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蔡倫與造紙術

蔡倫與造紙術

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畫成圖寄回巴黎,此圖為晾乾紙。

漢代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項成就就是造紙術。直到今天,紙依然是日常使用的書寫材料,是為數不多的使用了近兩千年而沒有被淘汰的偉大發明。

今天,人們公認東漢初期的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人。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首度採用麻頭、樹皮、破布之類低廉而常見的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出書寫用的紙張。晉代對蔡倫造紙術改進後,造紙成本進一步降低,紙張開始正式取代竹簡成為書寫記錄的材料,最終隨著絲綢之路遠走西域,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腳步。

古代的書寫材料

人類最早的記事方法是結繩記事。中華文明歷史悠久,黃帝時倉頡造字。最初的文字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叫甲骨文。殷商和西周時代,人們把文字鑄刻在鍾、鼎、盂、壺等青銅器的內壁或底部,或在石頭上刻字,這就是通常說的鐘鼎文、石鼓文。但是,甲骨、石頭比較堅硬,難以刻寫,也不便攜帶。到了春秋末期,人們開始用「簡牘」代替龜甲和獸骨。(「簡」是竹片,「牘」是木片。)

將竹簡或木簡用繩子串連起來就叫「一策」或「一冊」。簡的長度不等,最長的達三尺,短的五寸。人們寫信,往往用一尺長的簡,所以後來把信稱為「尺牘」。每根簡上寫的字多少不一,大多是二十來個字,少的一兩個字。寫一篇文章可能需要很多片簡牘。簡牘相比龜甲、獸骨已經輕便許多了,但仍然笨重。

戰國時宋國的思想家惠施著作多,立論新奇,善於辯論,常應邀外出講學,隨身攜帶的書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據記載,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竹簡公文,重達一百二十斤(秦制)。兩漢時,以辭令見稱的文學家東方朔向漢武帝寫了個奏章,用了三千根竹簡。進呈皇帝時由兩個身強力壯的武士抬進宮去,漢武帝看了兩個月才看完。這樣多的竹簡冊,存放、運輸都很麻煩。如果編簡的牛皮帶斷了,竹片散亂,前後次序顛倒更是麻煩事。書寫的文件多了,其所使用的簡牘數量既多且重,人們往往用「汗馬牛」、「充棟宇」來形容其沉重和數量龐大,形成了「汗牛充棟」的成語。

當時也有人用絹帛做書寫材料,《墨子》一書有「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的記載。但是絹帛價格昂貴,一般人用不起。孔子就有「貧不及素」的說法。這裡的「素」指的就是絹帛。漢代一匹絹帛(長約十多米,寬不及一米)的價格就相當於七百二十斤大米。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層薄絲綿,把這一層剝下來晾乾,可用來寫字。這種漂絮的副產物品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或方絮。

「縑帛」,「縑」是雙色的淡黃色的絹,「帛」為絲織物的總稱。縑帛就是一種絲織品,可以剪裁,縫製衣服,也能在上面寫字、繪畫。寫在絲織品上的文字,稱為「帛書」。

《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下系帛書。」縑帛柔軟光滑,可折可卷,運筆順暢,書寫方便,重量輕,便於搬運,易於傳播。但是,縑帛價格昂貴,一般人無力使用。作為文字載體,縑帛不具備普及和推廣的條件。

縑帛的製作是把蠶繭煮過,放在竹蓆上,浸泡在河水裡,再將蠶繭沖洗打爛,曬乾即成。用帛來寫字,字寫好後捲起來,成為一「卷」。這種絲帛造的紙,由於原料有限,產量不多,價錢也高。

由於竹、帛是作為記錄和書寫用具來使用的,「竹帛」兩字幾乎成了書籍或歷史的代名詞,「功垂竹帛」的說法就是從這裡來的。

紙與帋

目前學術界認為,蔡倫改進造紙術前,中國已有「紙」這個字。由於中國一早就有「紙」字,這對後人的認知造成一些混淆,有人誤將蔡倫所造的「帋」和蔡倫之前所用的「紙」混為一談。

