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汽車關稅下降 外資車企的春天到了?

汽車關稅下降 外資車企的春天到了?

5月24日,中共官煤對日前進口汽車關稅下調至15%發表評論表示,中資車企的好日子可能不再,大量汽車品牌消失。有韓媒披露,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共政府通過補貼和技術標準等手段,暗助中資車企,排擠外資企業,造成目前國內電動車市場中資獨大。

韓國中央日報6月5日報道,據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的數據顯示,中國國內電動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1.46萬輛增加到2017年的56.9萬輛,四年增加了近39倍,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已經佔到全球市場規模的40%左右。

KOTRA相關人士說“中國政府計劃以2020年前普及500萬輛電動汽車及提高電動汽車年產能力至200萬輛為政策目標”。

在中國國內銷量排名前20的電動汽車車型中,只有排在第17名的特斯拉S是唯一的進口車型,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幾乎清一色都是中國國產品牌。

這一情況主要受中國政府相關戰略的影響。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國從2017年開始實施電動汽車義務生產制度,要求中國汽車製造商在2018年將電動汽車生產比例提高到8%,併到2020年前每年將生產比例提高2%。

中共政府貿易保護政策排擠外國車企

韓國中央日報上述文章表示,中國政府還明確制定了有利於國產電動汽車的購買補貼政策。中國根據電池性能而不是汽車價格制定電動汽車補貼標準,一輛汽車最高可補貼10萬元人民幣(約1680萬韓元)。這導致即使價格昂貴的進口汽車也無法獲得比中國國產汽車更高的補貼標準。

除補貼之外,中共還通過技術標準讓外資車企處於劣勢。

汽車關稅下降 外資車企的春天到了?

韓媒朝鮮日報5月24日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一天在官網發布了電動汽車補貼名單。選擇配置LG化學產電池的兩種汽車(東風雷諾、東風起亞)未被寫進補貼名單里。

自2016年開始,配有三星SDI和LG化學等韓國產電池的汽車一直從補貼名單排除。在中國,電動汽車補貼金額高達售價一半之多,因此領不到補助很難在當地進行銷售。

5月22日,中共財政部網站公告稱,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中共降汽車關稅中資車企前途未卜

5月24日,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24日撰文稱,此次進口汽車和零件關稅下調後,未來關稅仍然有可能繼續下降。

中共對大陸汽車企業最大的保護就是對進口汽車征高關稅,目前的關稅是25%,除此之外,還要繳納進口增值稅和消費稅,這三種稅是進口車必須上交的。

據財新網5月23日消息,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5月22日就降低汽車關稅答記者問時舉例稱,在中國市場指導價約90萬元人民幣的進口汽車,進口到岸價24萬元人民幣。從24萬元到90萬元,近4倍的差距。

大陸網民對此表示:“好鞭策一下靠著補貼過日子不思進取的車企!”“沒有真正的核心力的,必然沒落。”

黨媒分析認為,中國車企在未來充滿危險。

上述《人民日報》文章分析,大陸汽車企業首先是管理跟不上,大陸一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一名主管就透露,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與合資公司即使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中,卻可能採取兩種不同的管理標準。而大陸品牌對此還未知其中的危險。

一家合資公司的存在能夠給中方的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家汽車企業做好自主品牌的動力與壓力都會存在很大的不足。

一旦宣布放開合資公司的外資股比政策之後,特別是當中國的汽車進口關稅再隨之進行大幅下調,汽車價格有可能造成斷崖式下跌。

由於一些企業的政績觀讓一些職業經理人滿足於合資公司帶來的輝煌業績,這種業績甚至掩蓋了自主品牌發展的困境。

文章指出,如果合資公司的所有利潤都歸外資所有,那麼外資就可以制定更加有競爭力的、或者更加有威脅力的價格策略。這種價格將比現在的價格更具有殺傷力。

目前擁有最多汽車品牌的日本、德國,強者最多也不過五六家,中國自主品牌在未來的發展中,必然也不例外地會有優勝劣汰。

阿波羅網文學承綜合報道

來源:阿波羅網文學承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