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文史】杜鵑花開春已闌 仙蹤處處藏

  • 民生

62f86ee840e6c1c1867721b0c5d22579

千年前,詩仙李白吟過「杜鵑花開春已闌」!是晚春了,走過春天的百花園,當你遇到杜鵑花開時,春天也準備交棒了。「梨花瘦盡東風軟,商略(料想)平生到杜鵑」(宋·吳惟信《傷春》),看過梨花,東風也懶洋洋了。且莫傷春,再看一場杜鵑花壓軸的濃濃春色吧!莫道春已老,莫論在山坡溪邊,或在大城小鎮,杜鵑花總是以濃得化不開的繽紛為春天洗塵!

1405040238201858 e1555464497295

杜鵑花盛開,一樹如織錦,嬌奼迎風弄蝶影。

映山紅 迎夏前奏曲

在中國古代,杜鵑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山野之花,暮春時山谷處處映山紅,輝映山坡、水畔,「清溪倒照映山紅」[1]。山野、清溪映帶杜鵑花,清泉中杜鵑花影紅豔轉為清麗,添了山水一抹霞光。在古代,映山紅是杜鵑的俗名,俗名不俗,一道歲時麗景,活力「映山紅」是迎夏的前奏曲。

古代還以「躑躅」代指杜鵑花。例如:王安石的「躑躅萬樹紅相圍」、韓愈的「躑躅成山開不算」,都是形容杜鵑花團錦簇,千山萬樹映山紅的濃麗壯美。

想像踉踉蹌蹌、跌跌撞撞的「躑躅」模樣怎麼連上杜鵑花?關連費解。看了南北朝學問家、醫藥家陶弘景說的「驚羊花」的典故始明白。他說有一種黃杜鵑:「羊食其葉,躑躅而死,故名。」這種黃杜鵑俗稱「驚羊花」、「羊不食草」,因為羊吃了它的葉子就站不穩,腳步躑躅而死,因此,杜鵑花就得了「躑躅」之名,也叫「羊躑躅」(見《本草綱目》所錄),古人的命名真是傳神又有趣味。

afcc2e816f1b00a6d67980b0b8927a6a

黃杜鵑叫「羊躑躅」。(pixabay.com)

望帝春心託杜鵑

杜鵑花影下,杜鵑鳥啼聲相傳。白居易告訴好友元稹說「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杜鵑花和杜鵑鳥不約而同相伴出現,撰述了古久又鮮活的傳說。

李商隱有名的詩句中也有杜鵑身影,這句出自《錦瑟》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千年來迷倒不少人。「望帝春心託杜鵑」傳說了戰國時代古蜀國的名帝杜宇的故事。 許多人的「春心」隨著李商隱撲朔迷離的《錦瑟》,躑躅在迷離難解之間,各自詮釋自己的生命故事——人生情歸何處?

d67d31eae9aa3622f85e1a57a71c949d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千年來迷倒不少人,輪迴生生,安身立命處在何方?(pixabay)

望帝禪讓

從相關古籍的記載[2]來看,春秋戰國時代,在那遠離七雄爭霸的蜀地有國王杜宇。杜宇擅長耕作,愛民如子,教人民農作的方法,帶給人民豐收足食。他娶梁利為妃,遷移蜀的都邑到汶山下郫邑(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郫縣)這個地方,開展蜀國的新境。[3]他的國境有天然的山水屏障,物產豐饒國民和樂,杜宇以自己功德高隆,而自稱望帝。

後來,巫山峽壅塞造成蜀國大洪水,望帝讓承相鼈冷治水。鼈冷潰決了玉壘山治了水害。望帝自以為「德不相同」,於是效法堯舜之德禪位給鼈冷(一名鼈靈),即開明帝。禪讓帝位之後的望帝,升上西山仙隱了。

杜宇仙隱時是(黃曆)二月天,正當子鵑鳥(子規、杜鵑)扯開喉嚨鳴叫之時,所以當地人一聽到杜鵑鳥啼鳴,就想念望帝。杜鵑鳥日夜叫不停,像是朝催夜促著人們:春天不常在,快布穀![4]也有一說他化為子規鳥,即杜鵑鳥[5],因而後人說「望帝啼鵑」。

「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辛棄疾)、「杜鵑啼處花成血」(葉維瞻),杜鵑鳥一逕苦啼,伴著哀怨凄悲的聲音,好像染遍杜鵑花,映山紅,動人心腑。後人詩詞中許許多多描摹杜鵑的聲聲淒切切、色色紅鮮鮮,點染了「望帝春心託杜鵑」的心情,散發了更多的聯想。

2d1821debfc1e7aba603604c46cfe672

子規也叫子鵑、杜鵑鳥。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pixabay.com)

望帝不戀名位,清清朗朗的心禪讓帝位給了開明帝,捨下名利而升天仙隱了。他知道開明帝功在治水,和自己「德不相同」,其愛民如子的心情可託給了杜鵑鳥?春天裡就以「布穀!布穀!」的啼聲,細緻地提醒一代代的蜀地農夫快做好春耕的農務。到了現在,巴蜀地方的農民一到展開農事的時節,要先祭祀杜主君,就是感念杜宇的教化人民耕作的功勞。