「紙」在中國古代是什麼意思呢?據東漢劉熙(或又作劉熹)所撰《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這就是說,所謂「紙」,是指一種像磨刀石一樣平滑的材料。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談到「紙」的來源說,紙從「糸」旁,也就是「絲」旁。這顯示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蓆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

唐代徐堅編集的《初學記》稱,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從糸。至後漢,蔡倫銼故布(破舊的布)擣抄作帋,其字從巾。

三國時期魏人張揖所撰《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這個「帋」字從巾字旁,這是蔡倫為了區別他所造的「帋」而創造了的字。

這些典籍顯示,蔡倫之前的「紙」主要是指縑、帛等柔性的書寫載體。蔡倫用樹皮及敝布、魚網所造的紙,被蔡倫稱為「帋」。但蔡倫的造紙術流傳下來了,他所創造的「帋」字卻沒有流行起來,後來的人們依然用「紙」字指稱按照蔡倫的造紙術所製造的紙。

關於「赫蹄」紙的記載在《漢書趙皇后傳》可見。據二世紀末東漢學者應邵解釋,赫蹄是一種用絲綿做成的薄紙。

應邵字仲遠,是汝南南頓人(今河南項城西南)。應邵少時篤學,博覽群書,獻帝時任泰山太守。獻帝初,舊章湮沒,書籍罕存,他編集所聞,著《漢官儀》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為他所訂立。他還著有《風俗通義》三十卷、《漢書集音義》(今佚)等書。

蔡倫的造意

范曄的《後漢書》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東漢學者劉珍、延篤等撰寫的官修史書《東觀漢紀》卷二十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為中常侍,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

其他晉、唐、宋人筆記,例如晉張華《博物志》,唐徐堅《初學記》,宋歐陽詢《藝文類聚》,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及唐虞世南《北堂書鈔》等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蔡倫,字敬仲。生於公元62年,卒於公元121年,是東漢桂陽郡(即今湖南省耒陽市)人。

清末民國初年著名學者章太炎曾經說:「湖南人士,始後漢桂陽蔡倫。倫誠宦者,然史稱其才學,校讎經典,倫實監理,斯故弘恭,史游之次。又始造樹膚魚網為紙,中夏文化升降之跡,倫有力焉。」

弘恭(?~前47年)是江蘇沛縣人,漢宣帝時的宦官,因懂得國家法令及歷史等文化,得到漢宣帝的賞識,被封為中書令。

史游是漢元帝時的宦官,任黃門令,官秩六百石,掌管衙中眾宦官。精字學,工書法。約在公元前40年以隸書草寫成《急就章》一篇。文曰:「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後人稱其書體為章草。

章太炎說蔡倫與弘恭、史游一樣,都是宦官出身。但是,歷史上記載蔡倫富有才學,曾經主持經典的校讎,還始創用樹皮和魚網造紙,此舉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有頗為巨大的功績。

蔡倫十三歲時,皇宮派人來家鄉徵選宦官。東漢章帝劉炟建初中期,蔡倫十八歲,當上了「小黃門」,這是漢朝太監中較低級的職務。

按漢朝的制度,宦員每旬(十天)有一天休息,這是士大夫們互相交流、聯絡感情的時候。可蔡倫每逢此時卻閉門,謝絕賓客,不與同僚往來。這個時候,蔡倫去做什麼呢?

