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林彪「散記」中對毛澤東的深刻思考和研究

林彪「散記」中對毛澤東的深刻思考和研究

林彪與葉群

林彪的“散記”

林彪的大腦像一台計算機,每天都在不停地高速運轉。

從他自己隨手寫的和口述的文字看,林彪每天所思所想有軍國大事,如政治、經濟、軍事等,有哲學、歷史、馬列主義理論,有穿衣、吃飯、出汗、着涼一類生活瑣事,也有對於啲人物、事件的思考。

林彪許多重要決策係在這種思考中形成的。如關於“四個第一”“三八作風”“四好連隊”“五好戰士”的提出,關於突出政治的指示,關於取消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建議,關於在京津等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帶建造人造山的建議,關於加強部隊在江河湖海和水網地帶軍事訓練的意見,文化大革命中關於保持軍隊穩定的指示,命令,以及關於加強戰備,防止敵人突然襲擊的緊急指示等,都係踱步中做出的,考慮成熟就口述下來,然後製成正式文件,下發落實。

林彪大量所思所得所言沒有公之於眾,只係被保存在檔案里,或係寫在一張張散紙上,或係記在書本里,或係寫在咭片上。林彪每天在不停地思考,同時也在不停地寫着心得筆記。這係林彪的習慣,有所得必有所記。葉群常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千年文字會講嘢。”林彪就係天天用“爛筆頭”,給後人留下許多“會講嘢”的“千年文字”。

下面摘錄幾例,睇吓林彪每天都想些咩,記些咩:

例一:“忠庸,張春橋、柯慶施”。這係林彪口授由我寫的一張咭片。“忠庸”的“忠”字,我寫的係“中”,林彪在下面又加了個“心”。林彪心目中的張春橋係一個只會耍筆杆子、喊口號的平庸之輩。

例二:“人係物質中最重要物質,不尊重人就會犯最大錯誤,青(指江青)威風正在犯大錯誤。”這係林彪口授讓林立果寫在《毛主席語錄》上的一段話,講明他對江青的不滿。

例三:林彪寫了許多關於馬列主義理論研究的筆記。他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物質的可分割性……幾個原子總係結合在一起——分子”這段話旁邊寫道:“恩格斯未解決此點,而列寧則解決了,列寧講電子也係可以分割的。列寧有牢固一係多的觀念,而恩則無,列高於恩,列由多引出二,恩係硬套成二”。

例四:林彪認為立場係決定觀點、方法的。他寫道:“立場、觀點、方法之比重(係)7∶2∶1”。

他還寫道:“兩點(論)係講明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要用唯(物)論,查明情況才能定(性)質定政策。”

例五:林彪重視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他寫的散記中有大量關於發展經濟的內容,比如他寫道:“只有影響人的生活的事係社會最大事”。“猛發展這一點”係“人類的靈魂、國魂、黨魂,勞苦大眾的良心,負責人的氣概,高貴的品格”。黨“須為經濟努力”。善於傾聽群眾的呼聲和了解他們的迫切需要係“黨興亡定律”。

例六:在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情況下,林彪總想避免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在一張散紙上寫道:“古策:(1)主先臣後(切勿臣先搶先);(2)主倡臣和(切勿臣倡或不和);(3)主勞臣逸(視察之類)”。

林彪不愛交際,他認為“交際搞不出名堂來(且有百害——堅決天馬行空)”。

例七:關於政策,林彪寫道:“左中右——三節,用中節,循天命,勿過,勿不及”。“左的政策只能領導少數左傾分子,右的政策只能團結右的少數分子,中間政策就能團(結)左及中,也能使右接近,只有這種政策能團結多數。”所以應該“左而留中。左,但反極左極右而成之”。

例八:林彪精心研究戰爭,寫了許多關於打仗的筆記。其中,我在一張咭片上就記了林彪這樣幾句話:“唯利係圖,唯勝係圖,縱虎歸山,戰爭中要善於投機取巧,見利則進,不利則止(仗不在大小)。”

葉群把林彪每天隨手寫的、閑聊講的、口述的文字稱為“散記”,甚為重視,時常整理、追記。在葉群辦公室有一個被稱作“咭片櫃”的木頭柜子,係專門用來保存咭片資料的。其中,就有許多係經葉群整理後的“散記”咭片。葉群辦公室還有一個小保險柜,嗰度還有葉群的追記——《一〇一筆記》,林彪與葉群聊天時林彪的言論,葉群就追記在這個筆記本里。

