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冠逝者:華裔作家於梨華,為“無根的一代”移民發聲

本文是為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的逝者撰寫的訃告係列之一。點擊這裏閱讀本係列其他文章。

於梨華的二十多部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在被她稱為“無根的一代”的華人移民讀者中引起了共鳴。

於梨華的二十多部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在被她稱為“無根的一代”的華人移民讀者中引起了共鳴。

 

作家於梨華以細致入微的筆觸刻畫了美國的華裔留學生和學者,捕捉到了許多海外華人所感受到的文化錯位和身份危機。她於4月30日在馬裏蘭州蓋瑟斯堡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

她的女兒、自1月起一直在報道新冠病毒疫情的《華盛頓郵報》記者孫曉凡(Lena
Sun)說,她因Covid-19引起的呼吸衰竭去世。

在橫跨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於梨華著有二十多部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往往取材自己戰後移民美國的經曆。她因為給其所謂的無根的一代發聲而受到讚揚,這些人為了更好的生活遠離家鄉,但仍對故土念念不忘。

例如,她1967年的突破性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中,主人公從台灣一所大學畢業後赴美讀研究生,在那裏他感到孤獨和幻滅。但是,當他回到台灣重新發現他的中國性時,他的疏離感卻因他的家人對西方生活(尤其是美國)的美化而加劇。

這個主題在當時受台灣教育的中國移民當中引起了共鳴。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在內戰中擊敗國民黨之後,許多人在1949年被迫逃往台灣,根基已經被拔起過一次。

於梨華看到中國人盲目崇拜西方的傾向,在經曆了美國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後,她仍然對此保持警惕。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當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開始大批湧入美國時,她給他們寫了一封公開信,刊登在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上。

她寫道:你們來,帶著我們中國絕不比人差的智慧來,帶著我們特有的勤儉與韌性來,更不要忘了,帶著個人及民族的自尊來。站起來,昂起頭。

於梨華1929年11月28日出生於上海,但她很小就將1931年作為出生年份。成年後,她大多數時候僅用梨華為名。

她在東部城市寧波長大,在八個孩子中排行老二。後來,由於中國在第二次抗日戰爭(1937-45)中淪陷,她隨家人顛沛流離,學業時斷時續。1947年,她的父親於升峰舉家遷往台灣,在一家國有製糖公司擔任高級經理。她的母親劉興清(Liu
Hsing Ching,音)是家庭主婦。

於梨華於1953年從國立台灣大學畢業,獲得曆史學學位後,赴美就讀加大洛杉磯分校新聞學院。1956年,即她畢業的那一年,憑借英文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得了著名的塞繆爾戈德溫創意寫作獎(Samuel
Goldwyn Creative Writing Award),小說講述了一名年輕女子的尋父曆程。

於梨華後來嚐試以英文發表作品,但遭到美國出版商的拒絕。他們隻對符合東方異國情調的故事感興趣纏足的女人和吸食鴉片成癮的男人,她曾經在一次采訪中回憶道。我不想寫這些東西,我想寫有關中國移民在美國社會的掙紮。此後,她以中文創作為主,由中文出版商發表。

於梨華曾在現在的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教授漢語和文學,並協助啟動了交流計劃,帶來了許多中國學生。她於1993年從教職退休。

2006年,佛蒙特州明德大學(Middlebury
College)授予她榮譽博士學位。介紹稱她為戰後最有影響力的五位華裔女性作家之一,以及華人留學生文學的先驅。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孫誌銳,後離異。1982年,她與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校長文森特奧利裏(Vincent
OLeary)結婚。他於2011年去世。

除了女兒孫曉凡,她在世的家人還包括兒子尤金孫(Eugene Sun,音),女兒安娜孫(Anna Sun,音),繼女貝絲奧利裏(Beth
OLeary)和凱西戈得溫(Cathy
Goldwyn),妹妹於美華(音),四個兄弟傑克、本、亨利和艾迪,10個孫輩和繼孫輩,以及兩個曾孫。

幾十年來,於梨華熱愛第二故鄉的文化。她將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和凱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的故事翻譯成中文,並對橄欖球和百老匯劇院產生了特別的熱情。但是她對中國的情感從未動搖。她堅持要她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學習漢語。

盡管她的作品有時會被政治化,甚至在台灣被短暫封殺,但於梨華仍繼續到中國大陸訪問。1975年訪華時,她與妹妹美華團聚。她的家人搬到台灣時,美華留在了大陸。

於梨華在2013年的一次采訪中,用成語落葉歸根來詮釋自己與祖國的關係。

在美國,我隻能落葉,不能歸根,她說。我的根在中國。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新冠逝者:華裔作家於梨華,為“無根的一代”移民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