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沙特開打“油價戰爭” 全球高度焦慮 懲俄羅斯?王室宮鬥?

2020年3月9日清晨,全球最大的石油蘊藏國——沙烏地阿拉伯——突襲發動了「油價戰爭」,除了大幅降低出口原油售價,更宣布將擴大增產。圖為「沙烏地太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

文/張鎮宏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2020年3月9日清晨,全球最大的石油蘊藏國——沙烏地阿拉伯——突襲發動了「油價戰爭」,除了大幅降低出口原油售價,更宣布將擴大增產。由於全球經濟目前正被武漢肺炎大流行與中國遲未複工所拖累,石油市場早就連月走衰、供過於求。因此沙烏地的激進策略,瞬間重創國際油價31.5%,創下自1991年波灣戰爭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儘管沙國官方說法,聲稱此舉是為了「懲罰俄國」拒絕配合OPEC的穩價減產;但同一時間,沙烏地在過去48小時內卻先後傳出「王族高階成員謀反被捕」,以及84歲的國王薩爾曼(King
Salman)接近「駕崩」的不安謠言。極度動盪且不安的氣氛,亦讓中東各國高度焦慮且緊張。

▌「沙漠風暴」以來最大跌幅

沙烏地確定掀起「油價戰爭」後,國際油價不僅直線墜入4年來的最低點,周一開盤的各國股市也因此慘綠大跌——布蘭特原油(Brent)在6小時內重創了31.3%;西德州原油(WTI)更是一舉暴跌34.2%——直線墜底的幅度,也創下1991年1月17日美軍發動「沙漠風暴行動」空襲伊拉克以來,國際油價的單日最大跌幅。

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時,國際油價曾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中東戰雲密佈而不斷炒高。但在國際聯軍發動猛烈空襲、重創伊拉克入侵軍的同時,美國政府也為穩定油價而大舉釋出戰略庫存。因此在戰爭短期化與國際油價供需無虞的狀態下,當年的國際油價才會吹破原本的「戰爭炒作」,於一日內大跌34.8%。

然而2020年3月9日的油價暴跌,卻是另一種原因。根據沙烏地石油部對國際媒體所放出的戰略風聲,沙國石油之所以大幅折扣、大舉生產,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懲罰不願繼續配合OPEC減產的俄羅斯」。

8b3cc92f2b5f0b8336a71f5c450cc48d

圖/維基共享

▌沙烏地的「懲罰」:俄羅斯怎麽了?

石油產量位居全前三,長期與美國、沙烏地並列為「三巨頭」的俄羅斯,雖然不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正式成員國;但其產能方針長年與OPEC的政策連動,雙方自2016開始的同步合作,也因此被稱為「OPEC+」聯盟。

然而在過去幾個月的產能談判中,莫斯科方麵卻不再支持OPEC協商減產的「供同穩價」策略,雙方談判最終在上個周末破局收場,俄國方麵也逕自決定:自4月1日起,俄國將自由增產,不再與OPEC連動穩價。

相關消息出爐後,國際油價7日也重挫逾8%。豈料不甘示弱的沙烏地阿拉伯隨後跟進加碼,甚至提前打出「折扣戰」(主要市場客戶售價-20%)與「增產牌」(4月起每日重回1,000萬桶以上的巔峰產能),過量供應的國際油價與全球股市才因此墜入穀底。

《金融時報》指出,在沙烏地與俄國穩價破裂之前,全球石油的需求與價格,就已因新型冠狀病毒「癱瘓中國經濟」而進入生產過剩的困境。因此,在護航全球經濟與穩定石油價格的思考基礎上,作為OPEC產能最大、也是世界第一油國的沙烏地才會不斷施壓俄國聯合減產。

但對此俄國卻全力反抗,除了力主透過放任增產來「重整油價市場」,甚至更明白地把暴跌油價的戰略矛頭,瞄準了美國的頁岩油工業。
 

俄羅斯總統普丁。 圖/路透社

▌打翻順風車!俄國對美國頁岩油的「壓力測試」

俄國談判代表強調,自從2016年俄國與沙烏地聯合、並透過「OPEC+」的聯盟減產穩價後,國際市場的走向對聯盟產油大國並沒有明顯利多。每次隻要OPEC+減產穩價,石油市佔馬上就會被「美國的頁岩油」的惡意增產給填補——換言之,減產的失血都是OPEC+在扛,但穩價的利多卻都被搭順風車的北美頁岩油吃光。

除了市佔考量之外,俄國石油圈也對美國的「敵意態度」高度不滿。之中,包括美國政府去年年底通過、今年2月生效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製裁案;以及2月份,美國政府進一步指控「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違反美國警告,與委內瑞拉合作「洗油」(幫被美國封鎖的委國賣油),而對作為俄國石油龍頭的Rosneft發出的經濟製裁。