每當整理“散記”,葉群都會讓我去幫忙。一般的係把林彪親筆寫的製成咭片,存入“一〇一”咭片專櫃;把林彪與葉群聊天時講的,記在《一〇一筆記》里;也有林彪親筆寫的一張張散紙,被原封不動地存進“一〇一”“手跡”專櫃里。

葉群做事不專一,時常邊整理邊打電話,一個電話能打一個多小時,一句“那就這樣吧”不知重複幾多次才會把電話撂下。所以,每次整理“散記”都要花上幾個小時。

在林彪的“散記”里也有對毛澤東的思考,從中可以看出,林彪並不像在公開場合所講的那樣,毛澤東咩都正確。

林彪心中還有另外一個毛澤東。這個毛澤東唔係完人:

一係,理論上“使人迷糊”。

林彪讀過我給他抄寫的毛澤東《矛盾論》中的一段話“按照辯證唯物論的觀點看來,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之後寫道:“指咩呢?有時係指總體,有時係指兩成分,有時係互衝突。悟出,一指化合體,一指兩成分,非同語異議,故使人迷糊了。”

林彪還寫道:“沒有單純的過程,一切都係可再細分的,此點毛尚不了解。”

他在一張散紙上寫道:“辯(證法)之基(本)規(律)為聯(系),而非動、質、矛。斯毛(指斯大林、毛澤東)未如此了解,他(以)為矛(盾)為基(本規律)。”

毛澤東講:“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林彪則認為:應該加上“感覺、概念、實驗”。林彪寫道,獲得正確認識,不僅係和實踐的關係,還有“和感覺、思維的關係”,“單只實踐仍得不到(正確)認識的”。

可以看出,林彪並不完全贊同毛澤東的啲理論觀點。

二係,“自我崇拜”。

林彪在《學文化詞典》一書“個人崇拜”詞條旁邊寫道:“他自我崇拜,自己迷信,崇拜自己,功為己過為人。”

在林彪看來,毛澤東的“最大憂慮在表決時能占多數否”。

林彪認為毛澤東搞“小幫幫”。所以他講:“毛應該照顧他,使他沒有小幫幫的必要,他就不小幫幫了。政治上對其每一創舉與功績公道主動的指出來,則他自無鋒芒的必要。”

三係,“忌才”。

林彪認為艾思奇係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但係毛澤東卻不重用他。對此林彪寫道:“艾之不起,乃因一號(指毛澤東)怕他影響超過自己之詭計也。才之害,忌才,故大智必愚。”

在毛澤東之下,不露才能,不出頭,這係林彪的要領。所謂“不建言、不批評、不報壞消息”的“三不主義”也係為了避免毛澤東的猜忌。

四係,“捏造”。

林彪在《新華月報》的一張散頁上寫道:“他先為你捏造一個‘你的’意見,然後他來駁你的意見,並無,而捏造——老東的慣用手法,今後當注意他這一着。”

林彪時刻警惕陷入黨內鬥爭旋渦。他深知,毛澤東的權威係不容挑戰的。所以,他的選擇唔係對抗,而係被動自保。從“散記”中,可以看出林彪自保策略主要有三:

第一策係“擁”。

林彪在《論馬克思、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一書中寫道:“終生不犯錯誤之法,得個擁××的稱號。”“仿斯之於列、恩之於馬、蔣之於孫”,“人工的、有意識的、主動的、正面的、去作出擁的表示。”

“最迅速地響應他人每一新的倡議,因為他正迫切等待着別人的態度。”

從呢度可以看出,林彪“高舉”“緊跟”係有私心的。

第二策係“順”。

林彪與毛澤東打交道幾十年,深知毛澤東對敢於違逆自己意見的人係從不留情的。彭德懷、劉少奇、鄧小平等人一個一個地倒台,使林彪懂得了“犯上者殊,用上者存”的道理。所以,他把“順”“大順”作為自保的“總訣”。林彪寫道:“……有個永遠不犯錯誤的辦法,就係不提不同主張,永遠不會出亂子,聽命。”“自主事——唯勝係圖(對下對事)。他主事——惟命係從。”“不為一號事先,動而輒隨。”

林彪並不認為毛澤東的主張、決策多麼正確,他講“同意,非同意其事,乃同意其人”。

第三策係“默”。

林彪把“默”“大智若愚”作為一條行為準則。他寫道:“國有道則言、國無道則默。”“一個車只可一個司機。你先講,他不同意怎辦?故宜後幫。”“你先講了東,他就偏講西,故當聽他先講才可一致。”“莫性急、莫立即回答,遲幾天無關係,等請示和商量後再回答,中宣部國慶節規定口號的教訓不可重複。”

以上可以看出,林彪在毛澤東面前係非常謹小慎微的。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