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猝死的誘因不止熬夜一種!警惕這些猝死的「導火線」

猝死的誘因不止熬夜一種!警惕這些猝死的「導火線」

對於猝死這個詞,想必大家都已不再陌生了。近年來,「猝死」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一次又一次地撥動公眾的心弦。說到猝死,相信沒有人會不害怕,因為它奪人性命的速度相當得快,令很多人雖夢想還未能實現,生命卻已經戛然而止。

2019年6月,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副主任醫師張恆偉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48歲。

2019年7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青年醫生、副教授肖育眾被發現暈倒在實驗室,因心臟驟停送醫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1歲。

2019年11月,因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王瀝川」一角而為人熟知的台灣演員高以翔,在寧波錄製浙江衛視節目《追我吧》時不幸發生猝死,時年35歲。

2019年12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楊立峰醫生,突發疾病猝死,年僅39歲,離世幾天前楊醫生還在回復患者。

2020年1月,深圳一滴滴司機猝死,被路人發現時雙手發紫靠著駕駛椅。家人稱他每天工作超13小時。

2020年3月,海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林肇宏教授因加班過度,於跑步時發生猝死,年僅42歲;長沙46歲的外賣員李明華孤獨地死在了出租屋,就像一片雪花落在地上,悄無聲息。

2020年5月,河南一15歲男生戴口罩上體育課卻因為跑步而丟了性命;浙江溫州一名初三年級學生體育課上跑步完後暈倒,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2020年6月,支援綏芬河醫生於鐵夫(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突發呼吸心臟驟停,永遠離開了我們,年僅42歲。

2020年7月,浙江一小伙打球時忽然猝死!該男子27歲,剛結婚不久,妻子還懷有身孕;廣東一男子突發心梗猝死,年僅32歲。妻子因無法面對今後的生活,帶三歲女兒跳樓身亡;2020年7月,19歲准大學生為掙學費送外賣猝死,原因可能是過度勞累。

2020年8月,台灣「中央社」報導稱,台灣資深藝人羅霈穎驚傳猝死,終年59歲;海南有一名36歲男子踢球時突然猝死,原因可能是出事當天凌晨曾經熬夜看球賽;演員謝園突發心臟病,經多方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61歲。

2020年9月,一位剛滿27歲的90後媽媽因為熬夜玩手機而猝死了,被發現時眼睛還盯著手機;一位年輕小伙打籃球後突然倒地死亡,原因是好久沒運動,在大熱天又長時間劇烈運動,從而引發了心源性猝死。

……

像這樣類似的新聞簡直太多了,每天都在上演著這樣的悲劇,讓人們在心痛扼腕的同時,不禁感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一個個鮮活生命的不幸離世,也是在一次一次地為我們敲響警鐘!猝死已不再是看似遙遠的地獄惡魔,而是躲在人間隨時伺機獵食的怪獸!「猝死」就像是一把暗藏的「絕命飛刀」,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

猝死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性別和職業。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370萬人因猝死而失去生命,青少年猝死比例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猝死好像更「偏愛」年輕人,屢屢向他們伸出致命的魔爪。

很多人總覺得自己還年輕,猝死離自己應該很遠,但是當猝死發生在自己身邊,發生在周圍同齡人身上,這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猝死離自己這麼近,猝死從來不會嫌一個人太年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面臨著學習或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健康、加班熬夜、過度勞累、生活作息不規律、吸菸、酗酒、喝濃茶和咖啡等多重問題,長此以往則導致猝死風險增高。

猝死已成為威脅青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青年人的猝死通常會在社會引起極大的震撼,每一個年輕生命的意外隕落都會令人格外唏噓,像是突然被死神選中,讓他們猝不及防,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基於此,同時值此9月12日「世界急救日」到來之際,「百年協和講堂」特邀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的專家,為大家科普猝死及心臟驟停急救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以期讓更多的人能夠避免重蹈覆轍,讓大家能夠科學預防和早期識別猝死的發生,並能在別人的生命處於危險的緊急時刻施以援手,做一個擺渡生命的使者,成為可以拯救生命的天使,去點亮一個又一個的生命!