俄方認為,在低油價時代中,技術難度與生產成本更高的北美頁岩油,將遭遇「比傳統油國更大的售價壓力」。因此若能趁著武漢肺炎的低迷行情一舉增壓,在報複美國之餘,亦可能幫助沙、俄等傳統油國「低價搶市
」——甚至掐斷頁岩油界的金流周轉,一舉擊潰頁岩油的短期競爭力。

但對此,包括沙烏地在內的油價傳統派卻多有質疑。因為俄國的增產策略,過當的壓力測試更可能壓垮小型油國的經濟;比起打垮頁岩油,俄國侵略性的搶市手段,更可能蠶食掉OPEC——特別是沙烏地——的是市佔份額。因此沙烏地才會加碼跟進,以更加重磅的震撼策略,直接與俄羅斯打起了油價戰爭。

▌勿忘1986!沙烏地梭哈增產的曆史教訓

《金融時報》認為,沙烏地的爆量增產與折扣策略,於戰略目的上確實有「威嚇俄國」,並拉著全球市場一起進入「懦夫博奕」的宣示意味。畢竟如果無法在關鍵時刻嚇阻俄國配合,未來沙烏地要再號令OPEC減產,威信影響力恐將大幅衰退。

然而相關的博奕心態,卻與1986年代爆發的「石油過剩危機」高度類似——當時的世界,在1973石油危機、1979伊朗伊斯蘭革命、1980年兩伊的連串震盪事件中,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油價景氣。但各大油國之間的拚命搶市、惡意增產,卻於1980年代中期造成了「供過於求」的結構性危機。

當時,作為OPEC盟主、且具有強大產能調節能力的沙烏地,曾不斷呼籲OPEC成員減產未果;反而自己主動減產後,海外市場卻被各國「增產搶市」給奪去。最終在累積多次談判無效之後,憤怒的沙烏地遂決定於1986年「放棄油價穩定方針」,並以產能百分之百全開的「灌油」戰略,玉石俱焚式地重創了所有不配合穩定價格的產油國家經濟體。

然而1986年的「沙烏地梭哈」,不僅觸發了國際油價的長期走低、直到90年代才逐漸回穩,對於國際戰略與世界曆史,更是引發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

像是低油價的環境,雖讓美國與日本的製造業景氣大好,但卻讓蘇聯經濟墜入穀底,加速了鐵幕解體與冷戰結束的節奏;同時,低油元的衝擊,一度讓富裕沙烏地、科威特的阿拉伯油國瀕臨破產,後續的債台高築與石油糾紛,更引發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後來的波斯灣戰爭。

72174bf702430471aeb635894bd3ecbc

沙漠風暴中的美軍。 圖/維基共享

▌油價之外:沙烏地王國的「王族不安」

沙烏地對國際石油市場發動了侵略性的「油價戰爭」不僅影響美俄,若暴跌油價長期走低,對於政治紊亂經濟破敗的伊朗、伊拉克與委內瑞拉…等「一級OPEC成員國」,亦恐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像是當前的國際油價,就在一夜之間跌破伊拉克32美金一桶的損益價位;本就被美國經濟製裁與國際封鎖弄到半死的委內瑞拉、伊朗,也將墜入更加慘烈的蕭條地獄。

但在這場「油價惡戰」號角響起的同時,3月7日,沙烏地國內卻傳出了一連串高度敏感、且極為緊張的「宮廷陰謀」。

2020年3月7日晚間,包括《紐約時報》、《法新社》、《路透社》、《BBC》與《金融時報》…等國際權威媒體,都各自收到了來自沙烏地與歐美外交圈的「緊急線報」,內容直指「沙烏地王室之內,正在進行新一波的『王族肅清』!」

目前已知被捕的王族成員,總數至少在「20人以上」——但最令人震驚的是,被捕的其中3名王子,都是沙烏地王室中的「重要大老」,包括:現任國王薩爾曼的異母弟弟,77歲的阿赫邁德親王(Prince
Ahmed bin Abdulaziz);以及被薩爾曼國王安排罷黜的「前任王儲」,60歲的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王子(Prince
Mohammed bin Nayef,下文為區別辨識而簡稱MbN)兩兄弟。

報導指出,沙烏地的王族大搜捕時間,發生在3月6日午後。被捕的數十名王子,全都被指控「圖謀造反」,試圖發動宮廷政變推翻現任國王與王儲——據悉,本回的「王族大捕抓」,又是34歲的「沙烏地太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國際簡稱為MbS)的清洗傑作。

