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冠病毒逐漸露出真麵目 全球複工進入倒計時

前言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對病毒的認知不斷加深。本文解讀三個問題:

  1、意大利為何比德國嚴重那麽多?

  2、不可思議的印度貧民窟數據

  3、看不懂的紐約州抗體檢測結果

~1~

意大利為何嚴重?

  大家知道,意大利在歐洲率先封國封城。

  3月21日意大利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6557例,新增死亡病例793例。累計確診病例已增至53578例,死亡人數高達4825人。當時的意大利成為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意大利3月的死亡率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49.4%,之前發達國家不太相信遠東的數據,但是意大利的數據把全世界嚇壞了。包括德國在內,政客們紛紛向恐慌妥協,歐洲的各種停工令禁足令紛紛出台。

  二個月過去了,我們來看一下意大利和德國的數據

eda6d1179cd37deb36fe271185e18342

  我們發現二個奇異之處:

  1、德意二國的死亡比例有明顯差異。

  意大利的萬人死亡數竟然是德國的五倍多,但意大利的封閉比德國更早更嚴。如何解釋?

  難道是意大利的老齡化更嚴重?作為歐洲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意大利老齡化率23%(65歲以上人口占比),在世界排名第二。但德國情況不分伯仲,達到了21%。

  而且,老齡化並非疫情惡化的必然因素。比如老齡化世界第一的日本,老齡化率達到了驚人的28.4%,卻是防疫的優等生。有專家認為這和日本人超強的社交距離感有關,基本沒有三代同堂共處的情況。即使在小家庭內部,也有這樣的說法:日本夫妻不做愛、不親吻、不一起睡、孩子他爸內褲也不一起洗,家庭內防疫措施平時就很到位,疫情期更加強大。

03653219ee0e4dd686882919faa76f83

  看來,問題不在老齡化,那麽問題出來哪裏呢?傳染病專家觀察到了二國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意大利,40%的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同居,有20%的家庭三代同堂。而且,意大利的大多數老年人都會照顧孫輩。而在德國,本身大多數老年人選擇獨居,很少有德國老年人願意照顧孫輩,隻有8%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同居。許多德國老年人即使和成年子女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也很少來往。

  在疫情中,意大利老人就明確說寧死不分離,讓他們跟兒孫隔離,一家人分開住,不同桌吃飯,對他們來說生不如死。對於德國老人來說,不讓他們出門旅遊,悶在家裏帶孫子,那還不如死了算。

  相比意大利嚴格的封閉居家令,德國的居家令比較鬆,開始既不停工也不停產,後來慢慢嚴格起來,依然遭到了民眾的抗議。相比意大利的規定,德國有一個項要求和英國一樣:老年人不要帶孫輩。

  在意大利,當病毒感染後無症狀、輕症狀的兒童與青年回家,就把病毒傳給老年人。本身病弱的老年人一旦染病,很容易變成重症,疫情迅速爆發,醫療資源被擠兌,死亡率一路飆升。

  德國老年人跟年輕人分離程度極高,年輕感染者並未把病毒帶給家裏的老年人,所以德國新冠患者住院率特別低,發展到重症肺炎的更少,隻有2%,且絕大多數超過70歲。

  德國死亡率之所以低,既不是抗疫措施特別嚴,也不是醫療技術特別好。主要是年輕人和老年人隔離得好,所以德國的死人更少。ICU並沒有起什麽決定性作用,因為德國感染者群體使用ICU的才6%。當進了ICU,死亡率全世界差不多都是30-50%。所以德國人有個說法,是意大利人的孫子殺死了祖父母。

  目前德國醫院醫療資源極大豐富,急診都比往年同時期降低了20%。在意大利醫院人仰馬翻的時候,德國醫生卻因為病人太少而開始度假。以至於德國衛生部長呼籲大家像往常一樣去醫院看病,不要有任何顧慮。德國醫院還向意大利和法國提供援助,免費救助重症病人。  

