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延安日記(10)

  • 歷史

來源: 延安日記

作者: 弗拉基米洛夫

tytetuit

1942年8月16日

當我和阿列耶夫在一天晚上等待我國情報局傳來前線消息時,阿列耶夫說:

「我認為,大部份青年人1940年之前就都離開了特區。留在這裡的,大多數是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大學生,他們於1936年到1938年來到這裡,那時他們還不到二十歲。在抗日運動處於高潮的時候,他們為浪漫主義的幻想和一時的狂熱所驅使,來到延安。有些生活上完全沒有著落的學生,來到這裡是希望有機會在延安多上幾年學,從而能過上儘管是貧困的,但卻是有保障的生活。許多青年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相信他們能夠乘時代的潮流前進,相信黨會更加強大,從而他們也就能很快爬上去。

「在大學裡,男女青年對冗長而無用的會議,對漫無目的、往往會弄成造謠中傷的批評逐漸地感興趣了。他們可以作持續好幾個小時的發言,內容雜亂無章,毫無意義,還能整天整天地閑聊。

「甚至在他們自己當中,討論任何一個問題,也都要千篇一律地重複:『黨派我到這裡來工作,我一定要做好,我準備為中國革命作出任何犧牲!』

「學生學不到實際的知識,他們對政治問題的了解是模模糊糊的,只知道幾段引文。實際上,他們喜歡從教科書里引幾段話來談論馬列主義,但並不懂馬列主義的實質。

「他們腦子裡的中國歷史、革命運動的知識,要麼十分模糊,要麼完全沒有。

「他們甚至對蘇聯也幾乎一無所知:在蘇聯人們吃飯不要錢,並且可以到大學學習,想學多久就多久,可以不工作。中國的許多男女青年都想到蘇聯去,以便可以在那裡學上十年或十幾年。

「他們知識淺薄,尤其在政治和經濟學科方面知識淺薄,卻喜歡談論一切問題,並希望有朝一日擔任重要職務。同時,他們卻又不屑於做日常工作。很少有人願意學醫或無線電報務課程,因為這些學科提供迅速升遷的機會很小。

「人們一旦到了特區,就被迫同家庭和社會斷絕一切聯繫。大家對通信聯繫皺眉頭,事實上也很少有人敢同親屬通信。戀家被看成是可恥的,有了這種感情要小心地隱瞞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男的就沒有和女人交往的習慣了。在這裡,男的跟女的在一起散步和交談,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男人只准同『在黨的姑娘』結婚。夫婦結婚後不住在一起,因為他們各自都住在工作的地方。他們只能在星期六會面,往往還要經過黨組織的特殊批准。

「青年人被淺薄的浪漫主義或『左』的革命詞藻迷了心竅,因而就不要文化和人民的傳統了。

「源遠流長的文雅的漢語面目全非了,一種在中國其他地方不用的語言和表達方法取而代之。這種難懂的語言是貧乏的,矯揉造作的,粗魯的。

「結果,人們除了被迫織襪子,做棉衣和打補丁之外,漸漸地把勞動技能忘掉了。反正人人都有小米粥喝,不管他幹什麼工作,學習,或者就只耍嘴皮子,似乎都不需要什麼勞動習慣了。

「事實是,年輕人在延安呆了多年以後,並沒學到什麼專長。

「說得輕點,特區培養出來的黨幹部,基本知識的水平很低。甚至學生也不都會看鐘點,他們的算術很差。未來的黨的工作者大都沒有實踐經驗,沒有專業,而且各方面都很落後,他們有資產階級思想,一心只想支配別人。

「這裡的人善於滔滔不絕地談論『自我犧牲、國民黨的背信棄義以及日本強盜』,並且準備等它幾個月,一直等到三五個日本兵肯退出一個地方。」

所有這一切都使鮑里斯·華西里耶維奇非常生氣。但是,我不同意他的絕對化的判斷,我認為,延安有很多青年是有獻身於革命的理想的,不幸的是他們受了許多使人變蠢的宣傳,他們註定是無所作為的了。看到這些青年被迫塞了這麼多無用的、窒息獨立思考的東西,我感到很難過。

