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陸將加速半導體產業本土化 應對美國晶片法案影響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代表這份對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業發展意義重大的法案,正式成為法律,大陸多位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認為,美國的這一輪行動,反過來將加速大陸半導體產業本土化進程,大陸還可以在成熟製程上進一步進行布局來應對。

財經網報導,出於供應鏈安全的考慮,許多大陸晶片設計公司,近幾年已經出現優先考慮境內供應商的趨勢,設計公司尋求代工廠共同研發產線,隨之帶動了本土設備的市場。大陸半導體產業鏈的應對,已經持續了數年。

多位本土設備商、零部件廠商員工表示,如果沒有大量客戶,設備和產品就沒有持續快速反覆運算的機會,難以發展。這兩年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本土設備中標率明顯提升。這為本土設備商的技術改進提供了好的土壤。

一家本土零部件廠商的研發負責人表示,過去給中微半導體的MOCVD設備供貨。MOCVD是LED製造中的重要設備,採購金額一般占LED生產線總投入一半以上。如今他們不僅做進了三安光電的供應鏈,還給德國的一家龍頭MOCVD廠商供貨。

加大在成熟製程上的布局,是大陸企業選擇的另一條路徑,28奈米通常被認為是一條分界線,28奈米及以下工藝被稱為「先進工藝」;28奈米以上被稱為「成熟工藝」。

需要用到先進製程的電子產品主要是智慧手機;其他電子設備需要的晶片,例如5G射頻晶片、藍牙晶片、可穿戴設備、指紋晶片、車用晶片等,大部分在成熟制程的範疇。

第三方機構IBS顯示,2020年半導體代工市場中,28奈米及以上工藝的市占大約三分之二,未來五年,先進工藝的市場將不斷擴大,但成熟工藝的市佔將不低於50%,這對於大陸半導體產業來說,代表廣闊的機會。

當更多設計公司選擇大陸的代工廠共同反覆運算產品時,將會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大陸的晶片代工廠之所以發展緩慢,原因之一在於缺乏客戶和他們共同走完這個試錯和升級流程。

法案的另一影響,可能會使得那些業務可輻射到大陸市場的,且相對中立的地區和國家獲益。

根據第三方諮詢BCG和SIA的數據,大陸市場的最終消費占了全球晶片產品的24%,與最大需求方美國市場相當,如果再加上大陸購買的晶片製造成產品再出口到全球,這部分的市場規模則是35%,這是任何一個半導體產業鏈公司都不可忽視的一點。

從商業的角度,他們需要在靠近客戶的地方進行佈局,然而在當下,商業因素中夾雜了政治因素,投資和佈局又要重新考慮。

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這件事需要從全球的角度出發看問題,進入大陸市場,不代表只有投資大陸這一個方法,例如最近他發現,新加坡正在成為了投資的熱門,距離大陸市場近、有發展半導體的基礎,以及推動技術創新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在地緣政治風險逐漸增高的情況下,這種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出來。

過去數十年,包括英飛凌、ST、美光等全球半導體大廠紛紛選擇在新加坡設廠。根據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統計,半導體業作為新加坡電子領域增長最快的部分,2021年產值年增30%。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大陸將加速半導體產業本土化 應對美國晶片法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