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戒嚴的緣起和決策過程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胡耀邦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北京各高校學生髮起悼念活動,從校園到天安門廣場,很快轉化為一場反官倒、反腐敗、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的學生運動。由於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將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並由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於1989年4日26日發表了題為“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1989年5月13日,數百名北京各高校的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絕食請願,短短一、兩天時間之內,絕食請願學生的人數劇增到數千人,持續不斷地有學生送醫急救,引發北京各界逾百萬人士上街遊行聲援,聲援活動又迅速擴展到全國各地,引起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恐慌,決定調動大批解放軍部隊進京,對北京市部分地區(包括整個北京市區)實施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