最近才聽說。戴口罩的華人人群中超過一半人認為佩戴口罩使他們感到安全,也有一半多的人群說戴口罩會使他們“感覺擔憂,害怕被異樣的目光注視或感到自卑”,有不少華人由於“不願被他人嫌棄”而選擇放棄戴口罩。

“這表明,在歐洲的中國人在疫情發生的情況下因為戴口罩這件事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壓力,”研究團隊寫道。

研究團隊中的一員單玉潔針對研究結果表示,“自從新冠肺炎暴發以來,越來越多的歐洲人覺得戴口罩是不太正常的行為,多數人會將這些人和疫情聯係起來,引起恐慌心理。”她的團隊將調查結果以海報的形式貼在學校各處,並在Instagram上推廣,“我們團隊希望有更多的非華人學生群體能夠意識到中西方對於戴口罩問題上存在著認知差異。”

回溯華人移民的曆史,我們始終都在探討“融入”的問題,但是依然缺乏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理解基礎上的交流,尤其是針對歧視、偏見的社會態度

肺炎疫情傳播,反華情緒也在蔓延

但是這次,至少有些進步。這幾天,周圍許多年長的荷蘭人跟我說,很高興看到這一次華人為自己發聲。

在麵對逐漸惡劣的歧視態度和行為時,個體要如何理性地表達反抗,並保護自己?

消滅歧視的路,道阻且長。在下一次麵對危機時,你會選擇站出來嗎?

作者:單海玥 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社會學係在讀博士。

 

華客網:紐時:麵對疫情引發的歧視,歐洲華人選擇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