什麼是猝死?

「猝死」,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就是突然死亡。猝死指的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者是貌似健康的人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之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WHO定義的時間是六小時以內。

猝死有三個典型特徵:

①發病快且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②病死率高,一旦患者出現猝死症狀,心肌極度缺血導致心電活動紊亂,造成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若短時間內沒有進行有效的心肺復甦,患者很快就會死亡;

③院外發病,據有關文獻報導,87.7%的猝死發生在醫院外,多數患者因無法得到專業醫療救治或因錯失最佳治療時間而死亡。

猝死的誘因不止熬夜一種!警惕這些猝死的「導火線」

猝死的類型

臨床上一般將猝死分為非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兩大類。

非心源性疾病:可以引起非心源性猝死的疾病主要包括肺梗死、肺栓塞、支氣管哮喘、急性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畸形、主動脈夾層、癲癇、敗血症、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嚴重的電解質紊亂等。

心源性疾病:可以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原因導致的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症候群(離子通道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先天性冠狀動脈起源異常、冠狀動脈痙攣、瓣膜性心臟病、結構性先天性心臟病等心臟方面的疾病,冠心病是導致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病因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75%的猝死是心源性的。目前,我國有3億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每年有超過55萬人會出現心臟性猝死,這意味著每分鐘就有一人發生心臟性猝死。既往研究表明,心源性猝死是65歲以下成年人的常見死亡原因之一,約有50%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表現為猝死。出於對時間的考慮,本次系列講座只針對心源性猝死這種類型進行相關知識的科普。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指心臟活動突然中止伴有血流動力學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稱為心源性猝死(SCD),又稱心臟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病發突然,致死率高。既往可有心臟病史(如冠心病)或無心臟病史。如無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青年人,可能會在應激狀態下出現冠狀動脈痙攣,嚴重時則會導致猝死。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心源性猝死患者存在心臟結構異常,其中引起成年人猝死的罪魁禍首是冠心病,而青少年病因則多為遺傳性心臟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等。這些長期隱匿在體內的疾病在各種誘發因子刺激下失去控制而導致猝死的發生。

各種心臟病都可以導致猝死,主要與冠心病及嚴重的心律失常有關,其中冠心病是導致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約占心臟性猝死的80%。

冠心病發生心源性猝死有三種情況,一是急性心肌梗死時或之後;二是沒有心肌梗死的冠狀動脈缺血發作時,如冠脈痙攣;三是繼發於心肌梗死或缺血後有心臟結構變化時(如心肌纖維化、瘢痕形成及左心室擴張)。

冠心病患者中男性、合併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更易發生猝死,應積極控制上述冠心病危險因素,預防猝死發生。冠心病可以隱匿存在,有些人可能無心絞痛及其他心臟症狀,但也會發生猝死。不少所謂「健康者」猝死,即是這種情況。

心源性猝死的日夜及季節變化

心源性猝死發生有明顯的季節規律,以冬、春季節猝死率最高。冬季最高可能與溫差大,溫度低,增加分泌體內兒茶酚胺,導致冠狀動脈收縮,增加血管阻力和心肌耗氧量,進而增加心臟負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等有關。而春季居於第二可能由於飲食特點及節日活動等因素相關。夏季發生率低。心源性猝死在00:00-6:00時發生率最高。周一心源性猝死發生率最高,周末最低。

猝死的誘因都有哪些?