鶴林仙 遣秋光放杜鵑

浙西潤州(今江蘇鎮江)的鶴林寺杜鵑花有仙名。蘇軾有首詩傳誦杜鵑花的「仙聞」,詩吟「當時只道鶴林仙,能遣秋光放杜鵑」,傳說鶴林寺的杜鵑花在重九之秋大綻放。

鶴林寺杜鵑花高一丈,春天時花開特別爛漫。寺僧流傳唐代貞元年中,有一外國僧人從仙台(喻有仙境之意)的缽盂中以藥養花根,然後栽植於鶴林寺。平時花院不開,人們不能接近。傳說曾有人窺見穿著豔麗紅衣裳的花神三人在花下共遊。如果有人採花折枝,就會有遭遇不祥的事,人們因此更加惜花,花也開得特別好。

7b6d3b5b29fae7b0396e036c67f05f6e

古人說了,鶴林寺的杜鵑花是映山紅、紅躑躅。(宋《容齋隨筆》記載)。(pixabay.com)

唐代周寶(字上珪,汝南郡王)鎮守浙西時,他的老朋友,道士殷文祥(自號七七)忽然到訪,周寶殷勤款待,敬他如師。七七曾經為人除疫癘,藥到病除,他把謝禮都布施給了人。七七有道術,他一喝醉就唱「彈琴碧玉調,藥鍊白朱砂,解醞頃刻酒,能開非時花。」有一日,周寶對七七說:「鶴林寺的杜鵑花天下奇絕,如今重九節(重陽)就要到了,您能讓杜鵑花開嗎?」

七七答說可以,然後早二日就前往鶴林寺投宿。到了夜半,來了個女仙子對七七說,玄天大帝命我下凡管此花,已經百年了,不久就要回仙境,今天因為你的感應,我特來使花開。隔天清晨,寺僧們驚訝地發現有花苞開始裂開了,到了第九天,花開爛熳如春。數日後,盛開的杜鵑花就消失無蹤,地面上卻見不著任何落花。仙境的杜鵑花不沾塵埃,宛然是由天帝召回了。[6]

杜鵑花落春去也?山野仙蹤何處尋?

古人常以杜鵑花開作為送春標誌[7];詩仙李白吟詠「杜鵑花開春已闌」,只是意味送春嗎?或其中寄託了安身立命之心?看看李白這首詩: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我遊東亭不見君,沙上行將白鷺羣。白鷺行時散飛去,又如雪點青山雲。
欲往涇溪不辭遠,龍門蹙波虎眼轉。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
(*「虎眼轉」摹寫湍急水波打轉)

這是一次訪友不遇的後記,李白在山上東亭小歇俯瞰遠處,「白鷺行時散飛去,又如雪點青山雲」,這樣的良辰美景卻是勾留不了他別有所屬的心。

詩仙為何遠溯涇溪?涇溪的谿壑中有三所著名古寺,是唐時江南勝地,包括水西寺、水西首寺和天宫水西寺,都是高僧修行的地方(舊址今安徽境內涇縣西五里處)。

求道不辭遠,歸依得及時!筆者感悟詩仙「歸向陵陽釣魚晚」一語,是藉著古人的典故,傳遞了皈依求道的急切之心。

相傳古代陵陽子明於陵陽山下旋溪水上垂釣,偶然間釣到了罕見的白龍。子明恭恭敬敬把白龍放了。不久,白龍遣白魚給子明捎來燒煉食餌的做法,藏在魚腹中。子明照著做了三年之後,白龍再現身來迎接子明,引領他到了陵陽山,子明在那裡待了百餘年,後來成仙而去。[8]

輪迴的生命歸依向何方?返本歸真的大道,古人一直在追尋!從古至今,幾度春又暮……!暮春賞杜鵑、憶古人,相逢莫道人生青春短,好把春心託杜鵑:杜鵑花要謝了,時不我與呀!布穀要及時,求道要及時!

322387d3bfa836aae60ebca3f5cc9cca

幾度春又暮!莫道人生青春短,好把春心託杜鵑:求道人生要及時!

-注意-

[1] 出於宋代楊萬里《明發西館晨炊藹岡》詩之二:「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2] 事見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及北宋‧樂史编著《太平寰宇記》。

[3] 蜀以褒斜兩谷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門,玉壘峨眉山圍繞,其中江、潛、綿、洛各水流灌,地產富饒,汶山是畜牧場,南中是園苑。

[4] 事見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李善注引《蜀記》:「蜀人聞子規鳥鳴,皆曰望帝也。」有一說望帝魂「杜鵑泣血」,難抑哀傷至極的失國心情。因為後代沒有治理好國家而亡國了。然《華陽國志‧蜀志》並沒有這般記載。

[5] 見闞駰《十三州志》。

[6] 見《太平廣記‧神仙五十二‧殷天祥》、《唐詩紀事‧卷七十五‧殷七七》。

[7] 明代鄭真《送春》「三月繁華一夢中,都將世事問東風。荒煙草映王芻綠,落日花開謝豹紅。」謝豹即杜鵑鳥別名,謝豹花即杜鵑花。

[8] 見劉向《列仙傳》;《水經注‧卷二十九》沔水條。《水經注‧卷二十九》:水出陵陽山下,逕陵陽縣西為旋溪水,昔縣人陵陽子明釣得白龍處。

beb6ba7fe31cd2b1760640de9dd19d40

杜鵑花開滿山野。(pixabay.com)

來源: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