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作家葉永烈: 欲除“左毒” 終難脫離體製束縛

二十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麽》的主要作者,二十一歲寫出暢銷科幻小說。當時仍在北京大學就讀的葉永烈本該繼續撰寫科普作品,但八十年代的一場政治運動徹底改變了他的寫作生涯。在他的後半生寫下了陳雲、毛澤東、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傳記的葉永烈周五在上海病逝,享年八十歲。

中國媒體引述上海市作家協會報道,著名作家葉永烈周五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八十歲。官媒訃告並未提及他的具體死因。

中國作家葉永烈(端傳媒)
從科學幻想到名人傳記
 

生於浙江溫州的葉永烈從十一歲起就開始發表詩作,十九歲時就出版了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碳”這個化學元素。當時還在北京大學化學係上大二的葉永烈憑借這本書,獲得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一名編輯的賞識。

第二年,他就受這名編輯委托,寫下了中國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麽》科普叢書化學分冊的絕大部分內容,以及天文氣象、生理衛生等分冊的部分內容。1961年出版的這套叢書收錄了近一千五百個問題,其中三百多個是葉永烈執筆的,他也成為首版《十萬個為什麽》中寫下最多篇目的作者。

這套叢書出版的同年,葉永烈就開始撰寫《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小說。借一名小記者漫遊未來世界的所見所聞,他暢想了日後的科技發展,包括飄行車、人造月亮、家用機器人等等。這本書於1978年出版,成為文革後大陸出版的第一本原創科幻小說。

就在葉永烈逐漸確立他在兒童科普文學領域的地位時,1983年的清除精神汙染運動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他的偵探科幻小說《黑影》被列為“清汙”重點對象,這讓他深刻意識到“‘左’毒不除,中國不寧”的現實。自那以後,他就一頭紮進了紀實文學的創作,先後出版了《鄧小平改變中國》、《曆史選擇了毛澤東》、《陳伯達傳》等人物傳記。

現居美國的民國曆史學者、自媒體頻道《書齋夜話》主持人任鬆林說,他早在八十年代的傷痕文學時期就聽說過葉永烈。他說,經曆過中國政治運動的老一輩作家的政治敏感度都很高,這也是為什麽葉永烈能夠成為大陸知名的傳記作家。

“就中國的老作家來說,他們基本上就跟蝸牛一樣,因為這些經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是能伸能縮的,不像許章潤這樣的一些當代知識分子那麽敢站出來。”

官方作家的局限性

葉永烈曾在2016年接受香港“端傳媒”采訪時說,他寫了這麽多年的中共元老傳記,總結出了兩條生存法則:史實準確、觀點正確。

在中共一黨專政、並試圖壟斷黨史最終解釋權的語言環境下,“觀點正確”就意味著創作審查。不過在葉永烈看來,他遇到的大多隻是“審讀”而已。

他對媒體舉例說,在《毛澤東與蔣介石》一書中,審查者就把他寫的“蔣介石略輸周恩來一籌”中的“略”字去掉了。在《陳伯達傳》中,葉永烈把“中央文革小組”打了引號,但審查者建議他去掉引號,指出中央文革小組是當時中央認可的小組。對這些審查意見,葉永烈都照辦了。

他還對端傳媒表示,他的作品大都符合當局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他的作品都在北京首發。

中國人民大學退休教授、社會學家周孝正表示,葉永烈畢竟還是紅色文化的產物,他的作品自然存在曆史局限性。

“他在中國得混飯吃啊,要混飯吃你可不就得有點左嗎?所以我覺得葉永烈的這番話有點反思的意思,就是說他寫的這些傳記當然有中共紅色文化和左翼文化的痕跡。”

方方日記英文版發行

談到左派餘毒,最近對此感觸最深的恐怕莫過於武漢作家方方了。她從武漢封城後的第三天就開始寫“封城日記”,一寫就是兩個月。早在創作期間,就有不少人批評她在傳播負能量,而方方日記將在海外發行的消息一出,更是遭到國內左派的討伐。記者注意到,這本譯名為《武漢日記》的英文版電子書周五已在亞馬遜官網上發行。

曆史學者任鬆林認為,與葉永烈同為體製內作家的方方也被當局利用了。

“方方剛開始動筆寫日記時,當局並沒有批評她。她之所以後來被批評,是因為新冠疫情蔓延到全世界了。中共就利用批判她來掀起民族主義情緒。”

在他的後半生中,葉永烈積累了大量的檔案和口述曆史資料。據悉,葉永烈已將這些采訪錄音、資料捐獻給了上海圖書館,而館方已經完成了錄音數碼化。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作家葉永烈: 欲除“左毒” 終難脫離體製束縛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