猝死的發生往往是在由於存在基礎病變,再加上各種誘因觸發所導致。據相關調查,我國平均猝死年齡在43.8歲,以80後、70後為主,而有這些行為的人群更容易讓猝死找上門。

寒冷刺激或高氣溫

寒冷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由此可引發心肌缺血。而氣溫高,濕度大,人體代謝增加,出汗多,導致血容量下降,電解質紊亂,心肌耗氧量上升,心臟負擔加重,有可能誘發猝死。

過勞

過勞會引發「過勞死」,就是指由於長時間加班工作導致過度疲勞,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容易出現猝然死亡。對於20~59歲的人群,估算約1/3的心腦血管死亡與過度勞累相關,而約5%心腦血管死亡直接由過度勞累所致。

某些藥物

還有一些藥物會影響心臟的傳導功能,也會增加年輕人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口味重

飲食口味太重如太咸、太甜等會導致高血壓,同時還會使血漿膽固醇升高,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這就為猝死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久坐久站、不運動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減緩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循環變慢,血回流到心臟也變得困難起來,下肢可能形成深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栓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所以,對於長期坐著的人來說,一定要記得有空就站起來活動活動!

經常熬夜

因為工作、娛樂的需要,犧牲了睡眠時間而長期熬夜,這樣非但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且還會誘發猝死。其原因一是熬夜導致生理時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引發室速、室顫,造成心源性猝死;二是熬夜會導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三是因為熬夜會使血壓過高,從而造成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中風。

心理狀態

生活壓力大會直接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並會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痙攣的風險,甚至誘發猝死。壞情緒是健康的天敵,抑鬱、焦慮及心理過度緊張與心源性猝死有關。心情抑鬱或焦慮的人通常睡眠質量會很差,心臟得不到休息,血壓、心率都會升高,長期睡眠不足也是心梗的一大幫凶。遭遇自然災害、戰爭、喪偶、失業等事件後,心源性猝死發生率上升。

精神障礙

精神科住院患者發生猝死的並不少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室性心動過速、心肌炎、心肌病等。

排便時太用力

如果排便時過度用力,特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臟病又便秘的人,就會導致胸腔和腹腔的壓力增大,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臟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嚴重時可出現心衰、猝死。

抽菸、過量飲酒

菸酒傷身這話相信不用多說,大家心裡都有數。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發生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所以,長期吸菸(包括二手菸)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比常人高很多。大量飲酒可能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對於長期酗酒的人而言,酒精會破壞心肌,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心力衰竭。

遺傳學因素

流行病學發現,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遺傳學基礎。肥厚性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發育不全可以解釋大部分的青年人猝死案例。有關研究顯示,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其子代患心源性猝死概率將增加80%,若雙親均有心源性猝死家族史,則子代發生心源性猝死風險將增加9倍。此外,各種離子通道缺陷病也與心源性猝死相關。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如果打鼾時發生睡眠呼吸暫停,當「睡眠呼吸暫停「的時間一次超過120秒,那麼很可能發生睡眠中猝死。

肥胖

心血管病最愛胖子,肥胖人群幾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併冠心病時易發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疾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中有部分患者在出現過敏後引起休克,嚴重的可造成猝死。

劇烈運動

大多數研究(不是所有)發現,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尤其是中等強度)有減少心源性猝死或心臟停搏的作用,而強力的劇烈活動顯著增加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男性表現的更明顯。劇烈運動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在馬拉松比賽的猝死人群中,心源性猝死為主要死亡原因。

年輕健康,並不意味著進行劇烈運動就安全。要知道,大約一半心源性猝死者之前沒有發現心臟疾病。所以,在運動過程中若出現胸悶、胸痛、心悸、頭痛、心跳異常等情況,可能是運動性猝死的先兆症狀,應立即停止併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避免猝死的發生。

猝死的誘因不止熬夜一種!警惕這些猝死的「導火線」

其他因素

此外,低社會地位、社會孤立、飽餐、發熱、電解質紊亂等亦是猝死的常見誘因。

專家提醒

珍愛生命,遠離猝死!請在生活中儘量規避這些可誘發猝死的危險因素。猝死面前,人人平等!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在猝死的邊緣試探!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猝死的誘因不止熬夜一種!警惕這些猝死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