據《後漢書》記載:「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暴體田野。後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東觀漢紀》卷二十也有相同記載:「蔡倫……為中常侍,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

這些記載是說,蔡倫才學出眾,做事盡心盡力,敦厚謹慎,敢於忠言直諫,對皇帝施政得失有所匡弼。在宦官輪休的日子,他或者閉門謝客,或者深入田間,考察農耕,增長見聞。這樣,蔡倫的見識和學問與日俱增,越來越受皇帝賞識。

東漢和帝永元九年,蔡倫被任命兼職尚方令。「尚方」是皇家手工工場,「尚方令」掌管著皇室金庫和宮廷內部事務,是少府所屬的重要部門,專門為皇室製造御用器物,擁有雄厚財力和權勢,有全國選拔優秀工匠的權力。蔡倫受命為尚方主管,負責監製御用器械和寶劍等。

在此期間,蔡倫在工藝技術及對此類事物管理的才華充分得到發揮,他經常與工匠們一起幹活,鑽研技術問題。在他的督導下,尚方制出的產品樣樣工藝精湛,質量上乘,「莫不精工堅密」,成為後世仿效的寶物。

東漢文化發達,學生眾多,迫切需要更加廉價的書寫工具。蔡倫喜歡讀書寫字,深知讀書人的困難和需求,縑帛價格太貴,絲絮做的紙也不好用,竹簡不貴,但很笨重。

蔡倫於是想用普通廉價的材料造紙,造出普通人也用得起的書寫物品。有一次皇帝召見蔡倫,詢問尚方的事情。蔡倫說,如能讓更多的人讀書,國家就會更加繁榮昌盛。他說自己正在試驗製造廉價的紙以方便讀書人,皇帝非常贊成,還撥給他試驗費用。

蔡倫發明用麻頭、破布、樹皮和魚網等作原料造紙,特別是利用樹皮作原料。蔡倫造紙的基本工序是先把原料洗滌後切斷,經浸漬漚制,其間採用加石灰漿升溫促爛和蒸煮等工序,再反覆大力舂搗,分離出纖維,製成紙漿,然後用細帘子撈取紙漿,漏去水分,晾乾,揭下壓平研光,成為紙張。用這種方法造出的紙,表面細緻、光滑、書寫性能好,顏色潔白,長期保存不回色腐爛,又輕又薄又耐用,正是蔡倫要的理想書寫材料。

公元105年(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把這一成果向朝廷奏報,漢和帝十分稱讚,並通令全國推廣這種造紙術工藝,各地也學會用植物纖維造紙,大大方便了讀書、寫字的使用。

漢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8年),蔡倫因功績突出,被「封為龍亭侯,邑三百戶」。龍亭是河南的一個縣,位於現在開封市西北。稍後,蔡倫又被任命為「長樂太僕」,位列九卿之一。

蔡倫的造紙術是近代木漿製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闢廣闊的途徑。現代造紙技術發達,以機器代替人工,但造紙的基本原理、工序和所用的原料與蔡倫在1900年前的造紙術基本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蔡倫以後,別人不斷對其造紙術改進。蔡倫死後大約八十年(東漢未年),山東出了一位造紙能手左伯。他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只是左伯所用的原料和製造方法沒有被記載下來。當時的書法家都十分推崇左伯的紙,這說明,在東漢末年,中國的造紙技術已經很高超。

公元二世紀到四世紀,是竹簡、縑帛和紙張並用的時期,由於紙張的品質和產量不斷提高,紙張作為寫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例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為文人不可缺少的寫字材料。

造紙術的傳播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蔡倫千百年來備受人們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美國科學家麥克‧哈特撰寫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位於我們熟知的哥倫布和愛因斯坦之前。

2007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公布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蔡倫榜上有名。周刊介紹說:「蔡倫是中國古代一名太監,他曾在昂貴的絲綢和竹板上書寫過,但是,他發明了造紙術,用樹皮、魚網和竹子等壓製成紙。」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各種途徑傳到世界各地。

秦漢的交趾、九真、日南3個郡均在今越南境內。越南得到造紙技術較早,在公元三世紀之前,產地主要在今越南河東省清華縣,但產量不多。根據記載,公元284年大秦(今越南)向中國進獻3萬張密香紙。