他們如果處在另一種情況下,就會幹出英雄主義的業績來,就會為祖國的利益,任勞任怨地做任何艱苦的工作。

我曾親眼看見,在戰爭的頭幾年裡,中國軍隊是如何英勇地抗擊日本人的。

軍隊訓練很差,又是受到軍官貪污腐化行為的腐蝕,也談不上有什麼武器裝備,就是這樣的軍隊,設法在抵抗日本人。正是由於大多數中國人民施加了壓力,抗日統一戰線才組織起來了。

在延安,大多數青年確實是忠於他們的國家的,這一點我清楚。至於腐化這類醜惡現象,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發生的。

1942年8月18日

七月份,又有一個日本步兵師開進滿洲。繼續源源不斷地給關東軍輸送武器和物資,並把部隊空運到蘇聯邊境。大連到哈爾濱的公路建設工程開始了,邊境地區的公路和土路正在進行維修。

日本人正在滿洲建立一支坦克部隊。

在有些防區,日本人正把他們的軍隊直接開到蘇聯邊境。這樣,關東軍得到了擴充和加強。

早晨,肖里不像往常那樣先打招呼,一進門就大聲嚷嚷:「按這樣的速度,你們的軍隊很快就要退到烏拉爾區了!」他跑到我跟前,假惺惺地笑著問我,俄國人什麼時候可以擋住德國人的進攻。

我說:「肖里同志,1941年在莫斯科打垮德國人是不容易的,可我們做到了。我相信,我們這一次也能頂得住他們的壓力。德國人的戰線和交通線拉得太長,因而非常薄弱。蘇聯軍隊這一次的退卻,就是為以後給納粹以決定性的打擊準備必要條件……」

我沒有什麼別的話好說了,勝利一定是我們的,對這點我一刻也沒有懷疑過,但是肖里之流必然會幸災樂禍。事實上,他這號人對本國人民的災難同樣是漠不關心的。

我和尤任、阿列耶夫決定搬到太平溝去,這樣可以節省我們很多時間。我們離楊家嶺(中共中央主席居住的地方)和市區就會近一些。

康生滿足了我們的要求。到十月初,那邊就會有挖好的窯洞給我們住了。

1942年8月22日

美國約瑟夫·史迪威將軍被任命為遠東盟軍參謀長。重慶的將領對美國人插手他們總參謀部的事務極為不滿。反史迪威反得最厲害的是中央政府的軍政部長何應欽。

何應欽多年來一直是蔣介石的親密親手。他是在日本受的軍事教育。

1942年8月28日

今天,從前線來的消息頭一次提到斯大林格勒。德國人到底向伏爾加河推進了,激烈的戰鬥在斯大林格勒的西北部爆發了。

馬海德夫人蘇菲,和毛澤東夫人江青很要好。我經常見到她們在一起散步。蘇菲有很多時間是在江青的住處度過的。

江青喜歡騎馬。

陳伯達是毛澤東的秘書,其貌不揚,戴副眼鏡,略顯肥胖,雙眼深陷,一對耳朵大得不太相稱。根據我的觀察,以及從我的朋友那裡聽到的,陳伯達是一個聰明而有才幹的人。他跟康生不同,愛交際,有很多朋友。他會給人以友好可親的印象。

陳伯達,1904年生,福建人。本世紀二十年代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他具有出色的文才,在三十年代就寫了許多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並且在北平教哲學。陳伯達寫過好些書。

1937年,他來到延安。以後一直留在延安,在黨校教課。對毛澤東那樣受過很少教育的人來說,陳伯達是個寶貝,尤其是因為陳伯達對他主子的任何一種思想都能夠「消化」,並且適當的形式表達出來。