  這就解釋了,意大利從歐洲第一個封城到封國,看似轟轟烈烈的動作,卻始終沒有找到防疫的關鍵--對高危群體的有效隔離,實際效果是南轅北轍。

  2、病毒感染者去逝年齡與人均預期壽命接近。

  WHO的人均壽命數據主要依賴各國上報,所以取CIA的數據。意大利感染去世的中位數年齡達到了83,而人均預期壽命隻有82.3。德國感染去世平均年齡為81,與人均壽命基本持平。這麽嚴重的疫情,結果出人意料。這就是說,新冠病毒危害的,主要是即將走到生命終點的老年人。

  下圖是來自於德國疾控機構RKI的去世者年齡數據

ef23e8e4387c915e9f737d041e4349a2

  圖中顯示,德國感染去世者年齡分布在80-89年齡段(45.4%),其次是90-99年齡段(17.6%),後麵是75-79年齡段(15.5%),35歲以下已經是個位數。

  在德國,感染者以年輕人為主,70歲以上的感染者隻占感染總數的19%,年齡中位數是49歲。而意大利,患者年齡中位數達到了62歲。意大利老年人的感染率是德國的4倍多,這正好與意大利的死亡人數成正比。

  上圖中70歲以上的感染死者占到了死亡總數的86.6%。也就是說,70歲以下群體的感染死亡概率隻有70歲以上群體的(13.3%÷81%)/(86.6%÷19%)=3.7%。有媒體說,斯坦福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對疫情的數據分析後認為,德國年齡小於65歲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等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2018年德國車禍死亡率是6.8人/10萬人。  

  那麽,除了體弱的老年人,那麽還有少數其它年齡段的逝者。他們為什麽會被病毒擊倒?德國病理學家這次表現得極為敬業,通過對近百位病毒感染去世者的解剖,發現他們全部有1-3個基礎病症。非屍檢的全球病曆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紐約市所有年齡段的死亡人數中99%有基礎病症,意大利的比例是98%,英國是95%。所以,新冠病毒攻擊的不止肺部,而是人體的免疫係統,對那些有基礎病症人員造成威脅。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結論:新冠病毒主要危害那些有基礎病症的高齡老年人的健康,對年輕人和兒童的生命威脅是小概率事件。

  真的是這樣?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印度孟買塔維貧民窟

  印度孟買塔拉維貧民窟提供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數據。

  塔拉維貧民窟麵積不到5平方公裏,人口超過一百萬,人口密度高達28萬/km²,約為紐約城區的30倍,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天方夜譚。在塔拉維,街頭巷尾垃圾隨處可見,基本是上百人共用一個廁所,大部分屋子都沒有自來水,十戶家庭共用一個水龍頭,且每天僅供應3小時。

  塔拉維具備了疫情爆發的所有條件,防疫專家們擔心這裏成為人間地獄。受客觀條件所限,印度衛生部門裝模作樣的進行了定期消毒,警方還派了些人,打一些違禁出行年輕人的屁股。

  在專家擔心二個月後,截止5月23日,塔拉維確診感染者1514例,累計死亡58例。這樣的數字真讓人摸不著頭腦,還不如日常意外的死亡數字,疫情似乎沒有按照專家規劃的劇本走。

  我開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檢索印度的人均壽命,終於明白了裏麵的原委。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是68歲,貧民窟肯定要低於這個數字。德國意大利的感染者平均死亡年齡都在80以上,遠遠超過了印度人的人均壽命,在塔拉維貧民窟,新冠病毒根本就找不到主攻群體,因為人們很難活到那個年齡。

  為了印證這個觀點,特意去查了一下非洲的案例。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達到了2億,人均預期壽命55歲,至今疫情死亡人數是249人。埃及人口1億,人均預期壽命71歲,死亡797人。

