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特朗普簽署“絕殺令” 華為略顯悲壯地發了一張圖

  • 未分類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月15日宣布正擴大對華為的製裁力度,試圖切斷其與全球芯片商的聯係。這一對華為“卡脖子”的最新舉動,被部分觀點認為是美方露出與中國高科技領域“脫鉤”的端倪。盡管華為對此尚未作出正式回應,但是有消息稱,如美方最終實施上述計劃,中國政府將予以強力反擊,或涉高通、思科、蘋果及波音等美企。

特朗普政府簽署絕殺令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5月14日宣稱要“跟中國斷絕整個關係”的第二天,美國對華為使出終極殺手鐧,限製全世界所有半導體廠(包括芯片代工、IDM廠),隻要有使用到美國軟件和設備,在為華為生產芯片之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這等同於美國以國家力量全麵封殺華為,華為由此真正進入至暗時刻。

當天,美國商務部網站發布更改出口管製條例公告,主要內容有兩點:第一是華為和海思使用美國商務管製清單內的軟件和技術所設計生產的產品,都將納入管製。第二是對位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製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這包含出口、再出口,跟轉運給華為和海思(美國境內的設備在2019年就已經被限製了)。考慮到該措施會對於芯片代工廠帶來巨大的經濟影響,因此給予120天的緩衝期來出貨給華為,以降低該規定變更帶來的衝擊。

為了回應特朗普政府對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安全以及與中國競爭性緊張關係的日益擔憂,就在美國商務部宣布條例的前一天,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TSMC)5月15日宣布將斥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一家芯片工廠。由於越來越擔心美國在生產微電子和其他關鍵技術相關產品方麵嚴重依賴台灣、中國和韓國,特朗普政府已尋求在美國大規模興建新的芯片工廠。

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增長、能源和環境的副國務卿基思·克拉克(Keith
Krach)5月15日當天表示,美國方麵尚未向台積電做出任何保證,將向其發放出售美國技術給華為的許可。台積電是華為主要供應商之一。

華為略顯悲壯的間接回應

2019年5月15日,美國將中國華為公司及其 70
多家關聯公司列入了出口管製的“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在沒有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向華為出口任何的技術和產品。

不過華為並沒有像當初美國製裁中興時那樣的“立即休克”,反而通過全麵啟用“備胎”以及之前對於關鍵器件的大量備貨,抗住了美國方麵的製裁。當時華為回應稱,限製華為不會讓美國變得更安全或更強大,此舉隻會迫使美國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此外不合理的限製也會侵犯華為的權利並引發其他嚴重的法律問題。

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華為在基站、智能手機等關鍵產品上實現了對於美係芯片的大麵積替代,雖然目前華為的手機當中仍有少量的美係器件,但是華為終端
CEO 餘承東曾多次表示,華為已經可以完全不用美係芯片。同時在關鍵的軟件係統和服務上,華為也推出了自己的鴻蒙操作係統和 HMS
服務。

25d0aee4e7bfdb97527da33bd0fbacfa

2020年5月16日,華為心聲社區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條文章,並配上了一張圖。(華為心聲社區微信公眾號)

一年後的今天,美國開始動用國家力量,利用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優勢對華為下重手。雖然華為暫未發出自己的官方回應,但是北京時間5月16日上午11時許,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並配上了一張圖。文章隻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中國政府強硬反擊

5月16日,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將堅決捍衛本國企業的合法權利,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華為等中國公司的“不合理打壓”(unreasonable
suppression)。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還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行為“摧毀了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和價值鏈”。

近些年來,美國先後多次通過各種手段對包括人工智能、5G、安防技術、芯片等領域的科技龍頭公司進行製裁,中國科技的“缺芯之痛”也不時引發業內擔憂。據統計,2018年美國芯片公司依然主導了整個芯片市場,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排名第二的是韓國,合計市場份額26%。第三名的日本,合計市場份額7%。中國大陸合計市場份額僅3%。2018全球fabless芯片設計公司前十名公司中,美國占據6家,中國大陸隻有海思,台灣則有3家。

有觀點認為,美國打擊華為就像當年美國打擊日本高科技代表企業東芝一樣,就像當年逼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一樣,日本隨後科技和經濟發展停滯,從失去十年到失去三十年,日本再也沒有翻過身來。現在美國又想像當年摧毀日本一樣摧毀中國,摧毀中國的高科技代表企業華為。

但是今天的中國顯然不是當年的日本。雖然困難重重,在這場中美科技之戰中,中國政府顯然也並非沒有準備。就在5月14日,無錫高新區與阿斯麥公司(ASML)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擴建升級光刻設備技術服務(無錫)基地。總部位於荷蘭的阿斯麥公司是全球芯片製造設備領導廠商,並且是芯片光刻技術的領導者。

加快與國際同行業合作的同時,中國國產芯片替代的趨勢明顯。近期,中國國內芯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利好不斷。據中芯國際最新公告,中國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等多方同意分別向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及7.5億美元。繼宣布將於科創板IPO後,中芯國際最新公布業績亮眼。在電子行業相對慘淡的背景下,中芯國際2020年一季度收入達9.05億美元,同比增長35%,創季度營收曆史新高。

對於美國此番的突然出手,有觀點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為了在後續與中國的新一階段的貿易談判以及新冠疫情的爭議當中占據優勢的而製造的籌碼,規定中“120天的緩衝期”,或許也正是為了與中國政府談條件,迫使中國做出讓步。不管怎樣,中國政府應該不會坐視美國用政府力量對華為的打壓。就在北京時間5
月15日晚間,帶有半官方色彩的《環球時報》發表了社評文章《社評:回擊美方不手軟,更要打好持久戰》。顯然,從環球時報的透露的信息來看,中方為應對美國對華為的進一步“卡脖子”,已經準備了非常強硬的反擊措施。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特朗普簽署“絕殺令” 華為略顯悲壯地發了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