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京或成為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定的最大阻礙

北京或成為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定的最大阻礙

6月5日,七國集團(G7)財長在倫敦達成一項協議,支持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定為至少15%。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官員認為中國不會輕易在協議上簽字。

彭博6月9日報導,中國大多數企業的基本所得稅稅率為25%,而高科技行業和研發投資享受減稅待遇,這意味著它們的實際稅率可能低於15%。

美國及其盟友的制裁和限制下,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一直強調「卡脖子」問題。北京當局目前將高科技領域作為未來經濟重心,例如微晶片和新能源汽車,被視為「十四五」計劃的核心。

為此,北京希望保留高科技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認為這是其經濟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在先進技術方面。

中國財政部下屬的財政科學院研究員王澤彩表示,一些高科技企業的稅率「遠低於」15%,中國可能會提出對這些行業給予區別對待。

王澤彩認為,其他國家或許也會採取同樣的行動,原因是他們可能有類似的國內政策來鼓勵創新。不過他補充稱,這只是他個人看法,不代表官方立場。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最低公司稅談判中最難逾越的障礙就是中國。中國希望將國內利潤切離或排除在外,此舉會削弱最低15%實際稅率的效果。最終的協議可能提供有限的讓步,以滿足中國要求,但不會達到損害最低企業稅率規定的程度。

上周六(6月5日),在倫敦舉行會談的七國集團(G7)達成一項,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定為至少15%,谷歌、蘋果和亞馬遜等跨國公司則將需要繳納更高的全球企業稅。

多年來,西方已開發國家一直在尋求讓跨國公司繳納更多稅收的方法。此前,跨國企業往往通過遷往低稅率國家來避稅。聯合國數據顯示,跨國公司轉移利潤導致各國政府每年損失的稅收高達5,000億美元至6,000億美元之間。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設置將為各國籌集數千億美元,以應對2020年經濟動盪的餘波。但該協議尚未明確規定哪些業務將被納入其中,僅涉及到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跨國企業。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這將結束各國競相壓低企業稅率的「逐底競爭」。2021年4月,耶倫曾在20國集團財長會議上建議,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統一為21%,此次下調為15%,降低了方案通過的難度。

談判代表希望7月的G-20會議後,今年晚些時候可以拿出一份更為翔實的協議供經合組織(OECD)協調下約140個國家討論。

中國不是富國組成的OECD成員,但近年來中國參與了對旨在防止跨國公司將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的全球規則的討論。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