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沒死透?華為偷建立中國供應鏈 爛尾晶片廠死而復生

沒死透?華為偷建立中國供應鏈 爛尾晶片廠死而復生中國華為正在打造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示意圖,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經亞洲披露,中國華為為打造本土晶片供應鏈,將重心轉到4年前被美國制裁而生產停擺的晶圓廠福建晉華(JHICC),今年稍早,「新客戶」的工程師、採購和財務人員陸續抵達,幫助晉華重啟生產,而這些工作人員全都來自華為。

華為工程師馳援  爛尾半導體復活

《日經亞洲》報導,華為旗下IC設計企業海思曾自己設計晶片,委託台灣晶圓廠生產,後因台灣斷供,無法取得高階晶片,華為只能仰賴中國本土供應商,甚至自己下海投入晶片生產。

報導稱,華為從北京到大本營深圳等中國大城市,秘密打造新的本土供應鏈,福建晉華只是其中一環。福建晉華最近告訴幾家供應商,希望在2年內將產能提高1倍。

福建晉華 (JHICC)是何方神聖?這家企業曾2018 年底被美國指控竊取商業機密後,不得不停止營運。當時福建晉華的技術合作方,包括聯電及美國設備供應商都停止技術支援,合作方駐廠人員全撤出,所有設備、生產運作都全面停止,已經下單卻未出貨的機台全數暫停出貨。

在華為等中國科技大廠支援下,福建晉華又復活了。日經稱,新客戶的工程師、採購和財務人員開始陸續抵達,幫助公司重啟生產。四名知情人士透露,工作人員要求福建晉以英文名字、而不是中文名字稱呼他們,避免引起別人注意。但他們的身份在福建晉華內部是公開的秘密,這些人全都來自華為。

與此同時,在晉華對面,鮮為人知的晶片封裝渠梁電子(Quliang Electronics)正在20個足球場大小的場地上,建造第二座工廠,目的就是滿足同1位「大客戶」(華為)持續增長的需求。

渠梁電子一位員工證實,「我們大部分產品都是為華為生產的,員工總數約有2700人,現在正在建造工廠的二期工程。」

福建晉華和渠梁電子只是華為打造本土供應鏈野心的2個例子。在中國政府幫助下,華為及合作夥伴正在北京、武漢、青島和華為總部深圳建設新的晶片生產和組裝網路,投資超過4000億人民幣。

華為目標就是取代國外製造商和供應商,奪為華為用於電信基地台、監控攝影鏡頭和智慧型手機的關鍵晶片生產,並進軍汽車晶片業務。

一位與華為有往來的企業高管表示,如果說美國的制裁,就像是用最先進的戰機進行轟炸,那麼華為的行動就如同打游擊戰。

游擊戰避制裁 晶片效能成謎 

野村證券科技分析師Donnie Teng 認為,沒有人比華為更了解如何在美國黑名單下運作,可以肯定的是,華為打算捲土重來,但我們不確定他們製造的晶片效能?是否有競爭力?

根據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估計,在美中科技戰升溫之前,中國晶片公司2018年滿足不到15%的當地市場需求,到了2021年,躍升至約24%。只是,許多中國製晶片僅用於中低端消費電子產品,並非高階晶片。

尤其,這24%的比重當中,許多晶片雖由中國設計,實際是委託台灣、南韓等外國晶圓代工廠製造。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本土企業在中國生產的晶片,僅佔當地市場總量的6.6%。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沒死透?華為偷建立中國供應鏈 爛尾晶片廠死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