公元384年,東晉太元九年,有一位和尚摩罹難陀奉旨從山東煙臺揚帆過海前往朝鮮半島的百濟國傳教,他的隨從中有人懂得造紙術,百濟王把他們奉為上賓,請他們傳授造紙術,從此朝鮮半島開始有了造紙業。

公元610年,高麗國王派高僧曇征過海到日本,他大力宣傳紙張的好處,當時日本攝政王聖德太子就在離宮不遠處龍田川河岸設立造紙作坊,從此日本有了第一座造紙工廠。

公元750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打敗石國。高仙芝原是高麗人(朝鮮族),年幼隨父來中國。他勇猛善戰,屢建戰功,被提升為安西副都護。公元747年,石國小勃律王娶了吐蕃王女兒為妻後,隨同吐蕃王反唐,朝廷又派高仙芝領兵出討,大獲全勝,慘敗的石國向大食國求援。

公元751年大食國派大將齊亞德進攻唐朝邊境,高仙芝統率3萬唐軍與大食展開決戰,深入大食本土七百里。在緊要關頭,高仙芝部隊中有一少數民族首將突然反叛,形成與大食人合攻唐軍的態勢,唐軍戰死無數,被俘數千,大食軍也損失慘重。被俘唐軍中有會造紙的工匠,阿拉伯人靠他們在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的第二大城市)建立了造紙廠,生產的紙張不僅供應當地居民,還是撒馬爾罕外貿商品。

在怛邏斯戰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學家杜佑的侄子杜環,後來輾轉歸國。在他的回憶錄中,曾提及中國工匠傳授阿拉伯人造紙術的史實。從此,撒馬爾罕成為阿拉伯人的造紙中心。在許多中世紀阿拉伯旅行家的遊記中,都有關於撒馬爾罕出產優質紙品的記錄。

公元794年在新都城根達(今伊拉克巴格達)建立第二家造紙工廠。後在大馬士革(今敘利亞首都)開設第三家造紙廠。

此後,阿拉伯帝國的一切政府文書、檔案均書寫在紙製品上。

公元900年阿拉伯人把造紙術傳入埃及,亞歷山大城開辦起非洲第一家造紙工廠。公元1100年在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費斯城建立造紙場。公元十世紀的印度突厥首領率領伊斯籣教徒軍隊侵入印度,帶入造紙術。

至十一世紀,歐洲各國發動十字軍東征,攻打伊斯蘭教國家,這場延續數十年的宗教戰爭,使西歐的英、法、日耳曼、義大利等地區人士見識到東方的豐富資產及重要的造紙技術。

在歐洲,第一個造紙工場是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於公元1150年在薩狄瓦城建立起來的。

在義大利的博物館中,至今還保留著西西里國王羅傑一世於1109年書寫的一幅詔書,詔書用的紙就是阿拉伯人生產的。在當時的歐洲,能夠使用阿拉伯人製造的紙張被視為一種奢侈的行為。由於紙的造價昂貴,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國王菲特烈二世曾在1221年下令禁止使用紙書寫官方文件。

中國造紙術傳人歐洲前,歐洲人曾用羊皮進行文字記錄工作。在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三百多張羊皮,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的傳播。造紙術的西傳,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極為有利的條件。

公元1276年,義大利半島中部的蒙地法諾地區建起該國第一家生產麻紙的造紙場。英格蘭公元1460年出現過一家小造紙作坊,但英皇認為破布是不祥之物,下令關閉該作坊。直至公元1494年,英國才興建第一家造紙場。

此後不久,歐洲人開始改良造紙技術,但直至17世紀,歐洲的造紙技術還只能達到中國宋代的水平。為了解決歐洲紙張質量低劣的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穌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乾隆年間,供職於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畫成圖寄回巴黎,中國先進的造紙技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

歐洲人於公元1575年把造紙方法傳播到美洲。公元1690年在美國費城建有造紙場,這距離蔡倫造紙術誕生已整整晚了1,585年。

2016-07-26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蔡倫與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