▌密謀宮廷政變? 太子MbS的高壓整肅

自從親生爸爸薩爾曼於2015年登基為王以來,一路受父親寵愛的MbS,不僅透過宮廷鬥爭打破了「傳弟不傳子」的沙烏地王室傳統,破格當上了沙國王儲;在父親的授權下,MbS更至少策動了三次王族大肅清,透過大規模逮捕、軟禁與「被消失」,處理掉了不少王室的叔伯同輩。不過與過去兩次的肅清情況類似,王子們被捕的消息,一樣是透過國際媒體率先曝光「造勢」,但直到3月9日下午為止,沙烏地王室依舊「不承認也不否認」,微妙地觀望局勢保持沉默。

但如果沙烏地的王族鬥爭並不罕見,為何國際媒體與中東學者們,卻都對於本回的整肅行動大感疑慮?一方麵因為是「時機敏感」;二方麵是因為被捕的阿赫邁德親王一向與哥哥薩爾曼「兄弟友愛」;三方麵則是MbS所逮捕的幾人——包括阿赫邁德親王與前王儲MbN在內——全都是王族裡「曾爭取過王位繼承權」的敏感威脅者。

MbS與前王儲MbN的宮鬥故事,可參見2017年的深度專欄《沙漠中的權力遊戲:換王儲?沙烏地王室的三代暗戰》一文。在2017年被鬥垮之後,MbN一派先是被長期軟禁,直到2018年開始才開始又獲準出線在「非政治性」的社交場合。

但根據沙國王室的說法,在過去幾個月內,MbN兄弟開始「秘密與外國人會麵」。由於MbN過去曾執掌沙烏地內政部,並透過「反恐合作」而在歐美各國頗得人脈。據傳他兩兄弟6日被捕時,正在利亞德郊區的沙漠「露營獵鷹」,但此一行程就正好是他過去時常設宴招待外國友人的密會行宮。

圖為新舊交接後,沙烏地官方釋出的王室照片。包括被拔掉地位的「前王儲」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王子(右)在內,沙烏地各界都立即表態,向新任王儲薩爾曼(左)輸誠效忠。
圖/美聯社

2月20日,美國國務卿龐佩奧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爾曼(King Salman)在沙國首都利雅德會麵。 圖/路透社

▌萬壽無疆:國王的身體健康

《金融時報》表示,侵略性油價大戰與肅清王族的同步關係,雖然可能「隻是巧合」。但貌似毫無關連間的高度連動性,卻也讓沙烏地上下頗為不安。

事實上,接任王儲之後的MbS曾力主沙烏地「經濟轉型」,並力主推動數百億美金的國家轉型計畫「願景2030」,試圖將沙烏地打造成為「全球的新創科技中心」,藉此擺脫國內高度仰賴石油出口的「油元經濟」。但相關改革卻諷刺性地需要天價的「油元盈餘」作為投資後盾,因此MbS才會透過政治施壓,罕見地將沙烏地石油部長收回王族指揮、取消該部長期任用技術官僚為領導的部門傳統,並透過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IPO等爭議手段,牢牢將「油元運用」的主導權緊收回國王手中。

與此同時,各種相應的社會開放,亦引發了國內宗教守舊派的高度反彈。像是被捕的阿赫邁德親王,素來尊敬王兄薩爾曼,卻曾在2018年的「記者哈紹吉分屍命案」中,公開質疑姪子MbS過於魯莽、「無腦暴走給沙烏地王室找麻煩!」

但憑藉著與國王本人友好親情,阿赫邁德第一時間沒有被報複清洗。但長期低調的他,本回不僅被頭號逮捕,官方更誇張指控「圖謀造反」?過度反差且突然的狀況,這也引發外界對於「國王健康狀況」的懷疑。

「國王一直很喜歡阿赫邁德這個弟弟,王室真心認為他會『謀反』嗎?」相關意見認為,沙烏地王室大動作的肅清搜捕,針對的都是MbS繼位威脅者。加上近期王族內不傳出「國王有意提前底讓位給王儲」的風聲。種種狀況躁進的消息與狀況,也都讓沙烏地王室的動態更顯不安。

儘管沙烏地王室隨即於3月9日釋出了一段「國王宮廷接見」的官方影片,試圖破除老王薩爾曼「命危」的坊間謠言。但石油價格戰配上王子大肅清的消息,一則以外一則以內揭示「動搖國本」等級的震撼消息,就算是一向保守沉默的沙烏地社會,對此這爆炸性的不安定感,亦是極難消化。

圖左為「沙烏地太子」穆罕默德.本.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圖右是國王薩爾曼(King Salman)。
圖/法新社

 

華客網:沙特開打“油價戰爭” 全球高度焦慮 懲俄羅斯?王室宮鬥?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