  確實,新冠病毒重點攻擊那些帶病症的高齡老年人,在那些人均壽命較低的區域,並不能造成大的危害。

  為了這麽一個病毒,卻搞得所有地球人都吃藥。

~3~

紐約州抗體檢測結果

  紐約州近期進行了病毒抗體的流行病學調查。4月20日展開的抽樣,樣本規模15000人,紐約州長宣布紐約市民的感染率是19.9%。隨後對城市基礎工作者同樣進行測試,那些不禁足提供社會基本保障的“Essential
Worker”,包括公交員工、醫務人員、警察、消防隊員(含急救人員),他們的感染率數據分別是14.2%、12.2%、10.5%、17%。

  這個數據又讓人看不懂了。在大家想象中,病毒如此肆虐,這些為了維持社會運轉而必須上班的人,即使配上了口罩等防護裝備,他們接觸病毒後產生抗體的概率應該大大高於在家裏蹲的普通市民。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

  這說明了什麽?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免疫力差異。那些必須正常上班的人,工作與服務帶給人的成就感和充實感,在外行動也是一種鍛煉。無論心情還是活動,他們的免疫力,都比“宅”家的人要好。

  住院數據給了佐證,那個整天吹牛甩鍋的庫莫州長震驚地說:“紐約州與冠狀病毒相關的新增住院病例的66%是禁足在家的人,還有18%是來自養老院。接近84%的住院病例是在家中且不經常乘車的人,這些人本來就不工作,也不是必不可少的雇員。”

  看來,社會封鎖政策隻能讓經濟停滯,“宅”群體免疫力下降,卻未必能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而且,次生災害已經湧現。

  據WHO信息,由於全球普遍的隔離措施,有六十多個國家八千萬兒童的常規免疫接種受到影響,這將導致他們有患白喉、麻疹和小兒麻痹症等疾病的風險。這些本可避免的兒童死亡,將大大超過新冠病毒的死亡數字,消滅脊髓灰質炎的計劃也功虧一簣。

  更多的次生災害,比如醫療服務的次生災害、失業數據、治安惡化、通貨膨脹,將會在後麵更多的社會調查報告中顯現。

後記

  當疫情襲來,要認真權衡傳染病本身的危險和抗疫措施造成的次生危害。不同年齡段的狀態不同,次生危害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可以判斷,新冠病毒主要對那些患有基礎病症的高齡老年人造成傷害,對年輕人的影響不大。

  所以,疫情到了現在,下麵的防疫措施基本無效:大規模的居家隔離和停工停產,泛濫的體溫檢測,普遍的感染檢測。而下麵的措施是合理的:年輕人正常上班,兒童正常上課。高危群體注意防護,特別是有基礎病症的老年人。所有人保持良好的社交距離和衛生習慣。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開展傳染病學調查。

  目前一刀切的抗疫措施,在保護老年人的同時傷害了年輕人和兒童的利益,最終將違背公共衛生的主要原則——社會責任。德國有政治家指出,停工對老人和公職人員的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收入不受影響,但對年輕人和兒童的影響就很大。較長時間的停工,讓年輕人失業沒有收入,全社會心理問題頻發,兒童麵臨家暴等危險劇增。

  製定公共政策的時候,一個向前看的民族比一個向後看的民族有希望。兒童是未來的希望,年輕人是未來的棟梁,現在保護好兒童和年輕人,而不是損害他們,才能更好地保護所有人的利益。

  很明顯,人類在慌亂中作出了反應過度的決策,目前的全球防疫隔離措施所造成的傷害已經遠遠超過了疫情本身。

  慌亂決策的源頭,是人類麵對自然的態度。這次疫情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或者說理清了很多觀念。比如說:人命關天、以人為本,這些說法本質都是一種觀念的僭越。大自然有其規律,那是造物主的規則,叫作天道。

  病毒傳播的特點是:傳染性高,毒性必然低;毒性高,傳染性必然低。理論上不可能出現毒性又大傳染性又高的病毒。如果哪天真的出現這樣的逆天病毒,說明老天爺執意要毀滅人類了,那就平靜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吧。

  人的想法,怎麽能和天道相提並論呢?天災,真的沒什麽可怕。當人類膨脹,妄圖超越天道、人定勝天,這才是真正的災禍。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新冠病毒逐漸露出真麵目 全球複工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